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8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796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471篇
地质学   1497篇
海洋学   1148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70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2010年11月采集了黄河口潮滩湿地两种典型生态系统[碱蓬(Suaeda salsa)盐沼和光滩]表层土壤样品,进行了7d的室内厌氧培养,并测定分析CH4产生潜力及其对有机物和氮输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碱蓬盐沼和光滩表层土壤CH4的产生潜力都在培养的第7天后达到最大,平均值分别为0.0357μg/(g·d)和0.0013μg/(g·d),前者表层土壤的CH4产生潜力高于后者;有机物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CH4产生潜力,且其对碱蓬盐沼的CH4产生潜力较光滩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尽管葡萄糖对于潮滩湿地CH4产生潜力的促进程度高于乙酸钠,但二者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氮输入对潮滩湿地土壤CH4产生潜力的影响与氮输入的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NH4+的添加促进了碱蓬盐沼和光滩土壤CH4产生潜力的增加,尽管其对于碱蓬盐沼的促进程度要高于光滩,但二者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NO3-的添加对碱蓬盐沼土壤的CH4产生潜力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光滩土壤的CH4产生潜力表现为促进作用。在当前外源有机物和氮(NH4+—N为主)为黄河入海主要污染物的情况下,黄河口潮滩湿地土壤作为CH4源,在估算潮间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应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92.
文中将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引入到城市边界层精细模式中,该方案描叙了城市地Ⅸ建筑物对气流的拖曳作用以及建筑物形态对城市地区湍流活动动量输送的影响.采用建筑物拖曳法和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两种不同建筑物动力学处理方法对北京地区东南部进行模拟,通过城市地区水平风速的模拟结果与自动气象站实测资料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测相当吻合,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实施对城市地区的水平风速分布的数值模拟.分别采用建筑物拖曳法与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对一个实际小规模城市进行模拟试验,分析表明引入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可以模拟出小规模城市地区水平风速偏低的现象;还可以模拟出城市地区建筑物动力作用对湍流活动的影响;对湍流动能模拟结果表明比较符合实际分布情形.采用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对小规模城市地区建筑物高度变化对城市地区的流场及湍流活动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建筑物高度增加,风速变小,但是高大建筑物底部风速略高于低矮建筑物底部;城市地区大气湍能增加,高大建筑物底部湍能较小,冠层高度内湍能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同时城市地Ⅸ的垂直扩散系数也随建筑物高度增加而增加;城市地区污染物排放高度处污染物浓度较低,下游乡村地区地面污染物浓度较低,但高空污染物浓度却较高.  相似文献   
993.
广州夏季雨水硝酸盐δ15N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州2007年夏季雨水硝酸盐δ15的研究,讨论了广州地区雨水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及与之有关的大气化学演变过程。雨水硝酸盐占δ15N的变化趋势与N2O5含量的相似。暗示雨水硝酸盐δ15N与氮氧化合物的大气化学过程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白天雨水硝酸盐δ15N值偏低,与OH自由基氧化NOx生成硝酸盐的“白天反应”为主要反应相一致;18:00以后硝酸盐δ15N值呈升高趋势,则与N2O5累积的“夜间反应”成为主导反应相一致。因“白天反应”生成的HNO3的δ15N值受同位素分馏影响较小,白天雨水硝酸盐占δ15N值更能准确反映大气NOx的来源。白天雨水硝酸盐占δ15N平均值为2.5‰±2.1‰,表明除火力发电厂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来源外,雷电以及海源对大气NOx可能也有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994.
固液态降水分离方法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在水文循环中是截然不同的,当前大多数水文模型采用临界气温法来分离降雨和降雪,但这个临界值是用户自定的,没有统一的临界值.根据1961-1979年全国643个基本和基准气象站日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1980年以后数据库中未标记降水形态而无法应用)来统计降雨和降雪的临界气温值.选取单站降雨和降雪均为98.5%的保证率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值,作为固液降水分离的临界气温值,绘制我国范围的临界气温等值线图.同时,引进月降雪比率分离法,判断流域内某月是否有降雪,降雪量多少,但该方法易受站点分布的影响.两种方法可结合使用,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辅助.  相似文献   
995.
极浅水边界层的沉积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抒 《沉积学报》2010,28(5):926-932
极浅水环境是水深远小于正常边界层厚度的环境,潮滩滩面和潮水沟就经常处于这种环境之中。来自江苏潮滩的观察资料表明,落潮后期滩面和潮水沟在薄层低速水流作用下可形成浅水波痕、平床和次级潮水沟形态,而边界层内的流速结构仍然得以维持,物质输运强度也与Von Kármán-Prandtl模型所定义的u100数值相一致。涨急时段中潮位附近形成的滩面涌潮是极浅水边界层的另一种动力学行为,它代表薄层高速水流作用下发生的底部边界层系统的崩溃,此时Von Kármán-Prandtl模型所刻画的流速结构不复存在。滩面涌潮高度是系统崩溃的临界水深,它可以定量地表示为Hb=4z0。极浅水边界层过程对潮滩沉积和地貌形成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老挝东泰钾盐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沉积后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呵叻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沉积矿床分布区之一,研究区位于呵叻高原北部的沙空那空盆地东部边缘,钻探资料揭示该地区钾盐资源相当可观。该含盐建造包含上、中、下3个盐段,每个盐段都由一套蒸发岩_碎屑沉积旋回组成,钾盐层主要赋存于下盐段上部。剖面和地层学分析表明,研究区盐构造类型为低结构低成熟度的盐背斜构造,盐体几何形态为一低结构低成熟度的盐背斜,盐背斜轴部矿层厚度较两翼矿层厚得多。岩盐中微量元素Br、K含量及Br×1 000/Cl系数的变化指示成盐卤水经过了阶段性的浓缩和淡化过程,并且成盐作用越来越弱。ZK04孔较低的Br含量〔w(Br)=18×10〈sup>-6〈/sup>〕表明下膏盐层在成盐过程中受到了非海相流体的影响。中膏盐层基底石盐中高K低Br特征表明,下膏盐层残余高浓度卤水影响了其成盐过程,并且该基底石盐很可能又经历了溶解和重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997.
吕利强 《探矿工程》2010,37(6):36-38
瓦斯是煤炭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之一,向煤层气中压注阻燃性强的氮气或液态氮来压挤瓦斯,再从钻孔抽采,能有效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而注氮孔是连接地面和巷道并向煤层中压注氮气的通道,要求口径大,垂直度高,保护巷道不被破坏等等,这些都是钻探施工的难点。结合成功范例,论述了大口径注氮孔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98.
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考古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威  刘莉  金正耀 《第四纪研究》2010,30(2):377-384
对5种禾本科植物种子中的淀粉粒(包括粟、黍、青狗尾草、高粱及薏苡等)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描述,结合颗粒长度的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区分这些作物淀粉粒的一般方法。结果显示,粟和黍的淀粉粒以多边形居多,比例分别为75%和96%;青狗尾草中的淀粉粒以圆形为主;高粱和薏苡的淀粉粒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表现在消光臂上,高粱淀粉粒的消光臂呈现弯曲特征,而其他4种作物淀粉粒的消光臂则较为平直。在颗粒的长度分布上,粟淀粉粒为2.77~18.40μm,黍淀粉粒为3.93~12.85μm,青狗尾草淀粉粒为 2.19~11.90μm,高粱淀粉粒为4.11~30.30μm,薏苡淀粉粒为 5.48~25.44μm。研究表明,粟、黍、青狗尾草、高粱及薏苡等5种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形态特征存在相似性,但是也有差异。综合运用二维形状、脐点位置、表面特征、消光臂特征及长度等多种指标,可以对这几种作物的淀粉粒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这一研究结果可用于辅助对古代淀粉粒的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999.
土壤样品中镉的形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武汉地区的土壤样品中镉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镉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形式存在,总体看其顺序为离子交换态(包含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说明土壤中镉较活泼,易于迁移转化,对植物的可给性大,是环境中的重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000.
赵有关  彭凯  李岚 《山东地质》2010,(11):28-32
依据山东省中南部地质、气候环境的差异,划分岩溶区、亚区及岩溶系统。对岩溶区域的岩溶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由地表到地下,由溶蚀形态特征到堆积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该区岩溶形态丰富多彩,既有代表半干旱岩溶区特征的干谷、大泉、常态山含石灰岩角砾的坡麓堆积的组合,也有代表半湿润岩溶区特征的溶丘、溶沟田、溶蚀洼地、地下河、洞内指向流纹、天锅、边槽及红壤土等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