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644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乌拉特前旗爆破与地震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5月,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带出现中小地震记录明显增多现象,在此期间,该区高速公路施工,新增许多爆破点。选取1~5月乌拉特前旗发生的45次地震事件,通过对模拟地震波形与数字地震波形对比和爆破与地震的震相分析,共识别出爆破5次,占该区地震总数的11.1%,排除人工爆破导致乌拉特前旗“窗口”中小地震记录增多的可能性,表明地震“窗口”中小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32.
运用低应变反射波的时频综合分析法,对桩基的完整性和缺陷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波速的区间分析,论证了强度与波速的关系。结合工程实例检分析了基桩的完整性及缺陷类型,对桩基进行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33.
作为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常规方法,低应反射波法因为野外数据采集快,成本低,效率高,便于大面积普查等优点,而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检测中往往由于不严格按骤步进行检测或采用方法不当等原因,而使实测波形不能真正反映基桩的实际情况,因而造成错判、误判等,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单位的正常工作。介绍了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几个步骤,并着重提出了现场检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34.
岩石的粘弹性谐振Q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表明,在应变小于10-6范围内,砂岩对地震波的吸收主要由孔隙流体的局部运动引起,而且Q值随频率的变化出现谐振现象。据此,作者认为,地壳上部地震波能量的耗损可以表示为以下两种成分的线性组合:1.由滑动摩擦、热弹性驰豫、位错运动等引起的能量消散,它们主要与岩石的固相成分有关,可近似地用恒Q模型描述;2.由孔隙流体运动引起的能量消散,可以用谐振公式描述。根据这一认识,利用描述因果关系的Kramers-Krnig关系式可推导出表示地壳上部岩石粘弹性(复弹性模量,相速度频散和衰减函数)的公式,它们综合地描述了由各种机制引起的波的频散和吸收,并在谐振Q值等于参考常数Q值时退化为目前常用的Futterman模型。作为这种谐振Q模型的应用,介绍了它用于Q值测量结果外推和频散一吸收研究以及粘弹性介质中反射地震道合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5.
赖生华  李晓宏 《沉积学报》2007,25(5):663-670
单因素分析法与沉积体制研究方法具有不同的研究思路。前者的理论基础是沉积动力学,主要强调与搬运和沉积过程有关的作用,采取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研究思路。这在复杂的断陷盆地中不利于确定沉积体系的整体分布格局。后者则是基于地貌学、现代沉积考察和基准面升降,采取从面到点,由整体到局部,逐渐深入的研究思路,易于控制断陷盆地中沉积体系的整体分布规律。沉积体制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丰富、反射品质较好的地震资料。其关键技术包括古地貌恢复、地震反射结构和波形特征识别。通过古地貌恢复,结合现代沉积观察、水体深浅和岩性变化特征,可以确定沉积相客观分布规律。通过研究某一点的地震反射结构和波形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结构、构造、韵律变化,可以确定该点的沉积微相类型。利用沉积体制方法研究了沾化凹陷孤南洼陷沙三段中亚段中部沉积体系平面分布规律。自南而北前积的辫状河三角洲在该区发育前缘亚相,分布于孤南洼陷南部斜坡区域。盆底扇主要分布于洼陷北部,位于孤南断裂坡脚部位。此外,浅湖近岸滩坝滑塌也可形成盆底扇复合体。该时期湖泊较浅,主要发育浅湖亚相,近岸滩坝及席状砂较丰富。  相似文献   
936.
《海洋地质译丛》2014,(3):21-21
波形反演技术方法利用叠前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重建地下速度结构,具有揭示复杂地质背景下构造与岩性细节信息的潜力。随着油气勘探复杂程度的加深,全波形反演技术将成为改善成像效果、完善速度模型的主要手段,为区域深部构造及成像演化分析、浅表层环境调查、宏观速度场建模与成像、岩性参数反演提供有力支撑,但由于计算量大,算法不稳定等因素,实际应用还有许多困难,一直未能广泛投入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937.
谢俊峰  刘仁 《测绘学报》2021,50(9):1240-1250
星载激光测距精度是影响激光测高仪几何检校与处理精度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由全波形星载激光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量化误差带来的激光测距提取精度不高、稳定性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全波形星载激光测距误差抑制的滑动窗口高斯拟合算法.该方法利用滑动窗口剔除波峰附近似噪声点,并基于高斯曲线拟合优化波形峰值,从而精化激光测距值.然后以高分七号国产星载激光测高仪为试验对象,利用冰面、内陆湖面和平坦陆地地表进行激光高程相对和绝对精度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一般峰值方法,本文算法使得激光测距精度提升了7.5 cm;基于本文方法提取的测距值,计算的激光高程相对精度提升4.2 cm;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验证,高程绝对精度提升了4.5 cm;充分说明本文方法可作为有效减少星载激光测距随机误差的一种方法,为高分七号卫星亚米级高程测量精度处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38.
针对近岸区域,基于Sentinel-3A合成孔径雷达观测数据,选取多阈值、ICE1、IceSheet和SAMOSA四种波形重跟踪算法,利用全球范围内27个验潮站海面高数据,分析近岸20 km范围内4种波形重跟踪算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多阈值算法在近岸6 km范围内可保留最多的有效波形,且与验潮站海面高数据具有最高的相关性和最小的均方根误差;SAMOSA算法在离岸距离大于5 km时相对大地水准面稳定性最高,更适用于开阔海域。  相似文献   
939.
构建基于主波峰的自适应波形重跟踪算法(AMWRT)。首先提取主波峰,然后对主波峰分别应用经典的重心偏移法(OCOG)及阈值法(threshold)进行波形重跟踪,并进行精度比较,得到最优的观测水位。将AMWRT、OCOG和threshold法应用于长江中游地区,结果表明:1)测高卫星观测的长时间水位序列与水文站实测数据趋势较为一致;2)AMWRT算法相较于OCOG法及threshold法表现良好,比其中表现最好的经典threshold_0.5法的精度提高了30%,其绝对平均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至0.55 m和0.72 m。  相似文献   
940.
波形反演方法作为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手段在跨孔雷达反演中得到有效应用,但其仍受局部最小问题影响。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为反演提供一个准确的初始模型。但在应用真实雷达数据时,由于地下介质未知且存在低频数据缺失的情况,全波形反演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结果。为此,使用对包络目标函数求导的方法,详细推导了包络波形反演的梯度公式。该方法与传统全波形反演方法在原始数据低频成分缺失情况下的反演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还原缺失的低频信息并且对低频缺失数据有更好的反演能力,可以直接为地下介质提供定量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