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用滚动成型的方法将改性天然磷灰石粉末制备成颗粒状水处理剂,并对工业含铅废水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处理研究.静态实验中该水处理剂去除铅离子的能力可达到661.10 mg/g;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处理剂每1 kg可以处理Pb2 浓度为58.3 mg/L的废水3 m3,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对使用过的水处理剂进行高温固化或者添加到粘土中制砖,可避免二次污染.经济分析显示该水处理剂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2.
环境矿物材料处理砷(As)污染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砷化物具有较大毒性并且目前应用广泛,它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已较为严重.环境矿物材料以其经济、有效、易获得、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水处理方面显示出了较大优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利用环境矿物材料处理砷污染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3.
文章通过对国内、国际当前海洋油污水处理工程装备(以下简称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及市场应用的现状调研,分析影响当前我国该类装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的模式管理思路,结合本单位近年来开展"机械压缩项目"的实际,提出开展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具体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在简要评述甲壳素和壳聚糖的资源、产业及其应用特点的同时,着重叙述壳聚糖微孔树脂的制备、性质、功能和应用,从而展示壳聚糖及其微孔树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岩溶区隧道涌水研究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蒙彦  雷明堂 《中国岩溶》2003,22(4):287-292
主要从涌水量预测、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和涌水处理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岩溶区隧道涌水的研究现状,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6.
高盐矿井水处理及排放是近几年影响煤炭高效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开采煤层底板下深部适当的含水层,将高盐矿井水进行异位转移存储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矿井水排放减量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X矿为例,分析认为开采煤层以下宝塔山砂岩和深层刘家沟组砂岩地层具备转移存储空间。采取压汞实验和岩石力学分析研究2组地层介质特征;采用水位自然恢复试验、压水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水文地质参数和水动力场特征。结果表明:宝塔山砂岩孔隙率为6.57%~19.89%,储水潜力大但距离开采煤层过近,转移存储矿井水可能引起底板突水威胁,现今开采阶段不考虑作为转移存储目的层;刘家沟组孔隙率为4.18%~7.49%,原始状态下渗透系数为5.31×10-6 m/d,注水压裂后为0.008 14~0.015 27 m/d,渗透能力大幅提升并可保持稳定;MODFLOW模拟结果表明,刘家沟组含水层在长期转移存储矿井水方面具备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57.
郭再峰 《探矿工程》2011,38(12):79-82
煤矿在开采煤炭的同时,会有大量的矿井污水排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矿井水排放的污染问题,施工大口径回灌井和建造地面水净化处理厂,矿井水经处理后部分用于煤矿生产,多余部分通过回灌井注入地下,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通过梧桐庄矿工程实例,介绍了煤矿矿井水净化处理与回灌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58.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是水体中一类特殊的自由形态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同时具有固相胶体相两相特点以及低密度、高碳氮比、高黏性等特点,因而对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及太湖的调查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对于TEP研究的现状与动态。对其来源及形成,包括丰度分布、数量及生态意义进行综述。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海洋中TEP特性的研究,但是,对于淡水湖泊中TEP的研究仍然非常稀少。说明TEP在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侧重淡水生态体系中TEP的来源及其形成机制方面,特别是与EPS库的其他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与微生物、浮游植物(包括与水华暴发蓝藻)新陈代谢之间的关联机制,和TEP的降解、归趋及循环,以及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此外,饮用水或污水处理中TEP对处理工艺的影响需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9.
煤矿区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双重目标的重要推力。在全球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下,矿井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大规模处理与高效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从煤矿区矿井水水质特征出发,全面论述了矿井水水质形成机制与水质评价方法,并将矿井水水质形成划分为含水层水–岩作用和采空区水–岩作用2个阶段。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及含特殊组分矿井水处理技术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含悬浮物矿井水高效旋流净化、高矿化度矿井水双极膜和膜蒸馏处理、酸性矿井水人工湿地处理的新技术。在总结国内外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工业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及热能利用4种。最后,提出了目前我国煤矿区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科学思考,建立了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概念模型,通过不断推进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提高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解决煤矿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new system of aquaculture, i.e., a closed recirculating system for shrimp-mollusk polyculture. The culture system consisted of several shrimp ponds, a mollusk water-purifying pond and a reservoir. During the production cycle, water circulated between the shrimp and mollusk ponds, and the reservoir compensated for water loss from seepage and evaporation. Constricted tagelus,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was selected as the cultured mollusk, and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as the cultured shrimp. The main managing measures during the production cycle were: setting and using the aerators; introducing the probiotic products timely into the shrimp ponds; adopting a “pen-clos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hrimp viral epidemics; setting the flow diversion barriers in the mollusk pond to keep the circulating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pond along a sine-like curve and serve as substrate for biofilm; no direct feeding was necessary for the cultured mollusk until the co-cultured shrimp was harvested; natural foods in the water from the shrimp ponds was used for their foods. Two sets of the system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 in 2002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achieved. The average yield of the shrimp was 11 943.5 kg/hm^2, and that of the mollusk was 16 965 kg/hm^2. After converting the mollusk yield into shrimp yield at their market price ratio, the food coefficient of the entire system averaged at as low as 0.81.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ponds was maintained at a desirable level and no viral epidemics were discover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cy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