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5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describe and illustrate the dinoflagellate genus Dicroerisma in the open Pacific Sea and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Eleven individuals ascribed to Dicroerisma psilonereiella were encountered in subsurface waters (〉70 m depth) from 34°N to 33°S. Another specimen that differs from the type is also illustrated.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Dicroerisma is a widespread genus and that there is tentative existence of another species within the genus.  相似文献   
92.
2005年7月在台湾海峡南部发现花水母亚纲(Anthomedusae Haeckel,1879)筒螅水母科(Tubulariidae Fleming,1828)刺泳水母属(Plotocnide Wagner,1885)1个新种——台湾刺泳水母(Plotocnixie taiwanensissp.nov.)和软水母亚纲(Leptomedusae Haeckel,1866)和平水母科(EirenidaeHaeckel,1879)伊能水母属(Irenium Haeckel,1879)1个新种——多手伊能水母(Irenium polynenumsp.nov.).  相似文献   
93.
越南沿海的双壳纲软体动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越南沿海的双壳钢软体动物320种,隶属3亚纲,6目,26总科,41科,148属,从种类的组成中,帘蛤科有57种,蚶科32种,樱蛤科29种,贻贝科25种,鸟蛤科16种,牡蛎科14种,蛤蜊科13种,珍珠贝科和扇贝科各12种,紫云蛤科11种,竹蛏科10种,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在7种以内,按种的性质而论,越南沿海主要是由热带种和亚热带种类组成,还有与珊瑚礁紧密联系的热带种,就越南沿海双壳纲软体动物分类区系而论,应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印尼-马来亚区。  相似文献   
94.
95.
96.
环境因子对海蜇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隶属于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1]。海蜇为进化比较保守的两胚层动物[2]。丁耕芜等[3]首次报告了海蜇的整个生活史。海蜇生活史具有刺胞动物门典型的世代交替特征,分为两个世代:水螅体世代和水母体世代。在水螅体世代整个过程中,海蜇螅状体于海底基质上营固着生活,以无性生殖  相似文献   
97.
沈颂东 《海洋科学》2014,38(5):121-125
<正>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隶属于红藻门(Rhodophyphyta),原红藻纲(Protoflorideophyceae),红毛菜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Porphyra)。紫菜属的种类分布广泛,目前已报道的种类约有130多种[1]。我国记录定名的紫菜物种或变种有22种[2]。条斑紫菜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  相似文献   
98.
长棘海星暴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危害,而水体营养盐的补充可能是导致长棘海星暴发的一个关键因素。砂质沉积物对调控珊瑚礁区的营养盐浓度和结构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流动式反应器对长棘海星和砂质沉积物进行模拟实验,分析长棘海星排泄活动及其死亡后有机体降解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并探究砂质沉积物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1)长棘海星排泄的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通量分别为(83.55±4.74)μmol/(ind.·h)和(2.53±0.03)μmol/(ind.·h),这些营养盐可能给长棘海星的持续暴发提供营养条件;(2)砂质沉积物对长棘海星排泄导致的营养盐浓度升高具有缓冲作用,约70.7%的DIN和91.4%的DIP被截留在沉积物中,但沉积物界面营养盐交换导致的氮磷比升高可能不利于珊瑚生长;(3)长棘海星死后的有机体降解可促使沉积物–水界面释放营养盐,结合海星暴发密度估算,其释放的营养盐可导致上覆水中DIN和DIP浓度分别升高0.32 μmol/L和0.01 μmol/L,这可能会促使大型藻的快速生长而妨碍珊瑚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99.
瓷海星科是一类深海底栖海星,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深海中。其模式种蓝泥瓷海星(Porcellanaster ceruleus Wyville Thomson 1878)具有全球分布性与多态性。本文报道了该物种在中国海的首次记录。2015年6月6日,在向阳红10号执行的南海底栖生物调查航次中,于C19站位(10.15°N,110.03°E;水深1400m)由三角形拖网采集到海星一只,经鉴定为蓝泥瓷海星。本文提供了该样品的形态描述与细节照片,讨论了其与该种模式样品的共同形态特征及个体差异,并总结了蓝泥瓷海星的全球分布记录。该种在中国海的首次发现,进一步拓展了其地理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00.
采自广东湛江湾海域软水母亚纲(Leptomedusae Claus,1877)、锥螅水母目(Conica Broch,1916)、和平水母科(Eirenidae Haeckel, 1879)、和平水母属(Eirene Eschscholtz,1829) 2新种,即大腺和平水母新种(E. macrogonia Huang, Sun et Liu,sp. nov.)和湛江和平水母新种(E. zhanjiangensis Huang, Zhang et Zao, sp. nov.)。其鉴别特征如下:(1)大腺和平水母,新种;伞扁于半球形,胶质中等厚;胃柄基部塔状,胃柄较长,伸出伞腔口外;垂管长度短于口唇,4个发达口唇边缘呈齿状皱褶;生殖腺发达波状弯曲,着生于辐管下伞部,从胃柄基部延伸到伞缘外;19~24条缘触手,5~8个缘疣,触手基部呈球状,无排泄乳突;每2条触手间或触手和缘疣间有1个平衡囊,每个平衡囊有1~2个平衡石;4条辐管,1条环管。(2)湛江和平水母,新种;伞半球形,胶质厚;胃柄基部呈塔形,末端变窄;垂管较长,约等于口唇长度,口唇边缘有齿状皱褶;生殖腺带状,从胃柄基部延伸至近伞缘;缘触手多,70~125条,触手基球有排泄乳突;平衡囊数目约为触手数的1/2;4条辐管,1条环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