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0篇
  免费   1291篇
  国内免费   1846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6857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1286篇
海洋学   86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126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1年   5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近海海区污损生物调查有浮标挂板法和海上设施(浮标及其锚碇系统,Marex水文浮标,移动式钻井平台和固定式生产平台)采样法。由于近海海区污损生物调查工作的特殊性和艰难性,笔者提出了利用已有的海上设施,尤其是固定式平台来积累近海污损生物资料,以便进行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73.
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波 《海洋学报》1989,11(6):722-729
本文对龙口湾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S2-、N、P、有机物、Cu、Pb、Zn、Cd和石油等11种化学要素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了其相关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将其与相同站位海水的相应化学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另外,还初步评价了该湾的污染状况,并提出了底质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底栖生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对于本研究采用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已在第Ⅰ部分论述。作者将对与垂直环流对应的温、盐结构进行分析。温度和盐度模拟结果表明:冬季东海沿岸海区的温、盐分布均为近岸低、外海高;近岸温、盐呈垂直均匀分布,在外海出现分层,其温度为表层高、底层低,而盐度却为表层和底层高,中层偏低,长江口以南的近表层以下形成自近岸伸向外海的弱低盐水舌;长江冲淡水区及长江口以北和其以南外海的近表层有温、盐跃层生成,深底层温、盐呈均匀分布,且保持低温高盐特征;随着海区自北往南纬度的降低,岸坡和水深的增大及沿岸下降流的增强,温度和盐度自近岸至外海的垂直均匀分布跨度逐渐变窄;外海近表层的温、盐跃层强度自北至长江口逐渐增强,而自长江口至南逐渐减弱,其位置自北往南逐渐上移;冬季沿岸下降流使长江冲淡水区的盐跃层变厚。夏季海区的温度分布为近岸和外海高,近岸稍远出现冷水涌升,垂向上呈现显著分层,盐度分布为近岸低、外海高;长江冲淡水区及杭州湾以南外海的次表层存在温、盐跃层,其跃层以上出现混合层,且保持高温低盐特征,跃层以下温、盐大致呈均匀分布,并保持低温高盐特征;随着海区自南往北纬度的增高、岸坡和水深的减小及沿岸上升流自南至长江口和自长江口至北的增强和继而减弱,长江冲淡水区的温、盐跃层强度自南至长江口逐渐增强,而自长江口至北逐渐减弱,外海次表层的温、盐跃层强度却自南至长江口逐渐减弱,自长江口至北又逐渐增强,其温、盐跃层的位置自南往北逐渐上移;夏季沿岸上升流使长江冲淡水区的盐跃层变薄。  相似文献   
75.
GIS方法在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方法,对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不同灾害地质因素赋予不同的模糊影响权值;运用模糊叠加模型,得到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综合评价图。与前人的研究工作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GIS方法是进行海底灾害地质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影响电白县及邻近海区强热带气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白县及其邻近海区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影响该海区的热带气旋以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居多;受影响的高峰期是8-9月;受强热带气旋影响个数最多的阶段是1971-1980年,个数最小的阶段骒1991-2000年;影响该海区的热带风暴多数来自SSE方向,强热带风暴多数来自SE方向和ESE方向,台风则以来自SE方向居多。源自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强热带气旋持续影响该海区的时间较源自南海的短。  相似文献   
77.
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气候演变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地球轨道变化驱动冰期旋回的米兰柯维奇理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热带过程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研究进展,暴露了传统的轨道驱动理论存在着对低纬区和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作用估计不足的严重缺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拟以南海与西太平洋暖池的深海记录为依据,进行全球性对比和跨越地球圈层的探索,通过观测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合、地质记录与现代过程的结合,检验和论证大洋碳储库长周期变化机制的假说,对于不同时间尺度上低纬过程如何通过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环境演变中的作用,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同时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目的、科学意义、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期目标等。  相似文献   
78.
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17954-2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AMS14C测年的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IS3期,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温度大体呈现暖-冷-暖的变化趋势;温跃层深度由浅到深阶段性变化;短时间尺度上温度与温跃层发生幅度较大的快速变化。暖事件(IS)对应于浮游有孔虫暖水种、混合层属种含量的增加,冷水种、温跃层属种含量的减少以及冬夏SST的升高;冷事件则与之相反。表层海水生产力亦大致呈现3个阶段(61~51ka,51~42ka和42~32ka)的变化,在千年尺度的快速气候事件中,暖事件对应浮游有孔虫生产力属种含量降低,冷事件对应升高。此外,在MIS3内部分暖事件(IS6和IS11~13)表现出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温跃层深度变浅和表层海水生产力升高的状况,表明该区此时上升流的存在,其形成原因推测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加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设置的标准试验方案下,首先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模拟了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状况,然后通过4组数值敏感性试验逐一模拟了大气CO2浓度、海洋表面温度(SST)和海冰、陆地冰盖和地形、东亚植被变化4项强迫因子的单独气候效应,进而对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除华南局部略有升温外,中国年均地表气温显著降低,降温幅度总体上向北增大,青藏高原处存在一个降温中心。其中,SST和海冰变化是华南局部略偏暖的主因,它同时导致了东亚其他区域地表气温的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东北亚地区;陆地冰盖和地形变化对于东亚地表气温的显著冷却作用主要体现在东亚的西北部;大气CO2浓度降低会引起东亚地区0.2~0.9℃的普遍降温;相对而言,东亚植被的降温作用(0.5~1.0℃)主要显现在中国40°N以南的区域。与此同时,SST和海冰变化能引起中国东部年均降水一定程度的减少,而大气CO2浓度、陆地冰盖和地形、东亚植被单独变化均不会显著影响东亚年均降水的分布状况,然而,上述四项因子的共同变化会通过协同作用引起中国东部年均降水的显著减少,西部地区降水则与现在差别不大。此外,末次盛冰期东亚夏季风的显著减弱源于SST和海冰变化,冬季风变化则可归因于SST和海冰、陆地冰盖和地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80.
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贝壳堤剖面的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这个地区植被与气候在晚更新世中晚期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36.2~31.2kaB.P.(未校正14C年代,下同)期间,以禾本科、藜科、蒿属、莎草科为主,发育草原-草甸植被,气候温和湿润,盘星藻出现较多,反映淡水湖泊,水深在10m左右;31.2~27.6kaB.P.期间,松属、云杉属、桦属等为主的木本植物的含量增加,周围山地森林发育,表明气候温暖,降水量增多。但由于蒸发量大,有效湿度下降,荒漠成分柽柳属等增加,盘星藻在30kaB.P.以后消失,反映湖泊盐度增大;27.6~23.3kaB.P.期间,植被中荒漠成分显著增加,周围山地森林萎缩,气候趋向相对寒冷干旱,湖面积缩小;23.3~18.0kaB.P.,孢粉浓度很低,蒺藜科、藜科等荒漠成分明显增加,植被稀疏,已趋向荒漠化草原,反映气候寒冷干旱。从整个剖面来看,主要的陆生植物孢粉类型为禾本科、柽柳属、蒺藜科、麻黄属、松属、云杉属、柏科、胡桃属和桦属等,藜科和蒿属含量很少,这与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表土分析结果完全不同,也与其他草原以及荒漠草原的表土花粉结果相异。这说明晚更新世中晚期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植被和现在无法进行比较,气候环境与现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