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9篇
  免费   1021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测绘学   213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883篇
地质学   1950篇
海洋学   2772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458篇
自然地理   38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6篇
  1942年   6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叙述了目前海水现场水色测量的弊端 ,指出数字化海洋水色的潜在应用价值 ;根据色度学及色度学的三原色基本理论 ,确定海洋现场水色的色度要素 ,使海洋现场水色标号统一为物理学中严格的颜色物理量。结合 1 996年渤海水域光谱反射测量 ,对渤海水域 4个典型站位的反射光谱做了水色色度分析 ,并进行了 2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82.
1999~2000年度冬季海冰数值预报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旭  白珊  刘钦政  苏洁 《海洋预报》2001,18(2):48-53
渤海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周围地区经济发达,海上工程持续作业、船只交通繁忙。渤海冬季生成的海冰不可避免地对渤海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给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为了尺可能地减少渤海海冰造成的经济损失,事先作出海冰预报,事后作出海冰预报总结,提高海冰预报的准确率是必要的,本文总结了1999-2000年度冬季海冰的发展和消融过程,并参照遥感资料对数值预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3.
对渤、黄海14个主要海湾的原始验潮记录进行了分析,从中筛选出水位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50cm的54个假潮个例,着重分析了伴随假潮过程的天气形势,把可能引发假潮的天气形势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2%)引发假潮的天气个例都与锋面活动有关;所有个例中低层大气基本上都是弱静力稳定,且都具有较强的垂直风速切变。根据观测事实和稳定度理论分析认为,低层大气的弱静力稳定层结构以及由垂直风速切变引起的剪切不稳定性,是假潮气象学成因的一种必要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84.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厦门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桂兰  孙飒梅  曾良杰  庄世坚 《台湾海峡》2003,22(2):242-247,T003
对于局部区域研究,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及其影像的智能化处理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新手段.本文以IKONOS遥感影像在厦门海湾的应用为例,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应用于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的应用技术.通过分析高分辨率影像地物特征,提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重要处理技术:采用不同缩放尺度进行分类和利用空间特征及纹理结构进行专题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85.
黄鳍鲷LDH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鳍鲷为材料进行两方面研究:(1)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其肌肉,心脏,肝脏,血清,玻璃体,晶状体,脑等组织器官进行LDH同工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LDH的同工酶谱带不相同,存在着组织特异性:(2)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法对其肌肉,血清的LDH同工酶进行分离 ,结果得到12-15条电泳区带,等电点范围在pH为3.65-9.58之间。  相似文献   
86.
舟山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峡道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较弱,岸滩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受峡道内涨落潮流分流和汇流的共同作用,马岙小泥糊礁附近发育水下沙嘴,该沙嘴是以落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浅滩,受涨潮流改造而形成的,并将在涨落潮流作用下逐渐增长,形成连岛沙嘴,使小泥糊礁附近岸线发展成弧形岸线,并达成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87.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东海海洋地质调査以来,在海底经常能发现河流、河口沉积物以及与水道相似的负地形、称为古河道、古三角洲或古河口等(李全兴,1990;金翔龙,1992;石斯器等,1989;秦蕴珊等、1987)第四纪气候频繁波动,造成陆架上尤其是外陆架上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频繁交替,因此有不同时期的古三角洲和古河道保留,沉溺的古河道在我国陆架海底的不少地区均有发现。由于海底沉积作用的不均衡性,埋藏较浅的沉溺河谷从地形特征上依稀可辨,埋藏较深的在海底表面则渺无踪迹,只有借助于高分辦率的地球物理测量,才能发现其踪迹。 晚更新世末期,长江、黄河是否流经东海陆架区进入冲绳海槽,虽有不少作者论述,但终因缺少系统的实测资料而未取得共识。长江、黄河在历史上每年向大海输入巨量泥沙,加快了海淤积和推进速度,但古长江三角洲也应该是体积大、构造特征明显的大型堆积体,然而至今尚未有这方面的报道。 作者对冲绳海槽北部进行大面积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分析中,发现在陆架外缘坡折线附近,近海底表面处存在大面积斜层理三角洲沉积结构,这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自我国的大河(黄河/长江)从冲绳海槽入海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8.
渤海风暴潮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渤海沿岸各县县志记载的不完全统计,自汉朝初元(公元前48年)至民国27年(公元1938),渤海南部沿海发生的特大潮灾有79次之多(见表1)。其中特大潮灾如唐朝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八月,“青州大风,海溢,漂民五千余家,齐淄等七州大水”;明朝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七月,“海水溢逾百余里,坏民舍无算”。再如1938年8月31日,台风由青岛登陆,横断山东半岛西部(见图1),晚间抵达黄河口,逐渐停滯减弱,变成一个低气压。这次台风不仅在青岛造成严重灾情,整个渤海沿岸都深受其害,并且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解放后,渤海又多次受到强风暴潮的危害。历史资料表明,渤海的菜州湾和渤海湾地区是风暴潮的多发区和严重区,这种潮灾大都出现于春秋过渡季节和盛夏台风频繁活动季节。 近几年来,国内对渤海局部地区风暴潮的研究已有许多论述,但大都是对冷锋所导致的单站风暴潮的研究,对台风潮的研究则较少。本文试图对冷锋和台风两种灾害性天气所导致的整个渤海风暴潮的一些现象作一较全面的讨论,并对其一些基本特性作一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9.
浙江象山港潮汐汊道细颗粒物质的沉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抒  谢钦春  冯应俊 《海洋学报》1990,12(4):463-469
  相似文献   
90.
应用勘探层分析及石油资源专家系统对XH凹陷下第三系勘探目的层的三个勘探层烃资源量作出了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凹陷内各勘探层,尤其是渐新统勘探层,烃资源量相当可观。提出在渐新统内的地层圈闭中可进一步作详细的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