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0篇
  免费   2733篇
  国内免费   4542篇
测绘学   456篇
大气科学   691篇
地球物理   1952篇
地质学   9296篇
海洋学   1385篇
天文学   139篇
综合类   560篇
自然地理   816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80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566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764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55篇
  2010年   728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806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构建人-地-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系统GMM模型分析湖南省人-地-水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湖南省人-地-水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子系统增速各异,人系统增速最快,地系统增速最慢。(2)人-水、人-地、水-地的二元系统中,人-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增速最快,发展为高度协调,人-地、水-地二元系统为中级协调;人-地-水三元系统从勉强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各地耦合协调度均有提高,系统间的依托关系逐渐增强。(3)在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调控能力、科技投入和农村治理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2008年后中日韩与东盟进入新一轮产业转移,在此影响下,中日韩与东盟海上物流运输进入快速调整阶段。当前,集装箱运输作为跨国运输的主要方式,在产业转移趋势下的变动特征与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理清。本文研究2009年至2021年间中日韩和东盟国家间产业转移对集装箱增长的影响。基于核密度和偏移增长方法分析集装箱增长与产业转移的时空匹配性,基于OLS及PPML引力模型计量回归方法测算产业转移引起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提升对集装箱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发现如下:(1)产业转移引起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提高对当前集装箱航线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在时间上,产业转移对集装箱航线的增长具有滞后性,产业转移后三年的带动效应最大;(3)在空间上,产业转移对集装箱增长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日本与东盟、中国与东盟的产业转移对集装箱增长的促进效应较大,韩国与东盟的产业转移影响不显著。从港口地理视角出发,提出中国港口与东盟国家构建“双圈层”联通格局、建设南海先行区的发展建议。本文能为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集装箱运输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137 Cs, hexachlorocyclohexane(HCH),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DDT) and its main degradation products, δ13C, and organic carbon in pond sediments(0-210 cm, sectioned by 2-20 cm interval) and surface soils(the 0-3 cm horizon) collected in 2010 from Chenjia catchment, which is located in Yanting county in the hilly central Sichuan of China. α-, δ-, and γ-HCH, DDT, and DDD were not detected throughout the sediment profile. Trace concentrations of δ-HCH(0.89-29.31 ng g-1) and p,p′-DDE(1.85-6.02 ng g-1) were detected only in top 40 cm sediment. The 137 Cs fallout peak in 1963(corresponding to the 55-60 cm depth), the sedimentary signature left by the last year of HCH use in 1989(an additional indicator at 20-25 cm), and the obvious original channel bed prio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nd in 1956 were used as temporal markers to estimate changes in average sedimentation rate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due to changes in land use. Continuous, marked decrease in average sedimentation rate(i.e., 3.79, 1.35 and 1.07 cm year-1 in 1956-1963, 1963-1989, and 1989-2010, respectively)over time was observed, probably due to the reforestation, abandoning of steep sloping farmland for afforestation and natural re-vegetation(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and the conversion of part of gently sloping farmland terraces to orchard land since the 1980 s, especially since the 1990 s. This was corroborated by the observed decrease(more negative) in δ13C of sediment towards the surface, which indicates increased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eroded soil particles coming from slopes with increased tree cover in sediment source area. Combined use of 137 Cs, δ-HCH, and δ13C record in sediment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powerful approach to reconstruction of response in sedimentation rate to historical land use changes.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新显色剂四-(3-磺基-4-氯苯基)卟啉在微酸性介质中,表面活性剂OP与CPC存在下测定微量铜的显色反应。络合物在波长42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摩尔吸光度系数为3.44×105L·mol-1cm-1,用双峰双波长光度法测定摩尔吸光系数为6.72×105L·mol-1·cm-1,铜含量在0.5~4.5μg/2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矿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LNAPL (轻质非水相液体)污染物在均匀含水介质中的运移规律,本文建立微元模型推导出LNAPL在均匀含水介质中的对流--弥散方程。针对不同的介质模型,对二维对流--弥散方程运用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求其数值解。分析LNAPL污染物的运移特征,得出在均匀介质和非均匀层状介质中运移规律: LNAPL污染物在含水介质中的运移规律遵循对流--弥散方程,介质的弥散系数是影响LNAPL污染物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以陇椒2号辣椒为试材,用0.5 mg/L 5-氨基乙酰丙酸(ALA)和0.25%壳聚糖(CTS)喷洒幼苗,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亚适宜温光条件(昼/夜温度18℃/12℃,光量子通量密度300μmol·m-2·s-1),研究了ALA和CTS对辣椒幼苗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适宜温光条件下,辣椒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PSII反应中心光能捕获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qP)、天线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对照(CK)相比,外源ALA和CTS处理不同程度地延缓了亚适宜温光条件下叶片Pn、Gs、Tr、ΦPSII、qP、Fv/Fm及SOD、POD和CAT活性的下降程度。可见,外源ALA和CTS能显著提高亚适宜温光条件下辣椒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保护细胞光合性能,提高了辣椒幼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盘锦市向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海旅游的发展及两市临港产业链条式、互补式的发展,使两市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两市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本文以盘锦营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为基础,尝试性的建立了盘锦营口一体化发展的合意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两市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合意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支持系统一般,动力系统极不完善,实际发展水平较高,生态环境系统较好,两市一体化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合意性,处于培育与形成阶段,但是发展前景可观。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盘锦营口一体化发展近期应着重构建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远期实现两市行政合一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8.
2000年以来广东省经济极化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崔-王指数、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3种方法,以地级市为基本评价单元,对2000年以来广东省的经济极化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广东省经济极化程度呈上升趋势;(2)2000以来,广东省极化现象明显,但是经济总量的极化现象大于人均经济总量;(3)广东省人均GDP和GDP的Moran's I均为正值且呈现增大趋势,经济空间集聚程度呈增大趋势,但是人均GDP的空间集聚程度大于GDP;(4)从局部空间自相关关系来看,广东省经济极化格局2000年以来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99.
汶川地震后,小岗剑沟由于滑坡、崩塌产生了大量松散物质,其地势陡峻,暴雨频率高,2009—2011年连续暴发10场泥石流,损毁公路,规模大时会堰塞绵远河,形成以频发性泥石流为主的典型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2012年完成泥石流治理工程,同年8月小岗剑沟再次发生泥石流,破坏了部分工程。以小岗剑沟为例,通过整理现场采集的图片和数据,并对比以往资料,研究次生山地灾害链链式反应过程以及经过工程治理后的灾害链人工断链效果。研究表明:小岗剑沟频发型次生灾害链的衰减不仅体现在引起下一级次生灾害的土石方量逐级减小上,而且体现在随时间变化的灾害激发条件提高上;虽然泥石流发生条件提高,但由于泥石流沟沟床不断被切深,小岗剑沟危险性随着可动势能增大而逐年增大,人工断链失败后,沟床再次下切,建议使用阶梯-深潭结构增加沟道阻力,保护沟道底部,避免可动势能继续增大;对比小岗剑沟、文家沟和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发现灾害链总能量与投资正相关,要根据灾害能量进行合理投资,当能量到达一定量时,单位能量所需要的投资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及其与地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90 m×90 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1 km×1 km的人口密度栅格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人口分布格局及其与高程、坡度、坡向和地形起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呈北疏南密的基本格局,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位于南端的湄公河三角洲,源头杂多县则是大片无人区;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随海拔由低到高经历了一个急降缓升又下降至尖灭的变化过程,人口总量随海拔呈现倒指数增长变化;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80%强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坡度≤2°的平坦区域,当坡度达到38°时,人口累积曲线趋于平稳;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坡向人口分布较为均衡,坡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显著;5.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成倒指数关系,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流域内大部分人口分布于低起伏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