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02年上半年,全球发生MW≥6.5地震16次,其中13次浅源地震,2次中源地震,1次深源地震;发生MW≥7.0地震6次。上半年MW≥7.0地震的地震矩释放是1976年以来的偏低水平。中国及邻区地震活动比较活跃:3月3日,在兴都库什地区发生了1次MW7.3中源地震;6月28日,在中国吉林汪清发生了1次MW7.3深源地震。统计检验表明,地震矩释放表现出持久性质。  相似文献   
82.
引言说起“地震预报研究” ,目前一般来说还仅仅局限于竭尽全力“捕捉与大地震发生密切相关的前兆现象”的状况。可是 ,大地震发生频度很低 ,仅靠收集前兆现象的事例来推进地震预报研究是相当困难的。例如 ,你把地震前出现的某种“前兆现象”统计并验证为 95%的可能性与地震有关。乍一看可信度的确非常高 ,可换一种说法则常常会意味着相关的可能性只有 5%了。即使对这 5%的危险率也有不同的看法 ,认为在漫长的时间跨度和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所发生的地震不计其数 ,而 5%不过是某一“时空”常常发生的某种现象。对于这种争论仅靠统计论来解决是…  相似文献   
83.
“2001.4.9”寒潮天气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樊明  冯军  尚学军 《气象》2002,28(3):54-55
1 天气概述2 0 0 1年 4月 9~ 1 0日 ,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十几个省的诸多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尘暴、寒潮、降水天气 ,甘肃省的陇东南出现了大风、降雪、寒潮、沙尘暴天气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 7县降温 1 2~ 1 4℃ ,最低气温降到了 - 5℃以下。庆阳地区 8县降温1 1 8~ 1 4 4℃ ,最低气温 - 3 0~ 6 4℃ ,陇南地区有 6个县降温幅度在 1 0 0~ 1 0 4℃之间 (见表 1 ) ,武都出现 5~ 6级大风 ,其它县风力也达 3到 4级 ,9日下午到夜间全区出现降雪和雨夹雪 ,其中武都、文县、两当降了霰。这次寒潮和强降温天气 ,在我区历…  相似文献   
84.
20 0 2年 6月 2 9日凌晨 1时 1 9分在我国吉林省汪清县发生 7.2级地震 ,由于震源很深( 540 km) ,虽然东北全境和华北部分地区较大范围有感 ,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我国深源地震区。 1 999年 4月 8日在同一地区曾发生 7.0级地震 ,震源深度 540 km,也未造成破坏。另据了解 ,此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造成的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县发生7.2级深源地震@董泰  相似文献   
85.
吴忠良  黄静  周公威 《中国地震》2002,18(4):337-345
在哈佛全球CMT目录中,震源深度与矩心深度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从统计上说,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大于矩心深度,而中深源地震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将地震按照震源机制进行分类之后发现,上述特征主要属于逆冲型地震和正断层型地震的贡献,而走滑型地震没有这样的特征,这一分布规律或可作为地震的“化学力学”模型的一个间接的支持。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北山水源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并利用单井、多井、群井抽水试验资料,进行了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及水文地质数学模型建立.利用10年降雨资料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在每天开采3.1×10m/d时,10年后水源地开采井水位降深为8.71~10.61 m,对相邻枣沟水源地平均影0.2m/a,对观家峪水源地平均影响0.29 m/a.  相似文献   
87.
暴雨过程的物理诊断和水汽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暴雨发生的物理成因进行了分析诊断,计算了与降水有关的各种物理量,讨论了各种物理量的特征,建立了物理模型.结论指出,随着大气环流由春末夏初向盛夏季节的过渡,松嫩流域东北冷涡暴雨过程的降水性质由初夏的连续性降水发展成盛夏的以对流性降水为主;暴雨区的水汽辐合中水汽平流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暴雨的水汽分别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部低纬热带地区和孟加拉湾.两支水汽分别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直接向北方输送,或是分别向西或向东在我国南海合并再向北输送.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可追溯到印度洋赤道以南洋面,水汽先沿马克斯林高压东侧经索马里急流穿越赤道进入印度季风槽.关键是水汽最终能否输送到较高纬度的嫩江、松花江流域.  相似文献   
88.
临汾市地裂缝灾害模拟与灾情预报的GI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临汾市地裂缝灾害受控于多种因子.在详尽分析了诸如地质构造、地下水渗流场、地层条件和地貌环境等各个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它们各自的专题层;然后利用先进的AHP方法确定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处理操作功能,构建出地裂缝灾害模拟评价的多元地学信息复合叠加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地裂缝灾害的灾情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9.
以西北某城市傍河水源地及其上游原油储备库为研究区,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耦合模型。根据不同的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案,应用危害最大化原则,预测未来10年内原油储备库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羽对水源地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原油储备库距离水源地较近,但由于原油储备库所在区域仅有薄层含水层,而水源地处于其下游的断陷盆地内,形成了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这使得原油储备库地下水向下游的补给十分有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北面的黄河,即使水源地加大开采也只能对石油污染羽产生很小的拉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10年之内原油储备库污染羽不会污染水源地地下水。从长远考虑,为增加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应恢复黄河南河道,在增加水源地补给的同时,也在水源地与污染场地之间形成天然的水力屏障,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有机污染羽对水源地的威胁。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从成核动力学理论出发,考虑新相晶核的表面能对其形状的影响,修正了晶面成核情形的成核动力学方程.新的成核率方程还原了传统成核率方程中通常简化为常数的指前系数.结合修正的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新的成核率方程可以确定出成核过程中的两个物理参量:新相晶粒与反应相晶粒的接触角度及新相物质与反应相物质之间的表面能.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