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1053篇
海洋学   404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理想晶体(包括蓝宝石)的颜色与占据其晶格的微量过渡金属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有直接的关系。玄武岩产状的蓝宝石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是蓝宝石致色的直接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每种微量元素均对可见光的特定波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Fe^3 ,Si^4 是使蓝宝石呈现蓝色的主要离子,Cr^3 离子可使蓝宝石呈橙和绿色,Mn^4 离子可使蓝宝石呈黄色,Co^2 离子也可使蓝宝石呈蓝色。本文还做出了蓝宝石中每种微量元素对可见光的特征吸收图即波长-吸收系数图,与分子轨道理论值吻合,把蓝宝石中各离子对可见光的吸收位置和相对吸收强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2.
pH值对长石溶解度及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长石溶解反应的机理及各离子形态在溶液中分布的热力学角度出发 ,论述了pH值对三个长石端员及高岭石在流体中溶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流体酸碱度对长石向高岭石转化和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的制约 ,并提出了衡量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的参数———转化系数D。  相似文献   
103.
孟加拉湾由于陆源物质大量输入产生稀释效应,使碳酸盐含量表现为冰期时减小、间冰期时增大的“大西洋型”旋回。通过对该区四支活塞岩芯的有孔虫溶解指数、浮游有孔虫沉积通量、CaCO3 沉积通量和 >16 0 μm粗组分沉积通量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表现出冰期减弱而间冰期增强的总趋势,且溶解作用滞后于浮游有孔虫壳的氧同位素旋回,尤以氧同位素 4、5期的高溶解度情况与印度洋和太平洋氧同位素 5期晚期至 4期为CaCO3溶解高峰一致。因此,孟加拉湾地区的CaCO3 旋回是大西洋型稀释作用与太平洋型溶解作用两者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4.
大别山榴辉岩退变质多硅白云母及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别山榴辉岩中的多硅白云母可以分成三个世代形成于榴辉岩相进变质阶段的原生Phe1、榴辉岩相退变质晚阶段的Phe2和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退变质阶段的Phe3.电子探针测得,超高压下形成的Phe1,其Si和Fe2++Mg值出乎意料地低于低压下形成的Phe3,这与多硅白云母地压计的基本原理,即多硅白云母的Si和Fe2++Mg含量与其形成压力成正比这一原理产生了矛盾.产生这种矛盾的可能原因是,多硅白云母的成分除了取决于压力因素以外,还取决于主岩的铝-硅比值、Fe2++Mg含量、氧逸度的变化、流体的存在等因素.因此,利用多硅白云母的硅含量来探讨退变质过程压力时必须加倍小心.  相似文献   
105.
云南鹤庆蜡硅锰矿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天蓝 《矿物岩石》1992,12(3):13-16
对云南省鹤庆锰矿的物质组成及工艺矿物学研究中首次发现,也是国内第一次发现的锰矿物—蜡硅锰矿[Mn_5Si_4O_(10)(OH)_6],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现就蜡硅锰矿的矿物学特征作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06.
在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场研究中发现河北及邻近地区地下水溶解CO_2、H_2和H_e的富集与地震活动带或断裂带相吻合。本文研究了它们与地震活动带、深断裂带或上地壳体分界线之间的关系。根据CO_2分布特征和δ~(13)C值,得出富集带内的CO_2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的变质作用;根据H_2和H_e分布的地震地质特征和可能的形成机理,指出H_2和H_e可能主要来自上地壳的火成岩体。因此CO_2、H_2和H_e可能是潜在震源区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并且是映震灵敏的水文地球化学组分。  相似文献   
107.
中国晚震旦—古生代海相含铀碳硅泥岩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8.
西秦岭南亚带中的拉尔玛硅岩型金-铜-铀矿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太阳顶群地层由硅岩、板岩组成,厚度近千米。现已发现的矿体,80%以上产于硅岩中。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是海底喷气沉积作用的产物,拉尔玛金-铜-铀建造矿床也具有海底喷流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