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业界高度关注。为了提高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的针对性与规范性,有必要根据城市降水气候特征,并结合地形条件对该指标进行优化。为此,利用重庆市主城区4个国家气象站(北碚、渝北、巴南和沙坪坝站)1981-2018年日降水数据和225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3-2018年日降水资料,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下称《指南》)推荐方法,分别计算4个国家气象站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根据主城区降水空间分布和各月变化特征,优化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结果表明:沙坪坝、北碚、渝北站采用19812018年资料计算的60%-8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较《指南》中的偏大,而巴南站的则相反。重庆市主城区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全年总量的85.5%,采用每年410月日降水资料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推算优化,推算结果较优化前的偏大,如在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条件,北碚、渝北、巴南、沙坪坝站优化后设计降雨量分别偏大3.2、3.2、2.9和2.8 mm。根据主城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划定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在重庆主城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2.
赵云江  包佳凤  李维科  何世军  刘军平  赵巧珍  田应贵  王晓林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23-2023010023
右江盆地上世纪末发现了桂西晚古生代海相(洋岛)玄武岩,近期亦有报道。洋盆、洋脊玄武岩是判断洋岛存在的先行条件。滇东南坝达、里呼一带下石炭统的坝达组(C1b)主要为灰黑、灰白色薄层硅质岩、放射虫硅质岩、海绵骨针硅质岩、玄武岩夹凝灰岩、泥晶灰岩、泥岩,具有典型的硅质岩—玄武岩—灰岩—泥岩组合的洋盆沉积建造,含牙形石、三叶虫等。该组喷发于他披组之上的基性—超基性熔岩,具有显著的大洋拉斑玄武岩特征。因此,坝达组的划分和对比为研究右江盆地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多岛洋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研究华夏造山带与扬子陆块的拼贴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3.
对汇流时间短、暴雨时程分配集中的城市地区而言,采用海绵城市技术与水工程群联合调度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应对城市洪涝问题、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以及减缓城市洪涝灾害的有效手段。系统梳理总结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结合水循环机理分析了海绵城市技术在防洪排涝中的功能;通过总结城市水工程群调度典型措施及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联排联调技术在防洪排涝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福州市主城区为案例,定量分析了海绵城市技术与水工程群调度协同治理对减小城市洪涝灾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4.
本文研究的泡沫钝管海锦标本来自广西合山上二叠统合山组中下部的深灰色生物屑灰岩。主要研究酸处理后的立体海锦标本及其各部构造。在海绵中央腔的内面,发现有规律的与隔壁对应的收缩部位形成环节脊,在环节脊下面有一排大腔孔,环节脊之上有一排小腔孔。在中央腔壁外的孔比腔壁内的孔少而拉长,分布在中央腔内壁上的孔有三种。外壁上的孔,孔径相当于中央腔中腔孔的最小孔径,隔壁上的孔,孔径相当于中央腔中腔孔。外壁孔与隔壁孔的孔径都是大小近相等的,而且分布也较均匀。 在海绵体的表面有时有不太规则的瘤或结,在瘤或结的表面也都有外壁上的孔洞,还有一些不规则的赘生物。  相似文献   
165.
探讨创伤愈合海绵(简称海绵)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效果.随机选择200例正常新生儿做实验组,产后20~48h,从脐根部剪除脐带,放置海绵,并随机选择31例正常新生儿做对照,不放海绵。结果:实验组脐部干燥、清洁,愈合时间平均为6.97±1.90d,对照组脐部湿润,粘滞,愈合平均时间为12.13±3.98d.P<0.001。证实海绵有明显防止感染,促进脐部愈合的功能,无毒付作用,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166.
应用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别鉴定了从广西海涠洲岛水域和海南省陵水县水域采集的莳萝曲网海绵Sigmadocia cymiformis的甾醇类化合物,涠洲岛水域的莳萝曲网海绵所含的旮醇类化合物主要是:胆甾-4,6-二烯3β-醇(1),27-降麦角甾5,22-二烯-3β-醇,(2),胆甾醇(3),(24S)-麦角甾5,22-二烯3β-醇(40,麦角甾5-烯C-3β-醇(5),麦角甾-2,22-二烯-3β-醇(6),豆甾醇(7),β-谷甾醇(8),麦角甾-4,24(28)-二烯-3-酮(9),柳珊瑚甾醇(10);而陵水县水域的莳萝曲网海绵所含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是:(3),(4),(5),(6),(8),胆甾-2,55-二烯-3β-醇(11),胆旨-3,5-二烯-7-酮(12),这是莳萝曲网海绵中甾醇类化合物组成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7.
于2002年11月、12月共采集67尾黄海大头鳕,对其胃含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头鳕食物中出现的主要种类有鱼类、甲壳类、瓣鳃类、头足类、蛇尾类和海绵等六个生物类群,共22多种,其中主要有小黄鱼、方氏云鳚、大头鳕、脊腹褐虾、太平洋磷虾等。本文还对不同年份大头鳕食饵更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8.
海绵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 BH4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株来源于海绵的真菌Aspergillus sp BH4的次级代谢产物,该菌的发酵产物具有细胞毒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重结晶方法,对其活性组分一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文献及NMR,MS波谱数据确定了4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9.
海绵的幼虫都营浮游生活,成体海绵则都营附着生活。本文仅讨论附着在码头、船舶和浮标等长期置于水下的物体上的;所谓污着性附着生物中的海绵。 我国海域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附着生物中的海绵种类很多。本文所用材料仅采自青岛、厦门、东山、香港、雷州、榆林、涠洲岛、白龙尾和西沙群岛,除作者采集的以外,还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委托鉴定的标本。许多标本严重损伤,有的采集不完整或仅有几个碎片,给鉴定工作带来许多困难。经作者整理,已鉴定27种,隶属于钙质海绵和寻常海绵两个纲的13科17属,其中有5个新种,除日本毛壶外,其余21种都是我国海域的首次记录。本文对有关各种作了观察和描述,并对一些相近的属和种作了概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0.
海绵动物骨针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绵动物骨针是海绵动物骨骼的主要组成,是由生物矿化产生的;在地学研究中它是一种可用作地层对比的古生物化石。近年科学家发现了海绵骨针的光纤特性,特别是指出了这些特性可能引导人类开发新的光纤制造方法,从而引发了对其微结构、特性、生长机制与调控的生物学、生矿物学和仿生学的研究热潮。文章简介了海绵动物骨针的早期研究、光纤特性的发现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