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0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借助空间数轴,纵横向展开思考。以长江为例,上游穿峡切谷,造就了虎跳峡、长江三峡等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中下游串起了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这些湖泊的成因都是因洼地积水而成,深度相对不大,易淤积成陆,与东非裂谷带上的湖泊、贝加尔湖等由于板块张裂凹陷积水所成的深水湖泊在深度自然不能比拟;从上游山区到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区(或转换位置),既有冲刷力强(形成峡谷,水能丰富),又有挟带泥沙多的特点,长江三峡正好位于上游向中下游的转换位置,这里一建大坝,高峡出平湖,蓄水库容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是优点,但泥沙淤积则是缺点,这与三峡所处位置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252.
253.
影响水库库容的主要因素有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水库运行情况,其中来沙条件起着主导作用。本介绍了万家寨水库泥沙淤积测量情况,并对库容淤损及泥沙淤积量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54.
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的概念与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绍凤  陆中臣 《地理学报》1992,47(2):157-164
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是有关河床纵剖面调整的一对重要概念,但以前的一些文章对此的认识是互相矛盾的。本文对沿程淤积和溯源淤积的概念作了严格的限定,并给出了数量化的定义——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55.
遥感技术在古丹阳湖演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锦芳  赵锐 《湖泊科学》1992,4(2):69-72
运用适合于湖泊演变研究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从遥感图像的色调、结构、纹理入手,探讨了不同湖泊演变类型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差异性并结合多种历史图件与资料,阐述了古丹阳湖演变的规律,其结果对研究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湖泊的形成及演变规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56.
257.
258.
陈世亮 《福建地质》2008,27(4):409-413
宁德三都澳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口小腹大水深,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天然良港,阐述全新世以来,三都澳的地壳沉降规律、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三都澳在全新世(1万年)以来,以及全新世晚期(三千多年)来,澳内沉降速率,淤积物等情况,认为三都澳成为世界性良港原因,是地壳沉降作用整体大于澳内淤积物。  相似文献   
259.
近年来随着三门湾内围垦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三门湾的岸线及水深地形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必要重新评估三门湾内的潮汐振幅特征。本研究基于ADCIRC二维潮汐模型,开展了三门湾围垦工程实施前后潮汐振幅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三门湾内以半日潮为主,湾口和湾顶处振幅相差较大。单纯考虑围垦工程引起的岸线变化时,半日潮振幅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振幅以减小为主,M2分潮减小幅度为0. 08~0. 10 m。采用经验公式预测了围垦工程造成的最终回淤量,围垦工程附近平均淤积为1. 5~2. 5 m,深水区附近淤积更加严重。当考虑了回淤导致的地形变化后,围垦工程区附近的潮汐振幅会有显著的减小,半日分潮减小幅度要远大于全日分潮,在围垦区域前沿,M2分潮振幅减小幅度较为明显,然后向外侧逐步减小。与单纯岸线变化相比,水深地形改变导致的潮汐振幅变化幅度要远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260.
Monitoring the thickness changes of channel siltation is paramount in safeguarding navigation and guiding dredging.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for realizing the field monitoring of channel siltation in real time.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bistatic scattering theory and concerned more with the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of multipath signal at high-frequency and small grazing angle.By use of the multipath propagation structure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the method obtains the silt thickness by calculating the relative time delay of acoustic signals between the direct and the shortest bottom reflected paths.Bistatic transducer pairs are employed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the acoustic signals,and the GPS time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to synchronize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The WRELAX (Weighted Fourier transform and RELAX) algorithm is used to obtain the high resolution estimation of multipath time delay.To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and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the developed system,a series of sea trials are conducted in the southwest coast area of Dalian City,north of the Yellow Se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at using high-resolution dual echo sounder HydroBoxTM,and the uncertainty is smaller than ±0.06 m.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ans for measuring the silt thickness,the present method is innovative,and the system is stable,efficient and provides a better real-time performance.It especially suits monitoring the narrow channel with rapid changes of sil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