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00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01.
研究氨海水与5-羟色胺(5-HT)对栉孔扇贝解剖获得卵母细胞的促熟作用。通过体外浸泡的方法处理栉孔扇贝卵母细胞使其成熟,并完成人工受精。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氨海水可显著促使栉孔扇贝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但经过氨处理的卵母细胞受精率却不高;5-羟色胺不能诱导栉孔扇贝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但可有效地使已经发生生发泡破裂的卵母细胞进一步成熟。先用氨海水处理然后用5-羟色胺处理可以得到最佳诱导效果,受精率可达(40.02±2.73)%。  相似文献   
102.
选取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担轮幼虫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应用荧光显带技术,分析了DAPI带和PI带在栉孔扇贝染色体上的分布。DAPI带型结果显示,栉孔扇贝所有染色体上都存在DAPI阳性带,主要分布于传统的着丝粒区和端部区域,另外还存在一些中间区DAPI带及可变带,总带数为62。PI带型结果与DAPI带型结果相似,在所有染色体上都存在PI阳性带。2种带型的阳性带所在位置与异染色质分布区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江珧科两物种栉江珧、二色裂江珧的性腺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性转换及雌雄同体的个体,雌雄滤泡在性腺中分布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滤泡混合型,另一种为滤泡并存型。性变方向有雄性转化为雌性、雌性转化为雄性及两种性别均衡发育等三种类型,且以雄性转化为雌性为主。据此推测性变及雌雄同体在江珧科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首次获得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BI-1基因(Cf BI-1)c DNA全长序列,长度957bp,5′和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48bp和195bp,开放阅读框为714bp,预测编码一个含有23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7k Da;结构预测显示,Cf BI-1蛋白包含6个跨膜结构域。同源和分子进化聚类分析显示,Cf BI-1蛋白序列与其他一些物种中的BI-1蛋白序列相似性很高,表明BI-1具有很高的保守性。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Cf BI-1 m RNA在栉孔扇贝正常组织中和在干露、脂多糖以及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刺激之后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Cf BI-1在栉孔扇贝各组织中广泛分布,其中闭壳肌中的表达量最高,血淋巴中的表达量最低。在干露和病毒刺激以后,Cf BI-1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都有显著上调(P0.05),表明Cf BI-1基因可能参与了干露刺激和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感染后的细胞应激响应及其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Cf BI-1基因在栉孔扇贝细胞凋亡调控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为栉孔扇贝凋亡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暴露于分离自我国近海的一株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s,AZAs)产毒藻——腹孔环胺藻(Azadinium poporum,AZDY06株,主产AZA2),研究了栉孔扇贝对AZAs的代谢解毒效应以及代谢过程中血细胞数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等生理应急响应。结果发现,栉孔扇贝对AZDY06所产的AZA2具有一定的代谢解毒能力,可将AZA2转化成AZA6、AZA12、AZA19和AZA23等4种极性较强且毒性较低的代谢产物。代谢解毒过程中,栉孔扇贝血细胞数量、关键抗氧化酶活性及靶器官细胞超微结构均出现一定的应激效应,且总体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栉孔扇贝血细胞数量对AZAs表现出较强的应激反应,且随实验过程出现较大波动,最高可达对照组的2—3倍;抗氧化系统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GSH-Px与POD在整个蓄积代谢过程中均表现出持续激活状态,且血液中这两种酶活性最高,可达内脏和鳃中的20倍以上;SOD活性与扇贝中AZAs含量有一定关系,AZAs含量为74.2—168.2μg AZA1 eq/kg时为诱导状态,过高或过低剂量均表现为抑制效果;而ACP对AZAs的应激表现也十分敏感,但代谢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为被持续抑制状态。此外,AZAs还导致栉孔扇贝内脏和鳃细胞超微结构出现空泡化、核固缩等病理性变化;实验后期,低暴露组细胞结构出现一定的自我修复现象,而高暴露组则无此现象。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深入探索AZAs的解毒机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并制定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原油污染对栉孔扇贝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原油水溶性成分(water soluble fraction of crude oil,WSF)为污染物,采用暴露实验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和消化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WSF污染下,鳃和消化腺组织SOD和CAT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增加一般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酶活性达到最高的时间随浓度不同而变化.第1天时消化腺SOD在0.08 mg/L浓度下被诱导,而后随时间增加表现为抑制效应;浓度为0.21和0.88 mg/L时消化腺SOD酶活性被抑制,随暴露时间延长而活性增加.暴露时间为4d时,石油烃浓度在0.08和0.88 mg/L时鳃组织SOD酶活性均被抑制,而浓度为0.21 mg/L时被诱导.消化腺和鳃组织SOD可以作为扇贝被污染胁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研究组前期实验发现,栉孔扇贝血细胞在D形幼虫时期出现.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免疫电镜方法进一步定位栉孔扇贝壳顶幼虫的血细胞并观察其分布.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壳顶幼虫已分化出界限明显的组织器官,包括外套膜、面盘、口、食道、胃、消化腺、足等;血细胞主要分布于壳顶幼虫的外套膜、面盘、食道、消化腺、胃等组织器官内及周围,其中面盘、消化腺、胃等处有大量血细胞成簇分布.血细胞形状不规则,直径为3~5μm;细胞核多为圆形、椭圆形,位于细胞的一侧;细胞质内有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和空泡.结果证实,栉孔扇贝在壳顶幼虫时期已出现了大量清晰可辨的血细胞,其分布特点与成贝血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给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受精机理提供细胞学依据,利用透射电镜对栉江珧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栉江珧成熟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包括头部、中段与尾部三部分。头部为卵圆形,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纵切面为倒“V”字形,顶体腔内电子密度不均匀,近顶体外膜有一电子密度较高的弧状带,其余部分电子密度较低。核内有高度浓缩的染色质,其中有不规则的电子密度较低的核泡存在。无核后窝,有核前窝和植入窝。中段由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5个呈辐射状排列的线粒体组成。线粒体近卵圆形,由内外膜组成。尾部鞭毛由轴丝和质膜组成。结果表明栉江珧精子超微结构与典型的双壳贝类精子结构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栉江珧的生殖进化及受精机理。  相似文献   
109.
EST(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发掘是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开发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栉孔扇贝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SNP筛选,在含有4条EST以上的18 780条contig(拼接序列)中,共获得21 813个候选SNP位点。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结合非标记探针技术,对其中90个位点在4个野生群体中进行了位点多态性检测。得到33个(36.7%)具有二等位基因位点,并对其中26个位点进行了功能注释。进一步的标记验证显示,33个多态位点在青岛野生群体的48个个体中均成功分型,其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62 5~0.744 7和0.099 8~0.504 6,其中5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各位点间没有检测到连锁不平衡。研究为栉孔扇贝群体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分析提供了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110.
扇贝是我国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扇贝的闭壳肌干制品俗称“干贝”,是畅销的出口珍品,换汇率高。据国外最新研究报导,扇贝的医药价值更高,其韧带浸出物可治癌病,其卵巢对白血病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