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330篇
海洋学   867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71.
水下目标识别一直是目标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此,以水雷目标识别为需求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水雷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从水雷目标形状的本质特征出发,根据几何矩的物理意义,结合区域特征和边界特征构造了三个适合于水雷目标形状描述子,采用阈值判决的方法,实现水雷目标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基于不变矩的方法识别率更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尤其适用于水下特定形状的目标识别和目标受到部分遮挡的情况。其中水下图像处理和特征的定义方法对水下目标识别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2.
一、初灌未封底 孔底沉渣量过大,使初灌不能正常反浆,或者导管底端与孔底距离过大,初灌量没有埋住导管。造成的原因是检查不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对策:成孔后,认真检查孔底沉渣量;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时,要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措施;钢筋笼安置后,再次检查沉渣量,如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导管底端与孔底距离一般不应大于0.5m。  相似文献   
273.
BP神经网络用于水下地形适配区划分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背景场中最优适配航线设计的正确性以及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背景场适配/误配区自动识别和划分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地形背景场特征参量显著性和主成分、构建BP神经网络、建立输入地形特征参量与匹配性能的映射关系,最终实现了地形背景场误配/适配区的自动识别和划分.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4.
一、引言以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为代表的测量是陆海空天地一体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空天地测量而言,水域测量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应大力发展海洋、河道测量技术,加快配备综合测量船,以便于其应用到数字水利、智慧航道、海洋海岛测绘等领域。通常,水域三维地理空间信息主要包括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在采集方式方面,传统的  相似文献   
275.
现有的水下地形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探测模型尚未综合应用SAR的极化信息。本文基于Valenzuela的雷达散射截面表达式与袁业立提出的海波高频谱表达式,并结合全极化SAR相干斑抑制的极化白化滤波法,将极化信息有效地运用到水下地形SAR探测中去。最后,以中国台湾浅滩为例,分别利用Radarsat-2单一极化和全极化影像开展水下地形SAR探测研究,探测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全极化信息的探测精度明显优于单一极化信息的探测精度,利用极化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下地形SAR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276.
本文对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岩YD0901(31°11′N,122°30′E)中0~34.22m的沉积物进行高分辨率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阶段Ⅰ (0 ~ 8m)中磁性矿物含量高,含有磁铁矿、赤铁矿及少量的硫化物;阶段Ⅱ(8.0~34.2m)中磁性矿物含量低,磁性矿物包括粗颗粒磁铁矿、赤铁矿和铁的硫化物.磁参数结果指示了沉积物垂向上氧化还原环境的改变,由还原环境(阶段Ⅱ)转为氧化环境(阶段Ⅰ).受成岩作用影响,阶段Ⅱ中的细颗粒的磁铁矿颗粒被溶解而生成铁的硫化物,但是粗颗粒磁铁矿和赤铁矿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可以提取原生的古气候信息.根据磁性矿物含量和矫顽力的变化在1300年至7000年之间识别出4个气候突然变冷事件,沉积物磁性矿物矫顽力反映的气候变化周期为800年和220年.  相似文献   
277.
根据对长江口水下三角洲31个表层样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的测定,得出了粒度及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利用C/N比分析有机质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介于3 ~8Φ之间,存在由陆向海变细的趋势;2)TOC含量在0.1% ~1.2%之间,平均值为0.52%;TN含量介于0.02% ~0.08%之间,平均值为0.057%.TOC和TN含量的分布特征相似,具有自陆向海、由低至高的变化趋势,这主要是受到沉积物粒径的影响,但是TOC在崇明岛东侧和九段沙东侧有两个高值点,可能与人类活动或局地因素有关;粒度校正之后,TOC含量在0.40%~1.67%之间,平均值为0.68%;TN的含量介于0.05%~0.10%之间,平均值为0.07%.TOC含量在近岸地区略高,TN含量是北部地区略高于南部地区,并且TOC和TN都在崇明岛东侧和九段沙东侧有两个高值点;3)C/N比值在6~16之间,平均值为9.6;利用C/N比值估算得到的陆源有机碳含量在35% ~ 90%之间,平均值为60%.C/N比和陆源有机碳含量在长江口南支外围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较高,表明南支带来了大量的陆源有机质入海,并呈舌状向东北方向凸出;而在长江北支附近其值相对较低,表明北支径流影响相对减弱,潮流作用相对增强.研究表明,长江南支是主要的陆源有机质入海通道,而进入水下三角洲之后陆源有机碳分布受到了河口混合过程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78.
目前国内外对水下地形三维建模一般采用Surfer软件,MATLAB在图像处理方面功能强大,在很多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MATLAB进行水下地形三维建模,并与Surfer绘制效果进行比较,显示MATLAB三维建模较Surfer透彻,可展现Surfer建模成果,更可反映清晰的横断面效果,可为岸带调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9.
基于水下滑翔机观测资料,对南海北部一个反气旋涡旋的温度细结构进行了特征分析.温度细结构强度由温度的脉动值确定,并随着尺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在垂直方向上,细结构强度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减弱,细结构特征在海洋表层(0~100m)和表层以下(>100 m)存在显著区别.表层内,垂向混合和水平混合对细结构强度均有贡献,细结构强度大...  相似文献   
280.
从摄影光学理论出发,推导摄影物镜成像系统的基点位置公式;利用针孔成像模型,分析得出摄影物镜的投影中心即为成像系统两节点的等效;简要阐述双介质摄影测量的传统观点,利用同一摄影物镜在不同介质中构成的光学系统,说明双介质摄影测量成像系统基点位置相对单介质时发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双介质摄影测量共线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