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84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详细介绍了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测量质量的组成形式、各机构的职责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特殊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2.
测边网检测施工控制网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德华  蒋波 《江苏测绘》2002,25(2):6-8,13
本文结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网的稳定性检测,采用高精度测边网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复制,运用统计检验的方法施工控制网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大跨径桥梁挠度观测方法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大跨径桥梁挠度观测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对各种观测方法从测量精度、测量速度和测量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指出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相似文献   
44.
利用GPS实现大跨桥梁的实时安全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悬索桥跨度大,台风、地震、车载和温度变化对桥梁变形影响很大,对大桥实时监测,获取桥梁在上述环境下的工作状况,验证结构的抗风、抗震分析的特征参数,成为大桥安全性研究的重大课题。为连续实时监测大跨染在环境如台风、地震、车载和温度作用下的位移变形,通过比较几种桥梁传统的位移测量方法,提出利用GPS技术实时监测桥梁位移和转角的新方法,该系统能精确记录大桥的温度变化、车载、风荷载下桥梁变形的位移和模态特性,这些数据在评估大桥安全性和交通安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文章推导了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圆曲线拟合的有关公式,指出了编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用全站仪与PC-E500相结合,这种方法用于圆形立柱模板的调整、检测以及圆形立柱的验收,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文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6.
桥梁减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桥梁延性抗震及减、隔震设计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在桥梁减、隔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编制的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对设置橡胶支座的一座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检验了减、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比较了普通延性抗城和普通板式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震特点对减、隔震桥梁的延性地震响应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7.
地震对多跨简支梁桥上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主要讨论了地震对多跨简支梁桥上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建立了综合考虑地震输入,轨道不平顺和车辆蛇行运动的车-桥体系振动的动力分析模型,通过输入典型地震波,模拟列车过桥全过程,计算了车辆与桥梁的动力响应,研究了地震荷载对秦沈客运专线跨度为1232m的简支T梁和简支箱梁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并讨论了列车运行速度和桥梁下部基础条件与车桥动力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49.
本文归纳了桥梁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模型桥梁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的意义,简要介绍了模型试验设计情况及三种隔震体系模型桥梁动力特性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0.
引言美国东部的许多州、县和地区正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估大量现有桥梁的地震危险性潜势。这些桥中的大多数是在认识到有必要按地震设计规范来提高抗震能力之前建造的。由于东部许多州具有潜在的地震危险性,但发震的频度却不高,使这一问题变得非常尖锐。美国这些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桥梁管理者都难以对此优先投资。地震评估的需要常常因满足一般的日常服务、维护和修建的需求而搁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