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铁(氢)氧化物悬液中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氢)氧化物对P的吸持和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P的生物有效性和水体富营养化。以两种环境中常见晶质铁氧化物(针铁矿和赤铁矿)为对照,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和孔径分析以及动力学和吸附-解吸热力学平衡等技术方法,研究了弱晶质水铁矿对P吸附-解吸特性,并探讨了相关机制。实验表明,三种矿物对P的吸附分为起始的快速反应和随后的慢速反应,它们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过程,反应中OH释放明显滞后于P吸附,P吸附经历了从外围到内囤配位、单齿到多齿配位过渡的过程,与晶质氧化铁比,水铁矿吸附容量和OH释放量更大、慢速吸附反应更快、存在缓慢扩散反应阶段,吸附容量依次是:水铁矿(436μmol/m^2)〉针铁矿(262μmol/m^2)〉赤铁矿(228μmol/m^2),针铁矿和赤铁矿吸附P符合L(Langmuir)模型,而水铁矿更符合F(Fremldlictl)模型。中性盐介质(KCl)中在最大吸附量时P的解吸率依次为:水铁矿(85%)〈针铁矿(10%)〈赤铁矿(125%),柠檬酸通过配体解吸和诱导溶解两种机制促进P的解吸,最大吸附量时解吸率依次是:针铁矿(25%)〈水铁矿(32%)〈赤铁矿(50%)。  相似文献   
572.
在岩石圈层状滑移系统中,如大陆地壳俯冲叠置构造、逆冲推覆断层、拆离断层、滑坡等系统,近于水平的断裂带上存在许多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孔隙。如果这些流体孔隙是密闭的,便可看成液压千斤顶的液缸。那么,断层面以上滑移体的重量ST不仅被断裂带上的固体支撑,也受孔隙液体举托力Ff支撑。设Ff与ST之比为R,那么R就是一个描述滑移体滑移运动难易程度的重要参数。R值越大,滑移体越容易被移动(推动)。而岩石圈中层状滑移系统滑脱面的剪切变形可以显著地改变该参数的大小,从而对层状滑移运动产生深刻的影响。设剪切面上孔隙流体平均压强初始值为P0,剪切角为α,剪切变形后的平均压强为P(α),R(α)-α间存在下式的函数关系:R(α)=(R0P(α))/(P0cosα)由此可见,R(α)与P(α)正相关,与剪切角α也正相关。P(α)与剪切角α的函数关系目前还难以给出,但剪切过程中,流体孔隙压强保持不变的恒压过程是常见的,即P(α)=P0。将该等式代入上式(1),即可获得下式:R(α)=(R0)/(cosα),[P(α)=P0,即恒压过程]由此作出恒压剪切过程的R(α)-α图解。从而发现,恒压剪切过程中,只要滑脱面上密闭流体孔隙存在初始压强,即R0>0,那么,R(α)随α增长,当剪切角α达到一定程度,R(α)迅速超过1;R0越大,实现R(α)>1所需的α值越小;反之,所需的α值越大。由此证明,密闭流体孔隙经过恒压剪切变形,导致R(α)>1的基本规律。非恒压过程总体规律不变。R(α)>1意味着层状滑移体完全被孔隙流体的浮托力支持。从而揭示岩石圈俯冲——推覆体及拆离机理和滑坡爆发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73.
作为表生土壤环境中易生成且分布广泛的氧化锰矿物,水锰矿(γ-MnOOH)能参与铁氧化物的生成过程,影响Fe_(2+)的迁移、转化和归趋。本文考察了pH值为3.0~7.0的模拟水溶液体系中水锰矿与Fe_(2+)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成铁氧化物的过程,分析了Fe_(2+)浓度、pH值和空气(氧气)对Fe(Ⅲ)氧化物晶体结构类型、化学组成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锰矿氧化Fe_(2+)产物主要为针铁矿和纤铁矿;pH值为3.0~5.0时产物为针铁矿,而pH值为7.0时产物为针铁矿与纤铁矿的混合物,且高浓度Fe_(2+)会促使纤铁矿生成;引入空气利于针铁矿生成;反应速率随着pH值升高、氧气分压的增大而加快。本工作丰富了对铁氧化物在常见锰氧化物表面形成和转化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74.
黄色和红色石英质玉石的颜色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英质玉石是由隐晶质-微显晶质石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一种玉石,黄色和红色是石英质玉石最主要的颜色种类,近年来在珠宝市场上备受关注。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的致色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赋存于石英颗粒之间,通过一般的测试方法很难准确鉴定其种属。本文对云南龙陵、安徽霍山、广西贺州3个产地的石英质玉石进行了显微镜观察、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图谱,对石英质玉石的黄色和红色部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一阶导数图谱的特征峰有545~535 nm和435 nm,主要由针铁矿致色;红色石英质玉石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一阶导数图谱的特征峰介于555~595nm之间,主要由赤铁矿致色;黄色和红色之间的过渡色可同时出现595~555 nm、545~535 nm和435 nm特征峰,主要由针铁矿和赤铁矿共同致色。  相似文献   
575.
中-晚侏罗世随着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北大西洋的开启以及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导致全球海平面的改变和气候波动。在中-晚侏罗世交界的卡洛期-牛津期,西特提斯域广大地区的气候从冷湿转变为干热,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它是否也有类似的气候变化特征?文章对羌塘盆地雁石坪剖面中、上侏罗统夏里组沉积物中Ca CO3、赤铁矿和针铁矿环境代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岩性和沉积相变化分析了该区古气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晚侏罗世交界时期,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气候变化经历了早期(163.8~162 Ma)相对冷湿、中期(162~161.4 Ma)半干旱以及晚期(161.4~159.6 Ma)干旱3个演化阶段。显示羌塘盆地中-晚侏罗世交界时期(163.8~159.6 Ma)的气候变化与同一时期的西特提斯构造域气候变化趋势一致,为羌塘盆地侏罗纪可能的成盐潜力研究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古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576.
对产于多米尼加的海纹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学测试和分析.镜下观察显示,海纹石呈致密的纤维状结构,纤维长约0.01~0.02 mm;X射线衍射表明,海纹石样品主要由针钠钙石组成,并未检测到其它杂质成分,与能谱分析结果一致;不同色调的海纹石样品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上都没有表现出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577.
目的:探讨全息意象腰五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腰肌劳损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采用全息意象腰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2组均每天施针1次,7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腰部疼痛程度、背肌力、腰部耐力时间及腰肌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对照组为72.5%(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背肌力、腰部耐力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全息意象腰五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8.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 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揿针干预,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片干预,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L-6、TNF-α的变化与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39/45),对照组为71.1%(32/4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4、8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揿针疗法对KOA患者疗效肯定,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79.
580.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碳储备系统,在当前气候变暖条件下,温度变化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该文选择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CB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年通量及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该生态系统碳收支过程对温度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该温带森林碳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十分明显。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和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在2003—2008年的月平均变化显示,碳收支3个组分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GPP最大值出现在7月,Re最大值主要出现在8月,NEE负方向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6月或7月,表现为碳吸收。在日尺度和月尺度对温度的响应上,GPP和Re都是随温度(气温和5 cm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升高形式。在日尺度上和月尺度上, NEE对气温的响应皆是分段线性形式,先是随气温的上升而正向增大,表现为碳排放;当超过临界温度,随气温的继续上升而负值增大,表现为碳吸收。根据温度、GPP、Re以及NEE的季节的变化,每年达到最大的GPP、Re以及NEE的最适温度均不同,这表明了在气温变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的最适温度也在随之改变,也表明了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长白山针阔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的GPP、Re随气温的升高增大,而NEE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