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对观测技术系统、降雨、区域应力场等干扰因素进行了排除,并调查观测井的周边环境及分析基础资料。结果表明,2011年底以来泉州局一号井水位突降为非前兆异常,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周边基建干扰引起的。由于花岗岩地区特殊的岩石特征,即发育较多裂隙、微裂隙和解理,周边基建会破坏水井的承压性及封闭性,进而破坏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建议在花岗岩地区选择水井时最好选择观测含水层与上一层非观测含水层间距较大的水井。  相似文献   
132.
1604年泉州海外8级地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建历史地震资料,对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的震害分布特点及地震活动时、空、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震中区的地震地质、深部构造资料对发震构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3.
1604年泉州海外大地震及其海啸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昭  王善雄  王喜年 《地震》2006,26(4):94-102
由于史料记载的模糊和局限性, 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地震是否引发地震海啸灾难, 一直是有争议的。 该文从这次地震历史资料的辨别、 考证和分析研究认为, 泉州海外大地震并未引发地震海啸产生的显著灾害。 在相关的史料与台湾海峡发震构造的分析基础上, 通过潜在海啸源的鉴别以及海啸源参数的确定, 对泉州滨海断裂和台湾海峡浅滩南缘海啸源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 利用了1994年台湾海峡浅滩南缘地震的海啸波验潮站资料, 对计算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检验。 1604年泉州海外大地震的潜在海啸源(滨海断裂)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海啸波对泉州湾沿岸的增减水效应不足以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因此也为1604年泉州海外大地震未引发灾难性的海啸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4.
郑志强 《福建地质》2006,25(4):215-218
针对泉州市4个主要石材采矿带的矿山分布特征及矿山开采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各矿山采矿场地普遍偏小,以个体开采经营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开采作业较零乱,开采边坡大多数形成高陡的采掘面,缺少安全台阶。各矿山综合治理相对滞后,废石、废碴随意堆放,均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通过分析研究,提出预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5.
海砂是价值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海洋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海砂开采处于盲目和无序的状态,不但浪费了巨大的资源,而且导致了部分地区海岸带环境破坏、海滩和岸堤被侵蚀等危害。因此,海砂资源的科学开发与管理已成为海洋资源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文章以泉州地区为例,针对可能存在海砂的重点区域进行选划和分析,对海砂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6.
Four short cor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oastal wetland of the Quanzhou Ba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nd sediment samples were analyzed with a Mastersizer 2000 for grain size analysis and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AES) for trace me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grain size analysis show that the wetland sediment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silt and cla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edian grain size is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obviously. The results of trace met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wetland sediments mainly originate from terrestrial materials in the Luoy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from contaminants discharged from adjacent rivers in Shuitou area.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Luoyangjiang estuary decreased from 1984 to 2004 due to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but has increased since 2004 because of the discharge of contaminants to the Jinjiang River and much living sewerage to the bay, and a large number of trace metals are trapped within Spartina alterniflora marsh.  相似文献   
137.
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是沿海地区研究第四纪海侵—海退过程的理想场所。基于福建泉州湾沿岸两个第四纪钻孔岩芯(DZ01、DZ02),以地层岩性和岩相组合特征为基础,利用加速器质谱碳同位素(AMS-14C)和光释光(OSL)两种测年方法建立地层年代框架,结合泉州湾现代沉积物具有指相性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地球化学元素比值、有孔虫和介形类环境指标判别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地层,对比区域钻孔资料,探讨了泉州湾MIS 3阶段以来的海侵—海退过程。结果表明:Sr/Ba、Mn/Fe在泉州湾不同水深海相沉积物中变化规律明显,适宜作为泉州湾海岸带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沉积物的指相元素,其界限值分别为Sr/Ba>0.16、Mn/Fe<0.23;泉州湾MIS 3阶段以来发生过两次海侵—海退过程。第一次海侵发生于MIS 3阶段,对应区域上的“福州海侵”,其极盛期发生在距今约35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对应于区域上的“长乐海进”,其极盛期发生在距今约7~4ka。研究成果对于重建海岸带沉积环境变化历史、深入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及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