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3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公安行业应用中存在多个名称相近及中英文简称混用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名称使用上的变化,厘清了不同名称使用的历史背景和语义环境,论述了概念、内涵与外延,并对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2.
开展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划分是提高采煤沉陷预计精度的有效途径。将影响采煤沉陷地质因素总结为构造介质、构造界面、构造形态和构造应力4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矿区构造环境的内涵,确定了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分类的指标。认为煤矿区构造环境突出采煤沉陷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反映着地球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按照构造介质的不同,把煤矿区构造环境划分为浅埋介质型和深埋介质型;按照构造界面的不同,将其分为连续型、似连续型和不连续型;按照构造形态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近水平型、倾斜型和褶皱型;按照煤矿区构造应力的性质,把煤矿区构造环境划分为自重应力型、挤压构造型和拉张构造型。以铜川矿区为例,对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做了划分,铜川矿区以A型构造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113.
李晨 《地球》2014,(5):86-87
天河潭风景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距贵阳市区约24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中山水相依,别有洞天,不但能领略美丽的湖光山色与神奇的溶洞奇石,还能捕捉到景物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4.
何宝庭 《地球》2014,(8):87-89
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享有“中华龙之源”、“黄河上最美的湾”、“黄河文化的档案馆”等美誉,位于全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晋陕大峡谷之中,是九曲黄河的核心景区。这里是中华龙之源。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自北而南形成7个大湾,统称为黄河乾坤湾。从空中俯瞰,乾坤湾就像一条蜿蜒盘旋、鳞光闪闪的“巨龙”在群山间飞腾。2011年11月,乾坤湾以其罕见的地形地貌、壮美的自然景观、深刻的象征意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并进入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录。  相似文献   
115.
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特征及内涵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地理学以环境-社会-人类动态的综合思维,以区域综合、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尺度间的相互转换等系统研究地球表层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人-地”地域系统是其研究核心。生态补偿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具有“人-地”地域系统的半开放性、非稳定性以及或然性特征。本文分析了生态补偿作为地理学研究命题的一般特征及其内涵。对于生态补偿是一个地理学研究命题的判断,依据在于自然地域系统厘定了生态补偿参与主体的基本关系、经济地理格局决定了生态补偿的空间差异、地域人文环境影响了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及其补偿形式、地理学方法为生态补偿提供了技术与平台。区域是解读生态补偿问题的突破口,区域结构是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参考、区域发展外部性是开展生态补偿的科学依据、地理要素资源的区域权属是确定生态补偿主客体的依据,生态补偿研究具有“区域-差异-尺度”的地理学分析范式。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特征表现在区域性、差异性、综合性、动态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6.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不足2200m3,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中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水资源管理理念上,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为使人们对需水管理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部分专家和学者从各种角度论述了"需水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认为,需水管理是面向包括人类与自然在内所有用水户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全方位而有序的管理系统工程,对各方面的需水,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水资源供需进行平衡与协调,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水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威胁,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简言之,需水管理意为以供定需,供需协调,人水和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7.
创意产业,又称创意工业、创意经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其内涵、概念的诠释或理解不一。本文梳理了世界范畴内对创意产业内涵演绎的脉络,分析了创意产业利于多纬向的区域综合体成长、益于区域内各种机构组织趋向国际化和开放性转型、益于区域内各种机构组织趋向国际化和开放性转型等区域效应,并研究了创意产业在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城市等不同区域尺度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8.
灾害学定义之下的土壤盐碱化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灌区中低产地的产量、提高其田间管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防止土壤盐碱化灾害的扩展,在土壤盐碱化灾害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来构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原理,建立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指数计算模型。在松原灌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表明,灌区各灌片盐碱灾害风险值为0.10~0.36,属于中度风险和重度风险区,风险值由小到大排序为:前郭片、安字片、有字片、龙海片、水字片、大布苏片、潜字片、套浩太片、戎字片、红星片、洪字片。该模型与灌区实情符合较好,客观性较强,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19.
地理国情是国情概念的延伸,是从地理的角度对国情进行分析、研究和描述。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是"各有侧重、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监测地理国情是履行测绘部门职责,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作为基本国情信息的组成部分对满足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具有价值。阶段性地对地理国情监测再认识,对深刻领会和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完成"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新时期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概念界定与目标定位入手,以气候变化和系统结构要素为分析框架,建立了包括敏感性、暴露性和适应性等三类指标要素和本底脆弱性、潜在脆弱性和现实脆弱性等三个评价层次的区域脆弱性评价系统,并以南方丘陵地区为例,针对泥石流、滑坡、干旱与洪涝等区域自然灾害,构建了水土流失敏感区的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作者认为,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主要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扰动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脆弱性,敏感性与易损性是其脆弱性的本质属性,敏感性、暴露性和适应性是脆弱性的系统要素。自然灾害频率指标可以作为反映灾害空间集聚性的区位暴露性指标,现实灾害度可以提供脆弱性评价因子厘定、指标权重确定、模型建立与阈值分析的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