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0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659篇
测绘学   648篇
大气科学   217篇
地球物理   476篇
地质学   2758篇
海洋学   92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27篇
自然地理   97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从构造作用、热演化及流体压力孕育与油气运聚等成藏动力作用,探讨了温吉桑—丘东地区的成藏演化,并将其划分为两个油气成藏体系。第一成藏体系从早中侏罗世到老第三纪,尤以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为成藏活跃期;第二成藏体系从新第三纪到第四纪,其中上新世末至今为成藏活跃期。油气聚集以第一成藏体系为主。根据流体动力势场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体系与聚集的关系,提出了油气成藏模式,指出温西、温吉桑油田主要形成于以油为主的第一成藏体系,米登油田为一个油、气并重的油气藏,丘东气田主要形成于第二成藏体系  相似文献   
152.
华北地台北缘拴马桩煤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泓 《地层学杂志》1997,21(1):20-21,T001
狼山—色尔腾山和大青山的拴马桩煤系曾被认为是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上的晚古生代纯陆相山间盆地沉积。新的研究证明,上述两地的拴马桩煤系的时代并不完全等同,也不是纯陆相地层,更不是同一盆地的含煤沉积  相似文献   
153.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结合生物地层学,在古地理格局演化和海平面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进行沉积相划分和层序地层研究,将下古生界划分为两个超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各层序主要或基本由海侵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组成.两个超层序最底部的层序为Ⅰ型层序,其顶底界面为Ⅰ类层序界面(SB1),其余的层序均为Ⅱ型层序,其顶底界面为Ⅱ类层序界面(SB2)边界  相似文献   
154.
悬吊式钢混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通过一榀1/2比例此种框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这种结构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变形和耗能能力以及破坏机理等,试验表明此种框架与传统异形柱框架的性能不同,为此种结构体系的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5.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跨川西北高原及其与四川盆地过渡带的高山峡谷区,属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强烈的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其在强大的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和平卧“A”字型控震构造体系的控制下,沿两侧边界断裂向东强力楔入,于“构造急剧收口带”之西侧形成了一个近SN向地跨三大构造单元的强震带,强震沿该带有规律的往返迁移和重复发生,且地震活动强弱具有较明显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56.
本文简要介绍泉州市地震局依靠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落实地震应急预案为楔机促进“预、防、救”三大体系工全面发展的工作经验 :一、以落实《地震应急预案》为抓手 ,争取项目 ,以项目带动一切 ;二、结合社会转型全面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 ;三、不以经费的来源划分你我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57.
理塘第四纪盆地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其形成于747ka,消亡于179~180ka。盆地内不同地点的沉积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古湖泊演化属于一种不连续的扩展型,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次的消失或萎缩时期;盆地内孢粉组合表明,其形成于一种温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当时的海拔高度在2000m左右,以后高原气候由热变温;冰川发育加剧了古无量河的溯源侵蚀作用,最终切穿盆地,致使湖水外泄,湖泊消亡。理塘盆地的演化历程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58.
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减灾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论述了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减灾面临的形势是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多方面困难而面临严重挑战。提出21世纪地质灾害减灾战略:1.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维护体系;2.优先安排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3.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4.城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利用相结合;5.加强我国地质环境监测与网站建设;6.针对地质灾害区域分布规律,采取分区减灾对策;7.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59.
天然气资源评价重点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天然气资源评价重点参数主要包括产气率、运聚系数、区带评价参数与可采系数等4项.首先,通过生物气模拟、不同类型干酪根的产气率模拟实验,建立生物气、煤岩、不同类型泥岩与碳酸盐岩的产气率图版;其次,通过相关分析,建立运聚系数与地质参数的关系模型: 运聚系数=0.298-0.00259×烃源岩年龄 0.218×有机碳含量-0.00223×成藏关键时刻-0.00 236×盖层厚度 0.0009×盖层埋深-0.286×不整合数 0.000104×储层年龄;第三,在大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天然气区带地质评价参数体系与取值标准;最后,基于岩性和驱动类型两大因素将天然气藏分为5种类型,其中:碎屑岩水驱气藏的可采系数为50%~70%, 碎屑岩气驱气藏75%~90%,碳酸盐岩水驱气藏55%~80%,碳酸盐岩气驱气藏80%~95%,致密气藏40%~55%.  相似文献   
160.
两种模拟方法(或加温方式)实验结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单温阶加温和连续加温两种方式的模拟实验,前者相当于封闭体系,后者相当于开放体系.对比两者的油气产率,并探讨两者与自然界烃源岩生排烃过程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总气体产率和烃气产率开放体系均低于封闭体系;排出油量和总生油率开放体系均大于封闭体系.自然界烃源岩的生排烃过程可能是介于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之间的一种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