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0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2004年、2005年绥德、定边、洛川、西安、汉中、爱康6个配有E-601B蒸发器及蒸发传感器的台站作蒸发量对比分析,通过逐站逐月(共92个月)分析蒸发误差率发现:有3个月误差率等于0,67个月自动站的蒸发量大于人工站观测的蒸发量,占总数的73%,其中误差率最大是安康站2004年11月为49%。结冰是导致陕南地区冬季蒸发误差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降水是造成自动站蒸发量偏大或缺测的另一因素,仪器故障引起蒸发失真各个台站都会出现。2005年蒸发误差率普遍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42.
采用VB6.0和SQL数据库查询和编程技术开发了地市级气象台站使用的加密气象资料监控与分析应用软件,通过访问数据库,对加密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自动站运行实时监控、加密天气实况查询、灾害天气发生警报和精细化气象情报制作等功能。  相似文献   
43.
汶川地震对陕西部分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及余震的影响,陕西部分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质量受到影响。根据5月地面气象观测报表数据及宁强、略阳、宝鸡县等9站原始记录发现,影响主要表现在供电、仪器安装标准、观测数据异常等。  相似文献   
44.
利用东莞市新、旧站点搬迁前后3个月人工对比观测的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利用差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观测环境变迁引起观测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站点搬迁造成观测环境变化大,常规观测要素气温、湿度、风、降水等差异较明显,新站比旧站气温低、湿度高、风速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地理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城区的热岛效应与城郊的绿地降温增湿作用是造成气温、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观测环境周围是否有建筑群阻挡是造成风速、风向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果洛气象给了我难忘的、最美的画卷,我奉献给了它诚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前辈的谆谆教诲和无私无畏,战友的亲如兄弟与同甘共苦,新一代的开拓进取和激情飞越,这些美丽而亲切的形象,永远刻录在我的记忆中。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这些往事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现将书之,以为纪念和颂扬。  相似文献   
46.
利用1955—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我国中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存在差异的两个高山站(南岳山和庐山)风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夏季风的响应。分析表明:(1) 南岳山风速大于庐山,春、夏盛行西南风,秋、冬盛行北风,年内各月最大风速风向均为旺盛的西南偏南风(SSW);而庐山春、夏盛行南风,秋、冬盛行东北偏北风(NNE),年内除6、7月外最大风速的风向均为偏东北风;(2) 年及四季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弱趋势,庐山风速减弱的趋势明显大于南岳山;(3) 两个站夏季风场的变化随夏季风季节内演变,西南风在6月初突然增强、在8月底—9月初突然减弱;(4) 两个站夏季西南风的风速与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呈反相关关系,强夏季风年西南风偏弱,其风场特征表现为北及偏东北风频率偏多,对应风速偏强,而南及偏西南风频率明显偏少,对应风速偏弱;弱夏季风年西南风偏强,其风场特征表现为西南气流异常。   相似文献   
47.
目前,地面气象观测逐步从人工观测向自动化观测转换,自动化气象站已开始投入业务应用。自动站采集通讯系统充分发挥了现代化技术优势,减轻了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在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即人工测报数据与自动站采集数据产生了一定偏差,就这些问题进行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48.
波浪观测是海洋观测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海浪的现场观测和深入研究对准确预报海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漂流式波浪浮标,采用高精度惯性导航模块作为测量元件,同时高频获取三轴加速度、角加速度、欧拉角、地磁数据,通过内置ARM处理器对测量数据进行波浪参数的采集和解算。浮标具有整体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既可以漂流观测,也可以定点锚系观测,能够实现对海浪的长期、大范围、高精度观测应用。本文通过该漂流式波浪浮标在2019年西北太平洋航次的观测应用,对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海区和日本海区域海浪的有效波高、周期等波浪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9.
Argos漂流浮标的若干观测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表层漂流浮标是一种利用Argos卫星系统定位与传送数据的海洋观测设备,它可以利用Lagrangian法则连续观测表层海流及表层水温。文章利用近年在南海和西太平洋投放的部分卫星跟踪表层漂流浮标所取得的观测资料,分析观测海域的表层海流特征及其漂移路径上的温度变化,得出以下结果。(1)由浮标的漂移轨迹看出,黑潮表层流路年际变异相当大。(2)2003年1月,黑潮表层水有入侵南海的趋势,似无西北太平洋表层水深入南海的迹象;夏季南海表层水由南海流出经吕宋海峡汇入黑潮主干。(3)秋季台湾东北海区存在一个强反气旋涡,空间尺度约270km。(4)黑潮主干在秋末冬初经过东海时明显呈弯曲流动,并形成许多小尺度的气旋式涡。(5)在九州西南海域,黑潮表层流并无分支北上进入对马暖流区。(6)2003年春季,黑潮在日本以南的弯曲不明显,并伴随有冷、暖涡产生,暖涡的强度和空间尺度都要比冷涡大得多。(7)由漂流浮标观测得到的的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明显呈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在浮标漂移路径呈反气旋或气旋式转动的区域,表层水温对应出现高或低温区;但出现在台湾以东的低温区则与此时期的台风过境有关。  相似文献   
50.
浙江仙居县漂流旅游的气候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仙居县漂流旅游项目营业开始迄今的客流量和同期的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气温等气象资料对仙居县永安溪漂流的气候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地的人体舒适度指标,统计了月平均舒适天数,同时探讨了降水和高温的影响,得出适宜的气候条件,计算了各指标的距乎百分率,并与客流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月和10月气候适宜且旅游流量高;4月、7月和9月也为适宜时段,但客流量少,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