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38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1051篇
海洋学   280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65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7篇
  194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泥炭藓是贫营养泥炭类型中的建群植物,由于生态水环境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少受其他水源的污染,可自然反映古降水、古湿度的情况,所以是古气候研究最理想的纤维素同位素测试材料之一。因此,弄清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及水化学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笔根据多年来的国内外野外调查,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山地的泥炭辞贫营养泥炭地为基础,与美国、加拿大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的同类泥炭地相比较,对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及水化学环境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就此讨论了湿地保护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贵州关岭生物群中发现完美的植物化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关岭生物群是指贵州关岭一带以大量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为特色的多门类化石群[1],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化石宝库之一,但以往一直没有植物化石的报道。近些年来,笔者等在该地产海生爬行动物的同一层位中首次发现较多的植物化石,经鉴定为CtenozamitessarraniZeiller和Equisetitesare-naceus(Jaeger)Bronn.。这些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增添了关岭生物群的组成内容,而且为海生爬行动物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新的证据。植物化石产于关岭县新铺乡小凹组(原称“瓦窑组”)近底部。小凹组主要系一套海相不纯碳酸盐岩沉积,由灰、深灰、灰黑色…  相似文献   
53.
北山戈壁荒漠地区1:5万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北山戈壁荒漠景观区土壤垂直剖面不存在通常的A、B、C分层结构,且掺杂有大量风成沙。在公婆泉地区开展1:5万常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的同时,进行了植物地球化学测量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主要指示元素异常有很好对应性,红沙是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广大地区开展植物地球化学测量的一种良好采样对象。  相似文献   
54.
植物根的加筋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金财  王建华 《地质与勘探》2003,39(Z2):322-325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在植物根对边坡稳定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根的分布特征、强度特征,根加筋后土的强度变化以及植物加筋土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了植物固坡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被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国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6):473-475,489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吸收、降解、挥发、根滤、稳定、泵吸等作用机理,达到去除土壤、水体中污染物,或使污染物固定以减轻其危害性,或使污染物转化为毒性较低化学形态的现场治理技术.植物修复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在累积与超累积植物的寻找筛选、植物对重金属等有害物的耐毒和解毒机理、植物修复现场环境调控及根际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6.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复氧方式及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复氧是困扰人工快渗、构造湿地等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已久的问题。国际上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复氧,一是设置通气管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再一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研究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条件有明显改善,而小水力负荷周期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更为有效。通气管的设置通常与间歇性布水工作方式相结合,其效果通常要明显好于单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植物根系对系统的复氧,常因植物不同类型面具有不同的氧传输能力,植物根茎所能到达的范围往往决定了系统有效处理部位的大小。  相似文献   
57.
睡莲类植物ITS n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睡莲类植物是目前植物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类群。核基因组的ITS区是核核糖体(nrDNA)转录单位的一部分。测定和分析了5个属的7种睡莲类植物的核核糖体ITS序列,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相关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初步获得了睡莲类植物的2个ITS系统树,结果也支持现有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关金鱼藻处于较原始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58.
苏振礼 《地图》2003,(6):39-47
西沙群岛像一颗颗绚丽多彩的明珠,镶嵌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上,那里有阳光、沙滩,那里是珊瑚的世界、鸟类的天堂,那里还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在日夜捍卫我们神圣的海洋国土。  相似文献   
59.
北山戈壁荒漠地区1∶5万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山戈壁荒漠景观区土壤垂直剖面不存在通常的A、B、C分层结构,且掺杂有大量风成沙.在公婆泉地区开展1∶ 5万常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的同时,进行了植物地球化学测量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主要指示元素异常有很好对应性,红沙是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广大地区开展植物地球化学测量的一种良好采样对象.  相似文献   
60.
在简单了解研究区的植被、气候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和青海海北两种典型草地食草动物牙齿的δ1 3C值 ,测定了采样点表土有机质的δ1 3C值。锡林郭勒的表土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略分散 ,且与植被和微环境密切相关。海北的表层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比较集中。两地的碳同位素组成都偏轻 ,是植被中C4植物含量少的反映。两地放牧动物的珐琅质δ1 3C值分别比当地植物偏重 12 .9‰和 13.5‰ ,或 14 .1‰和 14 .7‰。火灾等高温过程对动物牙齿的碳同位素组成可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