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0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不同容重的泥石流淤积厚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斌 《地震学刊》2010,(2):207-211
泥石流的淤积厚度是泥石流灾害评估和防治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但迄今还没有较好的方法计算不同容重的泥石流淤积厚度。本文通过研究泥石流屈服应力的特点,提出了用地区参数和泥石流体积浓度来计算泥石流屈服应力,进而计算泥石流淤积厚度的方法。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已发生泥石流地区不同容重泥石流的淤积厚度,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泥石流灾害评估和防治。  相似文献   
292.
洞庭湖泥沙淤积严重,多年平均泥沙淤积量达14,334万t/a;同时,洞庭湖又处于不均匀的地壳沉降中,沉降速率达5.00~31.3 mm/a.作者应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段18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地调查量算了不同水位时洲滩的出露面积.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水位时来水来沙规律及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关系,利用现代航天对地观测技术有效地论证了洞庭湖的地壳沉降与湖盆泥沙淤积.研究表明,洞庭湖仍处于不断沉降中,在平水位以下或洪水位以上,地壳沉降速率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  相似文献   
293.
在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常常产生淤积问题,而淤积与回灌水源的浊度、回灌水层厚度、回灌地点的颗粒级配有关。为了研究淤积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室内试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表明,影响淤积的主要因素是浊度,其次是水层厚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淤积高度与影响因素的多元统计方程。  相似文献   
294.
张增钊 《地下水》2006,28(5):92-95
本文简要叙述了2005年三门峡水库的来水来沙情况,对库区淤积和渭河下游河势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防汛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5.
姜桂林 《地理教学》2006,(12):38-39
课外观察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课堂”,能取得课堂上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前不久,笔者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了一次课外观察活动,地点选在县城郊区的“大石坝”,此地位于长江中游起点——宜昌附近,在长江与清江交汇点的拐弯处,因江水流速变缓泥沙淤积而形成一面积约0.1平方千米的江滩,现在已值枯水期,江边的江滩外露,满滩的碎石头,是较理想的“实地观察学习长江”的地理学习“第二课堂”。抵达目的地后,立刻组织学生开始了“关于长江知识”的对话:  相似文献   
296.
The method of multiple regress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flood events from the coarse sediment producing areas on the channel siltation and fluvial proces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based on the flood events from 1950 to 198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od events from the coarse sediment producing areas carry larger amounts of sediment load and coarser particle sizes than from other source areas, which increases deposition in the lower river channel. And there exist good correlations between channel siltation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coming water and sediment of flood events from the coarse sediment producing areas. Through these correlations, the amounts of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lower river channel could be roughly estimated based on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of flood events from the coarse sediment producing areas.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caused the fluvial process. There exists a complex response of channel form change to the coming water and sediment load of flood events from the coarse sediment producing areas. When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smaller than 200kg/m3, the ratio between wide-depth ratio after flood and wide-depth ratio before flood((B/h)a / (B/h)b) wi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ximum sediment concentration; when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near 200kg/m3, (B/h)a / (B/h)b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and when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reaches the limits of hyperconcentrated flow, (B/h)a / (B/h)b will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ximum sediment concentration. Generally, flood events from the coarse sediment producing areas made channel form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deeper and narrower, but a large amount of sediment deposition simultaneously occurs. So, the impacts of flood events from the coarse sediment producing areas on the channel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are lessened.  相似文献   
297.
风沙对黄河宁蒙河段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宁蒙河段穿越腾格里沙漠、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形成了沙漠包围河流的独特地貌景观。近5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河段水沙关系加剧恶化,河槽萎缩、加速形成“悬河”,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风沙对河道的淤积、河道演变和高含沙洪水的影响3个方面阐述了风沙对黄河宁蒙河段的影响,以期为该河段的“悬河”防治和区域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8.
王俊  郭生练 《水科学进展》2020,31(4):473-480
随着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陆续建成投运,三峡水库的水文情势和功能需求与设计条件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仍维持固定的汛限水位运行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求。本文通过辨析三峡水库设计阶段汛限水位的设置条件,挖掘流域洪水特性和洪水遭遇规律,论证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设计推求的汛限水位145 m的适用条件是应对流域性大洪水,而流域性洪水发生概率小且特征明显,可以通过水文水情分析提前预判。②根据流域洪水类型、洪水分期和遭遇规律,预判发生区域性大洪水时,三峡水库6月初至梅雨期结束汛限水位按145 m设置,从梅雨期结束后逐渐提高水位,8月20日后过渡到155 m。③在考虑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和气象水文预报的配合下,正常年份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在155 m上下浮动,并考虑提前蓄水。④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不会增加防洪风险和库区淤积风险,对中下游江湖关系和水文情势有利,可显著提高发电、航运、生态保护和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299.
三门峡库尾的泥沙淤积及其解决途径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if article.graphicalAbstractinfoCn && article.graphicalAbstractinfoCn != ""}}{{@ article.graphicalAbstractinfoCn}}{{/if}}  相似文献   
300.
舒金华 《湖泊科学》1991,3(1):61-66
本文根据我国近期湖泊调查资料分析, 查明了湖泊富营养化、水质污染和湖泊的淤积是我国城市湖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总结前期城市湖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改善我国城市湖泊环境质量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