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646篇
海洋学   59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气候变迁和海面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地层研究新结果,提出了新的年代地层格架,建立了1万年来具有较高精度与分辨率的年均温与海面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气温与海面均经历过7次明显的暖,冷与高,低法动;高温期出现于8.5-4.0ka BP间,当时年均温普遍高于现今0.8-1.7℃;高海面时期出现于7.5-4.0ka BP间,其中最高海面时期(6.5-4.0ka BP)海面可高于现今2-3m;气候变迁与  相似文献   
992.
Since QuikSCAT is available in cloudy and rainy condition, its wind data are valuable in monitoring and real timeorecasting the wind field, especially in sparse genesis regions of tropical cyclon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QuikSCAT wind data, the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3D-VAR) of scatterometric wind data has been employed for the tropical cyclone “Vongfong” in the year 2002.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QuikSCAT wind data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But the positive impact is slight.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how to assimilate QuikSCAT wind data effectively is important and will be a challenge to meteorologists.  相似文献   
993.
天津地区的相对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有关学者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天津地区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问题作了分析探讨。相对海平面上升已经在该区造成了种种危害,随着未来全球理论海平面的上升和该区地面沉降的存在,这些危害还将继续威胁着天津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天津地区的地面沉降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是该区影响相对海平面上升诸多因子中贡献率最大的因子,也是该区不容忽视的地质灾害之一。由于采取了积极的控制措施,天津地区人为引起地面沉降在相对海平面上升中的贡献率已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90%以上降至60%以下。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十年中,人为引起地面沉降在相对海平面上升中仍将占相当大的比例,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采取更为积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4.
天然气水合物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旋回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21世纪的重要能源地位已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然而作为一个重要的气候致变因子,其赋存状况及其行为规律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作者从甲烷的温室效应出发,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与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海平面的升降变化这两个旋回之间相互依存的猜想。  相似文献   
995.
基于2008、2010、2012和2014年我国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白令海获取的水文观测数据,结合历史共享资料,通过对白令海水团、上层海洋热含量、净热通量变化、风场及海平面气压分布情况等的分析,探讨了白令海水文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白令海夏季的水团包括白令海上层水团(BUW)、中层水团(BIW)、深层水团(BDW)和白令海陆架水团(BSW)。白令海温盐分布差异最大、年际变化最剧烈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上层水团。对比4年水团分布情况,最明显的变化是2012年7月调查区上层海水温度偏低,2014年7月上层海水温度偏高。这种异常变化在热含量方面表现为:2012年7月调查区各个测站上的热含量异常低,而2014年7月测站上的热含量都高于平均水平。着重研究了2014年7月海温偏高的原因,认为是由于陆架和海盆区分别有两种不同的形成机制造成:陆架区累积净热通量偏高,海水吸收热量升温;海盆区在异常强大而持久的海面气压(SLP)高压系统下,海面负的风应力旋度得到加强,从而引起持续的暖平流输送及强烈的Ekman抽吸作用,最终导致了上层海水偏暖。  相似文献   
996.
华北中寒武世张夏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华北中寒武世张夏组,以发育较多的鲕粒灰岩著称。其中发育的五十至六十余个潮下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形成有规律的垂直叠加形式,构成十余个五级旋回层序,三个四级旋回层序及一个三级旋回层序,最终形成一个典型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这些潮下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常呈1∶4的叠加关系,反映了地层记录中的米兰柯维奇性质,即单个米级旋回层序与短偏心率旋回(周期为10万年)有关。  相似文献   
997.
1998年全球气候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沆  易文 《气象科技》2000,28(1):60-62
1998年全球地面温度是自1860年全球范围开始有可靠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1961 ̄1990年的平均温度高0.57℃。在本世纪末之际,全球温度比19世纪末几乎高0.7℃。1998年是第20个连续的全球地面温度不正常的年份。区域温度分布表明所有大陆的温度都高于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998.
天津沿海位于渤海湾西岸,由塘沽、汉沽、大港三区联体构成,陆域面积为2266.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9.49%。该地区开发较早,开发程度较高。目前已成为天津市石油和石油化工、盐和盐化工以及渔业和海上运输的生产基地。天津市石油工业的90%,电力工业的50%和化学工业的25%都分布在这个  相似文献   
999.
郑晓云 《台湾海峡》1992,11(1):84-87
本文从力学和地球流变学的角度,分析海平面变化所引起的沿海沉积盆地水力-沉积均衡作用的机制,提出一种估算被埋藏的古海平面标志物的地壳均衡沉降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讨论珠江三角洲2030年海平面上升30cm的影响范围。对54个站7种典型年最高洪潮水位的升幅进行了水文学或水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按5cm和25cm升幅等值线的分布,可分出影响很小区、较大区、最大区。影响范围随多种条件而发生动态变化。影响最明显的是枯水、特大风暴湖、口门延伸的典型年,其最高洪潮水位升幅的代表值,在影响很小区、较大区、最大区分别为<5cm、24cm、3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