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498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37篇
自然地理   73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祁连山中部祁连圆柏生长与更新方式的树轮记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祁连山中部50m×15m的祁连圆柏样方进行树轮生态学取样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样方内大部分祁连圆柏的树龄小于250年,最近几年有大量幼苗萌生。祁连圆柏的径生长方式各有异同,大部分祁连圆柏在生长过程中出现1次以上生长释放事件,19701980年间出现生长释放的频率最高,占总释放次数的35%,轮宽年表也显示祁连圆柏的轮宽指数自1970s以来持续上升。另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采样点区域祁连圆柏径向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树木生长,6、7月份的降水也与树木径向生长呈显著正相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如果能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并有效控制人类活动的干扰,该区域祁连圆柏林更新状况将会显著改观。  相似文献   
112.
东海北部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对径流及黑潮暖流入侵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东海北部及其临近海域的分布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于2016年9月和12月,对研究海域共计20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内共鉴定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16个,其中海洋线虫为绝对优势类群,其他优势类群主要包括桡足类、动吻类和多毛类。9月航次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1 758±759)个/(10 cm2),线虫占95.6%;平均生物量为(1 216.4±464.7) μg/(10 cm2)(干重),线虫占55.26%。12月航次平均丰度为(2 011±1 471)个/(10 cm2),线虫占95.6%;平均生物量为(1 143.0±755.0)μg/(10 cm2)(干重),线虫占67.2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可以划分为近岸和外海两个组,其中近岸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显著高于外海站位。但在各断面分布上,绝大多数站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最高值均出现在60 m等深线附近,并且该水深处站位的温度和盐度数值均表现出黑潮水的特征。黑潮近岸分支对东海陆架入侵是导致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小型底栖动物在60 m等深线附近具有的高丰度值可作为其对黑潮入侵的响应。推测,黑潮入侵所导致的水体初级生产力增加以及黑潮水所携带的溶氧可能是导致该深度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3.
以新疆策勒县为例,对当地农牧民在封育禁牧影响下的经济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研究不同背景条件的农牧民在进行行为选择时的规律性因素。研究表明,农户所属区域及其拥有的资本水平是农户对禁牧行为响应的显著影响因素;农户所属区域及当地的技术服务培训等政策配套水平是农户对禁牧态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农牧民畜牧生产观念的转变和草场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是实施禁牧政策的先决条件。建议政府针对区域及农户的资本差异进行分类补偿;当地政府可整合利用各相关部门的项目资源和资金进行禁牧的政策前期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行为激活疗法(BA)联合耳穴压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COPD并焦虑抑郁患者81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 例)与对照组(40 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BA及耳穴压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的改善情况,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的HAMD及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干预后2组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联合耳穴压豆对COPD并焦虑抑郁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对旅游业的行为态度不仅影响着游客的感知和体验,也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旅游支持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亲旅游行为的概念,表达居民促进旅游业在当地更好发展的行为意向。以社会表征理论研究框架为基础,构建“社区关系—效益感知—行为态度”模型,实证考察了社区关系对亲旅游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旅游效益感知的中介作用和旅游事件依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社区关系对目的地居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感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积极的旅游影响感知又对亲旅游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居民对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感知在社区关系与亲旅游行为之间存在多重链式中介作用,传统的中介模型低估了旅游效益感知的影响作用。旅游事件依恋正向调节了社区关系与旅游社会效益感知、环境效益感知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揭示旅游介入情境下社区关系、效益感知与亲旅游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目的地社区旅游开发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6.
王成  谢波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9):1597-1606
城镇化与机动交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重塑,导致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为了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并改善交通安全,需要从土地利用视角开展交通事故的驱动机理研究。国内外该方面研究形成了以交通流量和交通速度为主要中介因素联系土地利用与交通事故的经典理论框架,却忽略了源于土地利用并深刻影响交通安全的交通需求因素,导致缺乏“土地利用—交通需求—交通事故”完整路径链的研究。论文通过综述该领域文献,在归纳总结城市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揭示土地利用视角下交通事故的驱动机理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指出,土地利用的多维属性特征对交通事故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动态匹配关系及其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是揭示交通事故驱动机理的关键突破口,对于构建交通安全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社区生活圈的新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柴彦威  李春江  张艳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2):1961-1971
社区生活圈从居民日常活动及行为视角考察城市社区,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也是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伴随着流动性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社区生活圈的主体日益多元化、社区活动和居民时空行为日益多样化、社区空间的功能与意义日益丰富化,亟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创新与实践引导。时间地理学是理解人与环境关系的社会—技术—生态综合方法,为早期基于时空行为与生活空间的社区生活圈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新时间地理学重视家庭及其他组织企划的交互与时空组合,可为社区生活圈内个体—家庭—社区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研究、时空行为的社会文化制约与多情境分析及模拟提供重要支撑。论文基于新时间地理学方法,从理论、方法和实证3个维度提出社区生活圈的新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具体包括构建社区生活圈的时空行为理论,揭示社区生活圈的时空间结构;创新社区生活圈的时空行为分析和模拟方法;从社区生活圈时空行为优化、社区交往生活圈、社区安全生活圈等方面创新中国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8.
边艳  周春山  胡锦灿 《热带地理》2020,40(5):832-842
以2014年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24个街道、50个社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为数据源,从住房需求意愿与区位选择方面分析了广州中产阶层住房选择,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广州市中产阶层住房区位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向中心城区”性;2)现居住现状(人均住房面积、现小区区位、现小区建成年代、现居住时间)、家庭生命周期(年龄、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和经济水平(家庭年总收入、个人年总收入、私家车拥有量)等因素对中产阶层住房需求意愿具有显著影响;3)家庭生命周期(年龄、家庭规模)、个体因素(教育程度、户籍地)等要素对中产阶层住房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4)制度因素、区位因素和个体因素共同影响着广州市中产阶层住房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119.
EEA——一种新的、重要的海洋生态学参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天凌  徐美珠  张瑶  王斐 《台湾海峡》2001,20(4):453-461
细菌胞外酶作为海洋环境中有机物与细菌相互作用的中介,其活性高低反映了细菌对相关有机组分的改造程度及该有机组分对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贡献。胞外酶活性(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EEA)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胞外酶活性特性、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台湾海峡胞外酶活性研究原理,现场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台湾海峡β-葡萄糖苷酶与细菌产量、生物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0.
珊瑚礁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 ,珊瑚礁生态系统优美的水下景观及其在旅游和渔业方面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不断地被认同 ,但同时人类的活动却严重影响了它所维持的生态平衡 ,这引起了人们 ,尤其是科学家、政府部门的关注。其实 ,早在19世纪CharlesDarwin时代的科学工作者们就对珊瑚礁的生物学、地质学有所研究 ,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对“生态学”的提出及其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应用[1],为珊瑚礁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接着 ,生态系统的概念也被引入到珊瑚礁的研究中。但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对复杂的珊瑚礁生态系的大部分的理解仍然处于初始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