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829篇
海洋学   9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面海西北陆架的海相新统下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品先  夏伦煜 《地质学报》1991,65(2):176-187,T001
  相似文献   
52.
53.
非渠化海相碳酸盐岩滩储集地质体的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忠贤  贾振远 《地球科学》1995,20(3):290-298
1985年Miall创立于河流沉积体系的构型单元分析方法可通过旋回性分级特征运用于非渠化海相碳酸盐岩滩沉积体中,并且在构型界面和构型 与河流沉积体的划分可进行对比,所获得的非均质性储层地质模型表明,沉积体最小的均一性单元是由二级界面所限定的较小规模中层型,该构型规模以上的非均质性特征受构型界面级次和构型单元多样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54.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与油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它既可以作为油气的储层和源岩,也可以作为油气的盖层或遮挡体。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台地相和斜坡相之中,其中开阔台地及台地边缘坡折带的生物碎屑滩和砂屑滩、局限台地的白云岩坪是主要的储集相带。潜山溶孔溶洞型白云岩、石灰岩及礁滩复合体中的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礁灰岩以及潮坪白云岩是主要的储集岩。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都发育有较好的碳酸盐岩烃源岩。根据油气的分布与聚集特点,对碳酸盐岩油气藏作了分类。论述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前景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5.
南方海相地震资料脊波非线性阈值去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波分析方法在数据处理中已得到成功广泛的应用,这主要得益于它的局部时频分析能力,但是小波分析对方向的表征能力有限。脊波变换具备优越的方向选择性能,能更好地处理含有线状变化特征的信号。本文针对低信噪比地震记录,尝试研究利用脊波变换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提高剖面资料信噪比,突出同相轴信息。在对南方某油田的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可以发现处理后的地震剖面同相轴品质及连续性有了明显改善,信噪比增强,分辨率相应提高,体现出了该方法相对常规小波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6.
从已发现的油气田看中国海相油气勘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古生界碳酸盐岩,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它的主要成藏类型是准原生型。对形成保存至今的工业油气藏来说,碳酸盐岩中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应≥0.5%,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煤系可对生烃作出重大贡献。碳酸盐岩中的储集体受裂缝—岩溶发育程度的控制而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以孤立的缝洞储集体为主者称纳溪型,各储集体内的流体性质、压力均可有不同;(2)各储集体间相互连通从而有统一的压力和气、油、水界面,若其似块状者称任丘型,若其似层状者则称威远型;(3)居于这两个端元间的过渡类型为塔河型,其各部分之间的流体性质和压力可有一定差别,无统一油水界面。应注意对似层状储集体的勘探研究,保存条件的好坏对海相油气田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分析复杂的多期成藏史中,要注意古隆起和晚期成藏的辩证关系。我国的海相油气勘探有难度,要重新评价有效和高效烃源岩,从较浅部和次生油气蒇入手逼近油气源,寻找主力油气藏,要重视岩性圈闭和各构造(形变)层间的不吻合性。中国的海相油气勘探方向可分为优先勘探、立争突破、劣中选优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57.
中国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并且需要加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保存条件的认识与有利区预测;有效烃源岩与资源潜力;储层的复杂性及其对非构造圈闭的影响。保存条件分为三个层次:含油气盆地的保存、含油气系统的保存、油气藏的保存。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三大克拉通盆地是中国古生界保存较好的盆地,是海相油气勘探的战略目标区,另外还有准噶尔、楚雄等盆地。盆地斜坡相泥岩及泥状灰岩是海相油气勘探的主要烃源;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发育区是重要战略方向;陆表海碳酸盐岩烃源岩区是中小油气田勘探领域。从储层条件来说,下古生界应以非砂岩岩溶储层为主要勘探对象,溶蚀不整合面广泛发育,已发现的下古生界大中型油气田仅见于碳酸盐岩溶储层;上古生界以孔隙性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储层为主要勘探对象,晚古生代的构造一古地理演化为这两类储层的广泛发育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8.
从世界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看我国海相盆地的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世界含油气盆地的统计数据表明,保存条件对于古生界油气有着压倒一切的重要性。首先是盆地的保存,其次是油气系统的保存。高保存的古生代盆地在形成后基本上未发生构造逆转和岩浆侵入或溢出,在中、新生代沉积和侵蚀作用大体处于平衡,因而盆地实体较完整,一般均上覆有相当厚度的中、新生界。中保存盆地虽经一定程度的构造逆转,但古生界层序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而且在中、新生代再次接受了一定厚度的沉积,因而仍有可观的产油气潜力。低保存盆地多已发生强烈构造逆转和广泛岩浆活动,盆地实体比较破碎或已全面出露,其含油气性大大下降。油气系统的保存主要涉及油气生成、聚集后大地构造作用的强度和区域封盖层的有效性。我国古生代海相盆地的油气保存条件具有西优东差和北强南弱的特点,其中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大体属于中保存盆地,而中、下扬子和滇黔桂等地区似已进入低保存状态。中保存的三大盆地已分别有可观的油气发现,而且仍有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对于低保存的南方海相分布区,则需作深入分析。从国外此类盆地的勘探经验看,寻找构造逆转程度较低的区域或次级构造单元,也许是我国南方海相领域获得油气发现的关键,但所发现的可能以小油气田为主。  相似文献   
59.
南黄海盆地海相领域油气勘探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随着南黄海海域新一轮油气资源调查的展开,勘探深层海相油气成为必然趋势。借鉴下扬子地台海相油气勘探学术研究基础,概述了南黄海盆地由古生界组成、经历中生代构造运动形成的“古构造”,以及与古构造相关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裂隙(裂缝)储集系统,认为它们与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海相地层的沉积序列、烃源岩及油气成藏规律具有可比性,因而具备形成油气田(藏)的地质条件。尤其是南黄海盆地南部的勿南沙隆起区,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古构造单元,是寻找古生古储或古生新储油气藏有利地区,可作为近中期勘探战略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60.
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深层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备现实的勘探前景。通过松辽盆地周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结合盆地内钻井及地球物理资料,松辽盆地石炭纪属于滨浅海环境,由北往南海水加深;早二叠世为浅海-深浅海环境,由东向西海水变深;而晚二叠世为陆相或海陆交互相环境,海水向南变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