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99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757篇
海洋学   1035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81.
为研究了江苏辐射沙洲地区潮流场对涌浪能量传播的影响,本文利用双向耦合的Delft3D-FLOW和SWAN模型进行了对江苏辐射沙洲地区风-浪-潮流的整体模拟。时间尺度,是表达波能传播速率的有量纲参数。本文利用时间尺度这一物理概念来描述涌浪的波能在地理空间和谱空间中的传播规律。时间尺度越小,波能的传播速率越快。研究发现,通过计算和对比波能的时间尺度在地理空间、谱空间内的变化规律,发现在辐射沙洲地区,波能时间尺度在谱空间内变化偏大。而在潮流影响下,涌浪的频率运移表现更明显。通过理想实验的对比,发现涌浪能量的时间尺度在有潮流明显较无潮流作用时变小,这反映了潮流对于涌浪能量的传递速率有正向作用。在地理空间上,波能的时间尺度在涨潮时刻减小,落潮时刻增大。  相似文献   
982.
2018年7月,浙江省某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场暴发疑似病毒引起的疾病。现场采样发现,病鱼体长约15—20cm,鱼体于水面下暗游,反应迟钝,体表有出血点或溃疡症状。本研究通过采用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 EPC)培养、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ajorcapsidprotein,MCP)克隆与测序分析等方法,从患病大口黑鲈中分离得到一株病毒,鉴定其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命名为大口黑鲈虹彩病毒宁波分离株(LMBIV-NB001)。EPC经患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后出现细胞圆缩、死亡、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症状。将感染后的EPC细胞制作超薄切片,通过电镜观察发现,EPC细胞质中存在大量直径约120nm具囊膜的正六边形成熟病毒粒子,形态与虹彩病毒相似。根据虹彩病毒MCP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病鱼组织样本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029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该扩增片段连入pMD19-T simple质粒后测序,经BLAST比对分析显示,其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鳜鱼蛙病毒NH-1609、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BG/TH/CU3、EPC060608-08的MCP基因同源性最高,相似度均达到99.13%。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本研究分离的LMBIV-NB001株与NC_038508、GU256635、MG941005等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毒株聚成一簇。本论文研究结果为不同地区蛙病毒属成员的起源和分化等相关研究等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83.
4种不同来源浒苔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地点采集的浒苔其多糖理化性质差异,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黄海海域青岛沿海春(原料1)秋(原料3)两季采集的浒苔、2008年夏季爆发浒苔(原料2)以及东海海域福建沿海采集的浒苔(原料4)的多糖进行了提取,得到了4种冷水提取多糖PC1-4和4种热水提取多糖PH1-4。分别对8种浒苔多糖利用Q-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法纯化后得到了12个组分。对各组分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硫酸根含量以及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单糖组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不同海域采集样品的化学组成及单糖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984.
Polyphenols from the ethanol extracts of Sargassum tenerrimum (ST) with potent antiallergic effects were studied to optimize separation process through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widely used adsorbents: macroporous resin, silica gel, and polyvinylpolypyrrolidone (PVPP), were critically evaluated respectively and studi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reparative separation of polyphenols. Static operations on these adsorbents showed that macroporous resin had the best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apability among the three adsorbents. Dynamic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with macroporous resin packed column were also conduct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such as: with the optimal values shown in brackets, the concen- tration of extract solution (4 times diluted), pH value (6-7), adsorption speed (3BVh-1, bed volumes/per hour),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80%), elution speed (3 BV ht) and elution volume (7 BV). The chromatographic process so optimized gave a purity of 62.43% from the crude polyphenols, providing a promising basis for large scale preparation of bioactive polyphenols upon further scaling up tests.  相似文献   
985.
莱州-安丘铁成矿带已发现大量中小型铁矿床,重磁资料在找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按成因划分的3种铁矿床类型所对应的重磁场特征在总场尺度上难以进行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铁矿床分布规律不甚明显。岩石物性的统计分析表明,带内发育的各类岩(矿)石具有显著的密度及磁性差异,岩浆岩密度和磁性均较高,变质岩变化范围较大,而沉积岩以"低磁低密"为特征,磁铁矿石的磁性高于其他岩(矿)石,而且铁矿石与围岩密度差较大,具规模矿体能够引起显著重力异常。利用频率域滤波方法对重磁资料进行场分离处理,将重磁异常分为区域场和局部场,断裂构造在区域场中以梯级带为主要特征,在局部场中磁铁矿床均分布在高磁异常及周边区域,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岩浆融离型铁矿床、岩浆期后热液型铁矿床在重力局部异常场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不同类型铁矿床从重磁局部异常场尺度上进行特征总结,为今后带内铁矿床勘查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6.
应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双锥型液—液分离旋流器的不同粒径的油滴运移轨迹及分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采用高速摄像技术记录旋流场不同粒径的离散相分离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离散相粒径的逐渐增大,旋流器分离效率逐渐升高。对粒径小于50μm的油滴,分离效率较低,随粒径的逐渐增大,分离效率变化较小。对粒径为100μm的油滴,在旋流场内完成分离时间为2.30s,随粒径的逐渐增大,分离时间逐渐减小。当油滴粒径为100~900μm时,随粒径的逐渐增大,旋流器分离性能逐渐升高。数值模拟结果与高速摄像实验所得规律一致,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87.
通过2018年对江苏盐城近岸海域(射阳港至大丰港之间)布设的4个测流站位夏冬两季连续25 h海流、悬沙浓度的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水动力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新洋港到四卯酉河口沿岸的潮流主轴的方向基本与等深线走向一致,呈现明显的往复流特征,射阳港附近站位(JS-YWPY01站)涨潮流以SW向为主,落潮流以NNE向为主;JSYWPY02、JS-YWPY03和JS-YWPY04 3站涨潮流均以SE向为主,落潮流均以NW向为主,JS-YWPY03站和JS-YWPY04站涨潮流流速大于落潮流流速;25 h内出现2次涨落潮,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而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最大流速一般发生在中潮位时刻,最小流速均发生在高潮或低潮时刻,测区一带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潮流在观测周期内呈现显著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88.
2008年8—9月份吕宋海峡西南侧锚定ADCP的斜压海流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份在吕宋海峡西侧大约4000m深的海域首次布放了两套深水潜标,对上层海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高频率ADCP海流采样。对数据进行了多重处理,分解得到平均流和逐层潮流,并分析了具有斜压性海流的频率分布。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以不规则日周期潮流为主,潮流椭圆随深度旋转。海流的功率谱分析表明,内潮能量在温跃层附近最大,并随深度减小,同时海流有明显的近惯性振荡信号。该观测为了解吕宋海峡深层海洋的潮流、近惯性运动以及海峡水交换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989.
通过对渤海东部CD5孔岩性、生物以及年代学的地层分析,晚第四纪以来划分出2个陆相和2个海相层,两次海侵的时间段分别为39~22和9kaBP至今。CD5钻孔附近渤海潮流三角洲大约在3600~2400aBP以来开始快速沉积,形成了4·8m厚的潮流沙席,结合渤海中东部10多个钻孔资料,总结了潮流沙席的环境演变过程,自全新世海侵以来可以大致分为9~8、8~3·6~2·4、3·6~2·4kaBP以来3个阶段,而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90.
九龙江河口区三维盐度数值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ECOMSED模式建立了一个九龙江河口区水动力及盐度的三维数值模型.利用ECOMSED中的物质输运模块,模拟了九龙江河口区的盐度随着潮流运动的变化过程;模型采用河口区丰水期实测水文资料进行验证,计算和分析了河口区水平以及垂直断面的盐度分布情况,分析表明,河口区的盐度分布受潮流运动及九龙江淡水共同作用,有明显的潮周期特征,落潮时在河口区表层以九龙江淡水为主,外海高盐水占据底层区域;而在涨潮时垂向混合较强,表底分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