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14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17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32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观察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老年性KOA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 例。治疗组采用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其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的改善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39/42),对照组为69.05%(29/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老年性KOA患者的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3月。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s,共1273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总有效率[RR=1.20,95%CI(1.15,1.25),Z=8.02(P<0.00001)]、月经经期恢复正常的发生率[RR=1.03,95%CI(1.15,1.47),Z=4.25(P<0.0001)]、经量恢复正常的发生率[RR=1.27,95%CI(1.13,1.43),Z=4.06(P<0.0001)]、改善子宫内膜厚度[MD=1.10,95%CI(0.92,1.29),Z=11.86(P<0.00001)]、减少显炎性图像[OR=0.20,95%CI(0.08,0.49),Z=3.53(P=0.0004)]、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SMD=3.69,95%CI(3.18,4.20),Z=14.24(P<0.00001)]、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SMD=-4.97,95%CI(-7.44,-2.49),Z=3.93(P<0.000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SMD=-1.38,95%CI(-1.68,-1.08),Z=8.99(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OR=0.34,95%CI(0.15,0.75),Z=2.65(P=0.008)]方面,均优于单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介绍吕哲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吕教授认为失眠总的病机为“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辨证分虚实两端,实则为阳盛,火热伤神,常见于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证;虚则为阴血不足,虚热扰乱心神,常见于心肝血虚、肝肾阴虚之证。临床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辨证求本与安神治标并举,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消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痹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关节肿痛评分与指数、炎症因子水平[血尿酸(B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介素-1β(IL-1β)、环氧酶-2(COX-2)]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痛评分与指数及BUA、hs-CRP、ESR、IL-1β、COX-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痹汤可显著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这与其可降低BUA和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于志强教授从“火”论治口腔溃疡的经验。于教授将本病病因病机统概为实火型和虚火型两大类,擅长从“火”论治口腔溃疡,主张“实以祛邪为主,兼治其本;虚以扶正为先,再驱其邪”。实火治宜清热泻火,临证选用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虚火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甘露饮或三才封髓丹化裁,在临床中收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6.
47.
通过对张仲景所述灸法、温针、烧针、熏法、熨法五种火疗法进行分析,探讨火疗法的运用。火疗法具有温热性质,宜用于阴证与寒证。其禁忌有三,一为太阳表证慎用火疗法,以防邪气郁闭不得出;二为阳明热证不可用火疗法,以防“两阳相劫”加重热证或伤津出现变证;三为阴虚不足不可用火疗法,以防火热之性灼伤津液,迫津外泄,阴损及阳。若误用火疗法则会出现烦躁、谵语等变证。了解其运用和禁忌,可指导临床合理地、正确地使用火疗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鸡尾酒”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PLIF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鸡尾酒混合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腰腿痛、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象(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沉涩或细弱)],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评分,术后地佐辛总用量、首次下地时间,凝血指标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术后第1天下降(P<0.01);治疗组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象、脉象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第4、7、14天VAS评分,术后第14天JOA评分及D-二聚体、Fib、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地佐辛总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鸡尾酒能减轻PLIF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腰椎功能的恢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 例,对照组1 例。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能有效改善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症状,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