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429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798篇
地质学   359篇
海洋学   272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一台12道的声波测井仪记录了页岩灰岩中的声波全波波形,在142m井段的大部分段上都观测到了清晰的S波,将其用于识别岩性界面及裂隙带,结果如同用井下电视及标准地球物理测井所作的解释,波形的高信噪比使我们能通过12道相似性计算获得取井中冲蚀段外所有地段中的S波速度,比值Vq/Vs随深度的变化可帮助识别井中的某些成份变化,却不能识别灰岩中的裂隙,但使用S波振幅从记录识别岩性变化及裂隙都有效。页岩中S波振幅比灰岩中低,而裂隙地层中S波衰减增大,裂隙度与斯通利波之间无明显关系。为了解释有全波波形记录和S波传播的井的岩性及裂隙,一般要利用声测井记录中的S波。  相似文献   
82.
准各向异性粘弹介质地震波的数字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准各向异性粘弹波动方程有限元数值解地震波响应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并给出地震衰减因子与方程中粘滞系数的计算关系式。列出了所研制的地面记录地震剖面与井中记录垂直地震剖面,以及波场时间切片图、散度与旋度图、应变能与动能的时间切片图。本方法适于任意分层形态且层间物性参数为强间断的实际地震剖面的仿真,旨在研究正问题以实现反问题。  相似文献   
83.
将白洋淀生态系统分为水资源、人口、工业、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水污染7个子系统,找出各子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及子系统的描述变量(包括水平变量及状态变量)。围绕这7个子系统,选择112个变量和参数构筑白洋淀系统仿真模型。以此模型对白洋淀生态系统进行模拟,提出白洋淀发展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84.
本文应用河北省测震台站记录的爆破和地震资料,选用记录波形的特征参数,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给出了河北地区单台识别爆破与地震的两个判别公式。  相似文献   
85.
对太原台长周期与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79个地震、180张典型震例进行了对比。发现同一地区地震的体波与面波震相(包括长、短周期面波)不同仪器的记录形态有很大差异,长周期仪对各类长、短周期震相均不明显记录。而中长周期仪有时记录不清极远震的初至波Pdif,而对可以明显反映地球分层特征的地核穿透波PKHKP,长周期面波G,两种仪器均有不同记录。实践表明,对有不同频率特征的仪器所记录的地震波形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测震分析的质量及提高测定震源时空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6.
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综合利用不同震中距离范围(3°—90°)长周期P波波形,用理论地震图波形拟合和反演求解中强地震断层面解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地球介质对在不同震中距离范围的地震波的影响,将震中距离划分为:(1)区域地震范围(3°<△12°);(2)上地幔范围(15°<△<30°);(3)远场范围(30°<△<90°)。在不同的震中距离范围内采用了不同的简化地球模型。文中介绍了利用广义射线理论计算地球介质响应的方法,给出了适合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结构的Pnl波与上地幔响应的数值例子。波形拟合采用试错法和线性反演方法。在反演求解过程中,误差函数是由观测记录与理论地震图的相关系数决定的,它强调波形间的拟合,但对地震波振幅的绝对大小不敏感。这个线性反演方法比较适合地震记录的实际情况。文章还扼要地介绍了基于上述方法建立的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人机交互系统STEP-1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
华北强震断层面解和震源深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远震P波及SH波和区域地震P_(nl)波波形反演方法,测定了华北9次强震的断层面解、震源深度及地震矩.结合其他作者测定的7次地震的结果,分析了华北16次强震断层面解及华北地震震源深度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多数强震为走滑型地震,也有个别正断层型及逆断层型地震;16次地震多数发生在地壳中部10-25km深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88.
在使用数字地震记录时,一个重要问题是使存贮于磁带、硬盘、软盘等介质上的地震波数据形象化,同时也需要在数据记录中提取某一部分数据形成为专门计算目的服务的数据文件。本文介绍了在VAX11/780机上为屏幕显示并剪裁地震波形数据所开发的软件。  相似文献   
89.
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记录到的来自中国周边地区中深源地震的长周期多重ScS波形,使用频域分析(相位归一和叠加)及时域分析(波形反演)技术,估算了多重ScS的衰减算子和走时差。理论计算和使用合成数据进行的数字实验表明,在大陆地区,频域分析可以得到比时域分析更稳定的关于整个地幔衰减(QScS)的结果,而时域分析对于整个地幔走时(TScS)的模拟效果更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关于大陆传播路  相似文献   
90.
视景地形仿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视景地形仿真的特点、数据基础及其实现的整个过程,列举了视景地形仿真在军事上和其它领域的应用实例。实验表明,本文所介绍的视景地形仿真过程简单而容易实现,仿真的地形景观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