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350篇
海洋学   67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阐述把维生素B12生产菌添加到培养水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的买验。共18株细菌分离于轮虫培养池,其中,有一株产维生素B12的假单胞杆菌TP4对轮虫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把TP4菌株培养后,加入到2L的烧杯和500L的水槽中培养泰国S型轮虫时.在9d(天)和6d(天)中,轮虫密度从124~139和242~288个体/ml增殖到4,417~5,540和1,017~1,254个体/ml,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6及2~3倍。  相似文献   
32.
本文为胶州湾海鞘类区系研究之一,涉及柄海鞘科2属7种,其中二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33.
砗磲科(Tridacnidae)的种类全部生活在热带浅水珊瑚礁。它们只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动物区系区。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获得许多砗磲科的标本;1975年作者参加西沙群岛的考察,又特别注意观察、采集这类动物,得到较多的标本和资料。 砗磲科是双売类中一群高度特化的种类,它的外套膜大、很发达,有大量的单细胞藻虫黄藻(Zooxanthellae)与之共生;外套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玻璃体(hyaline organ),它们能聚合光线使虫黄藻大量繁殖作为自身养料的一部分,这一过程 Yonge(1936)取名叫“耕殖”(farm),这种蛤一藻的特殊关系叫互惠共生(Symbiotic mutualism)。 砗磲科贝壳方位的辨识与正常双壳类相反,这是由于它与虫黄藻共生的特殊关系导致外套膜面积增加,以致使这类动物生活时原来在背面的壳顶、铰合部和韧带朝下成为腹面;原来的腹面由于植物耕殖组织(plant farming tissue)的发达而移到背面,也即贝壳的自由端朝上。动物体的软体部也有少量“逆转”,前闭売肌消失,前收足肌移到后面;后闭壳肌和后收足肌相邻移到贝壳中央;足和足丝从贝壳铰合部的对应端——腹斜面的足丝孔伸出,直接在底面固着。 为了叙述方便,确定砗磲科贝壳方位时按以下方法:把壳顶朝下,铰合部与手持者相对,这样铰合部的末端是前端、相反的一方是后端;贝売的游离端朝上为背部,壳顶和足丝孔朝下为腹部,在手持者左面为左売,右面为右売。 根据 Rosewater(1965)的意见砗磲科全世界只有6种,这6种在我国西沙群岛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34.
吴融 《海洋科学》1994,18(2):24-25
本文简介近10年来对卤虫遗传学和进化研究的进展,包括染色体数目,染色中心,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卤虫的遗传差异,性别的决定,种系发生和孤雌生殖的起源。  相似文献   
35.
徐凤山 《海洋与湖沼》1996,27(2):200-202
于1985-1986年在长江口的底栖生物取样中,采到大量双壳类软体动物标本。鉴定表明,其中一新种,被定名为中华团结蛤Abra simica sp.nov。,属樱蛤超科中的双带科(Semelida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了1990年在平湖对虾养殖场用几种药物治疗聚缩虫病所做的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和新洁尔灭的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7.
通过向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培养液中添加"轮虫克星Ⅰ号",进行以杀除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药物能有效杀灭藻液中的褶皱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的死亡时间、死亡率以及杀灭轮虫后螺旋藻的恢复情况与药物的浓度有关;在试验范围内既能杀灭轮虫、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又较小的最佳药物质量分数为1.25%.  相似文献   
38.
作者于1986年5月在四川省渠县渠江(属嘉陵江水系)采得小形蠕虫一种。运用Gussev氏的标准及林慕恩氏修订方法分类的研究表明,寄生于任氏华鲮鳃上的这种小形蠕虫系单殖类指环科多基虫属一新种,定名为华鲮多基虫Dogielius sinilabe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39.
张立新  范晓 《海洋科学》2002,26(11):18-22
海洋苔藓虫属真体腔动物 ,是海洋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之一 ,种类多 ,分布广 ,常常形成群体 ,密布在岩壁、鱼网、船底、浮标等物体上 ,在海洋污损生物中的出现频率很大。世界上现有苔藓虫5000多种 ,中国海估计有700多种。其中 ,总合草苔虫(BugulaneritinaLinnaeus,又称多室草苔虫)除南北极外 ,广泛地生息在世界各个海域中 ,该群体为紫褐色或褐色 ,幼年时呈扇形 ,老熟后似草丛 ,常常长到10cm以上 ,每只有个虫两列 ,交互排列。1982年 ,美国亚里桑那州立大学Pettit研究小组成功地从采集于加里福尼…  相似文献   
40.
北黄海菲律宾蛤仔帕金虫流行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0年7-11月,对我国北黄海沿岸滩涂增养殖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大规模死亡进行了研究,并对病害暴发与温度、盐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利用FTM培养和组织切片方法对病害流行海域的菲律宾蛤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蛤仔体内寄生了大量病原帕金虫Perkinsus sp,感染率为20%-100%,感染强度为3-3 565 936cell/ind或2-1 670 615cell/g组织.感染强度与蛤仔大小有关,个体越小,感染程度越轻.经感染试验,进一步确定了帕金虫大量繁殖是引起蛤仔大规模死亡的原因.病害始于7月下旬,止于10月下旬;最初暴发于庄河栗子房海域,尔后逐渐向东西两侧海域蔓延.病害暴发时机主要受温度影响,高于20℃易于暴发帕金虫病害;流行范围主要受盐度影响,盐度为20-32海域适宜帕金虫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