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9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466篇
海洋学   572篇
综合类   498篇
自然地理   123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用遥感技术对张家界地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张家界地貌的产业导向和开发效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62.
以内蒙古为例,探讨了内陆待开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内陆待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因此,其经济发展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优先发展部分行业。一般说来,待开发的内陆地区其经济发展必须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起飞。  相似文献   
63.
我队现有职工426人,除7个作业分队、2个辅助生产单位外,还有10个队办企业。“八五”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在局的领导下,经过全体职工奋力拼搏,初步形成了具有我队特色的产业经济新格局,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局“双文明”单位评选标准。1995年全队年人均货币工作量、人均利润和人均生产增加值分别达15040元、1528元和7900元。1990年、1991年被保山地委、行署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单位,去年又被保山地区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64.
65.
66.
气象广告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活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前提下,山西省广告业也在时刻发生变化。随着国企改革的结束,私有企业、乡镇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全省经济继续飞速提高,消费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更大了。由此引起了厂家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信息在增多,厂家选择传递信息的媒介形  相似文献   
67.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受本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我向大会作协会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请各位来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8.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优势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耀峰 《地理学报》2004,59(Z1):139-144
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现状、潜力;认为中国的旅游地理学优势与挑战并存;讨论了中国旅游地理学对旅游业的贡献以及中国的旅游教育;指出中国的旅游地理学教育有弱化趋势;进而提出:中国旅游业应成为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能有效贡献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舞台;旅游地理学要集中精力研究旅游产业地理;景观业是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因而要集中力量研究景观业;重视旅游企业行为;探索旅游规划创新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69.
西南地区中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西南地区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西南地区中药产业中药材、生产加工和研发能力上的竞争优势,提出西南地区中药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0.
中国工业产业空间转移及中部地区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研究表明,中国大多数工业产业重心并未按人们的预期发生相应的空间转移。东部地区所有产业都占有较大份额,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仍存在继续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通过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笔者认为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短时期内沿海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大规模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中部地区应该从多方面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