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容量气枪震源子波激发特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容量气枪水库激发作为陆地震源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已经得到成功验证.为进一步提高气枪震源激发效果,本文通过水库气枪激发试验对单枪容量为2000 in3的气枪震源激发子波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研究.依据近场水听器和远场短周期地震仪记录数据,分析气枪震源沉放深度、工作压力等不同激发条件对压力脉冲和气泡脉冲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根据不同尺度地下结构探测对震源激发信号的要求,调整气枪激发参数和激发环境,获得最佳激发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沉放深度对压力脉冲波形影响较小,其优势频率不随沉放深度而改变;(2)随着沉放深度从5 m增加到11 m,气泡脉冲的优势频率由5 Hz增加至7 Hz,其最大振幅亦近线性递增;(3)工作压力越大,激发压力脉冲能量越强,而对气泡脉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频降低.适合远距离深穿透地下结构探测的低频信号主要来自大容量气枪所激发气泡的反复振荡,由于气枪振荡过程非常复杂,本文通过较为简洁的数学和物理模型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2.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早期学者认为地月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行星一卫星系统的一员,但是月球又有许多特征,如质量异常大,挥发分和Fe元素亏损等,传统理论难以解释这些特征.因此,针对月球的起源提出了四种学说:捕获理论,共增生理论,分裂理论和大碰撞假说.目前对大碰撞假说研究较多,但研究者们始终无法较好解释地月系统氧同位素的高度一致等特征.本文试探性提出新的月球起源分裂模型,能较好的解释某些月球特征,引起研究者们对月球起源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3.
袁学诚 《中国地质》2012,39(5):1117-1124
本文是在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北肩利用现代无机生油假说寻找油气田的一个成功范例。第聂伯—顿涅茨盆地是一个晚泥盆世裂谷盆地,堆积石炭纪到早二叠世裂谷后沉积。在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内可识别包含整个连续沉积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石油岩系。但其北肩长达45年的研究,都认为无论从沉积、变质及岩浆岩对找油都是不利的。它缺乏"源岩",并出现活动的强对流承压水。用深部源无机生油的观点重新研究获得了数十个油气田。本文还讨论了这个实例对中国利用无机生油假说寻找油气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4.
论李四光教授的庐山第四纪冰川是对泥石流的误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施雅风 《地质论评》2010,56(5):683-692
李四光教授1933年提出庐山存在第四纪冰川,是否确实,长期处于争论之中,争论的焦点在于庐山较广泛分布的泥砾混杂堆积到底是冰期冰碛还是泥石流堆积。笔者经多年研究得知:(1)牯岭站海拔1165m,现代气候记录告知,7月之气温必须下降20℃,处此高度的庐山才具备积雪成冰的条件,从而判断中纬度山地冰期降温无此可能;(2)沉积物特征包括砾石组成、砾径変化、基质组成、沉积结构、色泽、粘土矿物、擦痕特点等表明主要是泥石流堆积而非冰碛;(3)包围砾石的网纹红土与孢粉组成表明,沉积时期为暖温带—亚热带湿热环境,而并非寒冷冰川环境;(4)借助何培元等著作中古地磁年代以及高价铁与低价铁元素之比值推算古温度,如上述推算古温度的方法正确,就可推断李四光所定庐山冰期、大姑冰期、鄱阳冰期及何培元定的大排冰期基本上在中国西部与北半球处于间冰期的时段内,排除了具有积雪成冰川的可能性。李四光的学术误解及其社会名望导致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研究走过了一段弯路。  相似文献   
45.
《地理教学》2011,(17):63-64
全球是在变暖还是在变冷?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在全球环境研究领域却有一个趋于统一的看法,那就是全球气候的变化是大地女神盖娅向人类发出的全球警示——这就是“盖娅假说/理论”。“文汇·思源大讲堂”将于本周六上午在文新大厦二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严燕来教授将讲述“盖娅假说”,解析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46.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各个学科都有不少论文论述假说对其学科发展的贡献 ,但测绘科学方面与此有关的论文则不多见。以地扁说、地壳均衡学说、最小二乘法等为例的假说在测绘科学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为促进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本研究利用我国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关系是否支持“波特假说”,进而采用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不同海洋科技创新变量的非线性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波特假说”在海洋领域更多适用于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科技创新,其所强调的严苛环境保护政策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影响路径是增加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进而强化海洋科技课题应用成果;未来应加强和规范海域使用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以及科学选择环境规制工具和合理确定环境规制强度。  相似文献   
48.
植物护理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龙  刘楠  王俊 《热带地理》2012,32(3):321-330
植物护理效应是指护理植物在其自身冠幅下辅助目标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近年来,植物护理效应被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多数的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文章综述了当前植物护理效应的主流研究内容主要为护理植物的确定、影响其效应的因素、形成其效应的原因与机理以及护理、竞争及胁迫梯度假说,归纳了样方调查、种子萌发实验、幼苗栽植实验等研究方法,总结了其与生态位、系统发育、全球变化等相关生态学概念的关系,指出未来对植物护理效应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中观尺度上,在微观尺度上(目标植物对护理效应的生态适应性的激素效应与分子机制)和宏观尺  相似文献   
49.
纬向正常密度假说与内波假说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陆漂移及板块运动动力问题研究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国地学工作者最新提出的“内波假说”和“纬向正常密度假说”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针对地壳运动及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问题,对“内波假说”和“纬向正常密度假说”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50.
HNLC海区间现场加铁实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在赤道太平洋、南大洋和亚北极太平洋3个典型的高硝酸盐、低叶绿素a(high-nitrateandlow-chlorophylla,HNLC)海区不同研究小组现场加铁实验的结果,并阐述了铁限制与光限制、硅限制以及浮游动物摄食等其它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加铁后,各海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都增加了,但不同海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种群结构、颗粒有机碳通量等方面却有不同的响应,因而通过对大洋施铁以缓解大气中CO2增加的设想的可行性还需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