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5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测绘学   707篇
大气科学   423篇
地球物理   610篇
地质学   2276篇
海洋学   1549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843篇
自然地理   88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台湾海峡》2006,25(1):152-152
[本刊讯]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于2005年11月共同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5)》的统计结果:2004年本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别为0.494、400,比往年的均有进一步的提高。该引证报告提供的数据是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2004年5941种统计刊源析出的170万条中国期刊引文数,及“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2004年全文下载记录数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72.
福建深沪湾潮间带全新世有孔虫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深沪湾西部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和两个钻孔岩芯共30个样品的有孔虫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群分布规律明显,随着离岸向海越远,水深越大,有孔虫娄量从1倍数上升到5位数,种数为9-69种,多变度V31-44,复合分异度H(s)3.25-3.25。从钻孔岩芯中的全新世有孔虫群特征可看出,中全新世以来海面升降和海洋环境可分为2个阶段:(1)海水初到钻孔位置,有孔虫数量和种数较少,分异度不高,海相性程度较低。(2)后期(埋深1.8m和2.0m以浅),海面有所升高,变为潮间带(高潮位→中潮位→低潮位)环境。  相似文献   
73.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4):F0003-F0003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海洋局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实验室名誉主任金翔龙院士,实验室主任初凤友研究员。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强调学科交叉与渗透,关注海底过程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系统科学问题,研究区域包括中国近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南北极。主要研究方向为:(1)海底构造与事件地质:(2)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3)海底探测与信息系统。在刘光鼎、金翔龙、欧阳志远和秦蕴珊院士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支中青年为主的科技队伍,现有固定人员32人,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24人和博士后2人。目前在研项目包括9739页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公益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大洋资源环境研究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共计80余项。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97篇、专著4部、论文集6部.开发深海探测设备17项。2000年以来,实验室联合国内30余家单位,主持开展了“大洋一号”船设备改造和4个航次的863与大洋专项研制设备的海试,主持实施了4个航次的太平洋资源与环境调查和2005年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同时开展了多个航次的边缘海海底构造和地质环境调查。实验室不断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和投入,引进和研制的海洋调查分析设备总值达8000余万元,建有14个数据处理和分析测试实验室。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5年来批准对外资助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余项。2003年3月以实验室为依托组建了“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2003年10月中国  相似文献   
74.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3):F0003-F0003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海洋局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实验室名誉主任金翔龙院士,实验室主任初凤友研究员。  相似文献   
75.
76.
海洋科技查新及其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学良 《海洋通报》1997,16(4):78-81
文章介绍了科技查新及其工作程序,根据工作实践,笔者分析了海洋科技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7.
一、《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颁布出台,对加速发展江苏省海洋事业具有深远意义“九五”以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战略决策的推动下,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海洋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海洋管理工作,大力发展海洋事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海洋经济迅速发展。一是海洋综合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市、县海洋管理机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海域使用许可和有偿使用两项制度逐步推开。全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海洋监察执法进一步加强,海洋开发秩序…  相似文献   
78.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7):F0003-F0003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海洋局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实验室名誉主任金翔龙院士,实验室主任初凤友研究员。  相似文献   
79.
数字地球与海洋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数字地球的概念出发,根据海洋科学的发展要求,详细论述了数字地球与海洋科学的发展关键。并提出了海洋科学的新的发展战略和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理论,从而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数字地球的建立有一个协调和统一的认识观点。  相似文献   
80.
界定了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几个范畴,讨论了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必然性,提出了要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目前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