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10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17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102.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证规律,为COVID-19的中医论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医院184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中医证候、处方用药,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对药物、症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265个处方,涉及中药129味。药物主要功效依次为化湿、健脾、化痰、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等;主要归肺、脾、胃经等;常见的药物-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表明,黄芪-党参等为常用药对,鸡内金+黄芪→党参等为常用三味药物组合,薏苡仁+鸡内金+黄芪→党参等为常用四味药物组合;常见的药物-症状组合规律为:益气-苔腻、健脾-苔腻、化湿-苔腻等。结论:COVID-19患者多肺脾同病,主要病机为疫毒闭肺、湿困中焦、痰湿内蕴,宜从肺脾论治,以化湿、健脾、宣肺平喘、清热等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03.
介绍王秀娟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经验。 王教授认为,顽固性呃逆为寒阻中焦,正邪相争,寒邪上逆,气机失常所致。治疗顽固性呃逆多从“中焦阳气不振,气机升降失常”入手,以“脾胃气血升降论”为理论基础,倡“温中健脾,调和中焦升降”之法,具体包括3个方面:以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为法,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或黄芪建中汤加减;以调畅气机、斡旋中焦为法,予以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加减;以抑木扶土、调节情志为法,予以逍遥散加减。同时注重情志的调护。王教授治疗顽固性呕逆,诊疗思路清晰,切中病机,用药精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膝关节镜术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且行关节镜下清扫术后辨证为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止痛健骨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量表(HSS)评分,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1β)]水平,骨代谢指标[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29/32),对照组为71.88%(23/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HSS评分及NO、IL-β、TGF-1β、COMP、CTX-Ⅱ、CTX-I、MMP-3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减轻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术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采用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颈椎活动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36/40),对照组为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椎活动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第10、20天,治疗结束1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观察加味归芍异功散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归芍异功散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Hp根除情况、中医证候评分(胃脘隐痛、胃脘胀满、乏力、纳呆、气短、大便稀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93.34%(2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根除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为20.00%(6/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归芍异功散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四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在生活中人们最重视的莫过于自己的健康,每天都会有很多渠道告诉我们各式各样的保健方法和治疗方法,那么,海洋疗法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9.
110.
深厚强透水含水层超大基坑降水群井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减压降水的幅度与群井效应密切相关。某超大面积基坑,含水层组厚40m,中下部透水性强,采用非完整井降水。对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对均匀布置群井、不均匀布置群井、分块开挖降水、不同的井结构、布设回灌井等工况,进行了渗流场模拟。研究表明,强透水性含水层超大面积基坑降水的群井效应极为明显;井位角密中疏布置,可实现降深调平,避免降深不足和超降;基坑分块降水,可减少坑外降深;短滤管井结构可减少基坑总涌水量和坑外降深;强透水性含水层可灌性强,回灌对减少坑外水位下降有较明显的效果。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较为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地下水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