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54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2014,(1):F0003-F0003
AIMS AND SCOP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AOSL) publishes short research letters on all disciplines of the atmosphere sciences and physical oceanography. Contributio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re welcome.  相似文献   
82.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2014,(4):F0003-F0003
AIMS AND SCOP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AOSL) publishes short research letters on all disciplines of the atmosphere sciences and physical oceanography. Contributio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re welcome.  相似文献   
83.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of mesoscale ocean eddies has recently become one research hotspot in physical oceanography.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survey the general kinetic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ean edd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attempt to examine eddies' internal evolution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we reported a hybrid method to trace eddies' propagation in the SCS based on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eddy centers, footprint borders, and composite borders. Eddy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results were represented by a GIS-based spatiotemporal model. Information on instant states,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es, and events of disappearance, reappearance, split, and mergence is stored in a GIS database. Results were validated by comparing against the ten Dongsha Cyclonic Eddies(DCEs) and the three long-lived anticyclonic eddies(ACEs) in the northern SCS, which were reported in previous literature. Our study confirm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eddies. Furthermore, we found more DCE-like and ACE-like eddies in these areas from 2005 to 2012 in our databas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disappearing, reappearing, splitting, and merging activities shows that eddies in the SCS tend to cluster to the northwest of Luzon Island, southwest of Luzon Strait, and around the marginal sea of Vietnam. Kuroshio intrusions and the complex sea floor topography in these areas are the possibl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se spatial clusters.  相似文献   
84.
平潭近岸海域岸线曲折,周边岛礁众多,海底地形复杂,是福建省海难事故的高发区.本研究建立了平潭近岸海域海上目标物漂移轨迹的预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风场和流场的数值模型获取海面动力环境信息,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实现对海上目标物漂移轨迹的预测追踪.其中海流模型采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型构建,模型水平方向上最高分辨率为100m,垂向上分为16层,并考虑干湿边界,以体现复杂海岸线和水深地形.通过验证分析,潮位、流速和流向的模拟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0 m、0.12 m/s和26°.通过平潭近岸2个浮子实验,结果表明,浮子漂移过程中受潮流和局地地形的影响明显,对漂移模型在平潭近岸海域的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浮子模拟轨迹与实际漂移过程基本吻合,模拟时段内最大偏差距离为2.8km,系统可以为平潭近岸海域海上突发事故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正本刊讯自2014年第1期起,本刊将为在《海洋学研究》中发表的每篇论文免费注册DOI号,以提高所刊载论文的全球传播面和学术影响力,推动期刊迈向全球标准化步伐。DOI是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缩写,为数字信息的全球唯一的永久性的身份标识,被形象地称为数字资源的身份证,具有对资源进行永久命名标识、动态解析链接的特性。文章拥有了DOI号,如  相似文献   
86.
正本刊讯自2014年第1期起,本刊将为在《海洋学研究》中发表的每篇论文免费注册DOI号,以提高所刊载论文的全球传播面和学术影响力,推动期刊迈向全球标准化步伐。DOI是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缩写,为数字信息的全球唯一的永久性的身份标识,被形象地称为数字资源的身份证,具有对资源进行永久命名标识、动态解析链接的特性。文章拥有了DOI号,如  相似文献   
87.
正(2010年12月修订)《海洋学研究》是由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省海洋学会联合主办,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3年(前身为《东海海洋》),于2005年第2期起正式更名为现刊名,季刊,大16开本(A4),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海洋科学领域具有前沿性、原创性、科学性、学术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合  相似文献   
88.
对琼州海峡及周边海域约600个表层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后发现,琼州海峡内沉积物以粗粒的含砾砂及砂为主,自海峡内向口外则由砂向粉砂过渡,最外侧分布有更细粒的粘土质粉砂,东口砂质沉积物边缘以弧形分布为主,西口呈指状分布.按峰态类型可将粒度频率曲线分布划分为海峡东单峰态、海峡东双峰态、海峡内单双峰态、海峡西单峰态及海峡西双峰态5个区域.采用GSTA模型对沉积物运移趋势分析后发现,沉积物在海峡内主要由南北两侧向中间运移,海峡东口沉积物具有比较明显的由口内向口外输运的趋势,海峡西部沉积物出海峡口后显示了向北输运的趋势,沉积物粒度特征分布及运移趋势说明海峡内及两侧三角洲内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海峡底部及南北两岸的潮流冲刷物.根据琼州海峡现代沉积环境,结合周边4个柱状沉积物粒度及14C测年分析,发现琼州海峡的最终形成大约开始在距今8 000 a前,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潮流作用塑造了海峡初期的地貌,直到距今约5 000 ~4 600 a前,琼州海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潮流三角洲发育也最广,之后由于暖期的结束,海平面下降,随着潮流作用的减弱,琼州海峡趋于稳定状态,逐渐形成今天的海峡及口外水下三角洲地貌.   相似文献   
89.
90.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汞储库之一,在调节全球汞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汞同位素在研究海洋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不但能示踪现代海洋汞污染来源及转化过程,还可重建古环境、古气候.总结了不同类型海洋样品汞同位素检测方法,系统归纳了其汞同位素数据,并重点阐述了海洋汞同位素分馏机制.总体上,目前海洋汞同位素数据还很有限,海洋汞循环关键过程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及潜在机理研究相对缺乏,精确源解析困难,难以对全球汞关键过程和循环通量进行准确验证和制约.未来还需要深入研究汞同位素分馏机理,进一步明确海洋中汞的来源、迁移及转化,为完善全球汞循环及精准防控海洋汞污染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