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0篇
  免费   2750篇
  国内免费   4129篇
测绘学   1022篇
大气科学   4938篇
地球物理   1112篇
地质学   6615篇
海洋学   2169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998篇
自然地理   1807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609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624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577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585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444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458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7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根据湍流封闭理论,建立一种适用于正压浅海湍流运动的雷诺应力封闭模型(RSM),以代替目前三维浅海动力学模型中普遍采用的湍粘性系数的传统假设。通过直接建立并模化f—平面上正压海洋的雷诺应力传输方程,分别得到的微分形式和代数形式的RSM方程组。并讨论了进行数值计算所需要的边界条件。利用该模型可以进一步研究浅海潮流、风暴潮流及风海流等浅海流动的三维结构和湍流特性。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大尺度海洋环流和一些大尺度海洋物理过程,我们建立了一个无海底地形的三层斜压海洋环流数值模式。模式方程采用了静力近似和Boussinesq近似,在上边界采用了钢盖近似。同时,还做了两个数值试验:第一个模拟试验,海洋从静止状态开始,以4个季节的气候平均风应力和海表大气季节平均温度为强迫条件,积分区城选择45℃以北的太平洋,数值积分了5个模式年,这时海洋的上层环流和温度的年变化趋于平稳。计算结果再现了太平洋气候平均状态的海温分布和主要海流的大尺度特征以及它们的年变化特征。如西部强化流、赤道潜流等。第二个数值试验,在第一个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给定赤道西太平洋一个风应力异常区,数值积分了几个月。从计算结果中可看到类似E1 Ni■o的现象,并且初步地分析了赤道波动在E1 Ni■o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地形和流同时影响下波向线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地形和均匀流影响的波向线数值解法及其具体的计算步骤。作为例子,对一种理想的简单地形作了数值计算并绘出波向线图.计算结果表明.流对波浪折射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西边界流在边界“豁口”的形变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西边界流在边界豁口处由于失去边界的支持而发生形变。本文将西边界流视为一种惯性射流,遵循绝对涡度守恒原理,推导了流轴及其两侧流体在西边界豁口处不同形式的弯曲,发现在一定的豁口尺度条件下,西边界流自身的相对涡度分布特点和地球旋转的β效应决定了在失去西侧陆坡支持时,其主体会沿反气旋路径发生一段经向的位移而圈回入射点所在的经度位置。主轴变形的经向尺度与初始速度及西边界流的入射角度有关;主轴西侧可能会出现一小部分分支进入邻近的内海并形成气旋或反气旋式环流;主轴东侧的流体则在豁口以东沿反气旋路径弯曲,从而论证了西边界豁口处形成西边界流弯曲的可能性和原因  相似文献   
85.
洪泽湖风生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流是湖泊中污染物质扩散,悬浮物沉降及输移等的主要水动力学要素,造成湖水运动的成因机制很复杂,其中风生流是重要形式,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二维闭边界数值模拟,对不同风情下的洪泽湖湖流流态进行模拟研究,探讨其入流较小,沿岩各闸关闭的枯季情况下的风生流特征。  相似文献   
86.
海洋水文要素垂直剖面的计算与预报是海洋学家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有关海洋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这是因为它的时—空分布与变化不仅反映水团分布、流系消长,同时也决定营养盐类、浮游生物聚集和渔场分布,从而给海洋扑捞、近海养殖、海上平台、海底管线、沿岸工程等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海洋水文要素垂直剖面模拟及预报方法的研究现已成为海洋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然而,由于它的时—空变化十分复杂,且影响因子众多,垂直热传导机制及海洋中各种尺度的混合过程难以研究,故有成效的方法尚不多见。C.A.Kитайгородский和ю.э.Mирополъский等借助于无维变量,发现大洋水温垂直剖面存在着自模性特点,并提出了无维模式的拟会公式[1]及某些洋区的经验无维模式[2],O.B.Pещетова[4]等又将这种模式及参量化方法十分满意地推广到了海水盐度和密度垂直剖面的模拟。本文旨在较全面地介绍前苏联学者在研究海洋水文要素垂直剖面自模性及无维模式方面的重要成果。主要内容有:①海洋活动层分析──θ(η)的发现;②海洋活动层温度创面参量化描述──θ(η)的经验模式;③温(盐、密)度垂直剖面自模函数存在的理论证明;④自模函数θ(η)的应用;⑤自  相似文献   
87.
使用一个十分简单而相对完整,包括浮游生物和无生命氮的食物网以描述发生在海洋上层的生物过程。将该生物模式用在一个从佛罗里达海峡流至挪威海的水块中,模拟浮游生物和营养盐随时间的演化。模拟结果给出了浮游生物在营养盐驱动下的生命循环,并得到水华季,比用最简单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营养盐得到的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88.
对于组合式纵振压电水声换能器,当采取增加它的辐射面积、减小辐射盖板的厚度和降低机械Q值等方法来提高它的辐射功率并展宽其工作频带时,实验观测到换能器的辐射面不再作纯等幅纵振动,而耦合有弯曲振动。因此存在节线区域,它们一般呈圆线状,  相似文献   
89.
Th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such as dredged sediment of variable size discharged into cross flow are studied by a 3D numerical model, which is developed to model the particle-fluid two-phase flow. The Eulerian method with the modified k-ε parameterization of turbulence for the fluid phase is used to solve fluid phase, while a Lagrangian method for the solid phase (particles), both the processes are coupled through the momentum sources. In the model the wake turbulence induced by particles has been included as additional source term in the k-ε model; and the variable drift velocities of the particles are treated efficiently by the Lagrangian method in which the particles are tracked explicitly 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approximated by a random walk model.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dumping a cloud of particles is governed by the total buoyancy of the cloud, the drag force on each particle and the velocity of cross-flow. The computed results show a roughly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rontal posi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width of the particle cloud. The particle size in the cloud and the velocity of cross flow dominate the flow behavior.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satisfactory agreement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90.
印尼贯穿流的诊断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球大洋二维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并采用气候态Levitus(2001)温盐资料及COADS风应力资料估算印尼贯穿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南海的Karimata海峡出流量对印尼贯穿流有显著的贡献,印尼贯穿流的平均流量为16.6Sv,流量在6月最大(18.5Sv),4月最小(12.7Sv)。与其它模式结果和观测结果一致的是,Makas-sar海峡流量在7月最大(13.8Sv),1月最小(0.2Sv),其年平均流量为6.7Sv;Karimata海峡是南海南部最大的出水口,年平均流量为2.6Sv,爪哇海水在5—9月之间流入南海,其它月份南海南部水流入爪哇海;Timor海峡是印尼贯穿流最大的出口;Lombok流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半年周期。通过模拟计算结果,结合动力计算,获取了Makassar海峡经向速度的垂向结构,结果显示Makassar海峡的经向速度有明显的垂向切变,100m层次的南向速度为30—35cm.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