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78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文章通过对上海几条典型河流近十五年来的水质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上海市河流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潮流作用和城市化作用。  相似文献   
812.
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超浅海风暴潮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依据海域水深的不同,分别采用文献[2]和[3]所建议的模型,其中海水的湍粘滞性被假定是水深的已知函数,并对地转效应作了近似的考虑。利用表征渤海风潮主要特征的模型风应力场和有限元技术,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数值试验和比较。结果表明,它对渤海风潮的描述比文献[4]和[5]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813.
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的中国CAD软件产业,软件厂商惟有不断加快发展步伐,跟上国际技术发展潮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望)深蕴其中生存之道,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技术与服务,  相似文献   
814.
三门湾沿海声层析潮流观测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9月6日至9日在三门湾进行了沿海声层析(Coastal Acoustic Tomography,CAT)潮流观测实验.实验由7台沿海声层析仪组网进行,并分别由渔船定点抛锚于7个站位.实验期间,还进行了定点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观测.通过建立逆模式对声传播时间差进行解析,引入权重因子,用L-curve法确定阻尼因子的最佳值,继而根据阻尼最小二乘法得到流速的最佳解.根据逆模式得到的流速分布可知该海区的潮流以半日潮(M2)为主,M2潮流椭圆呈东南-西北走向,潮流基本都是顺着水道,即涨潮为西北流向,退潮为东南流向.西北向与东南向最大流速分别为1.03m·s-1和1.09m·s-1.实验期间该区域的余流是从湾外流入湾内,平均流速约为0.05m·s-1.CAT与定点ADCP流速的东分量和北分量的均方差均小于0.18m·s-1.这样大面积的潮流和余流水平分布的同步观测,用传统观测手段很难实现.通过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沿海声层析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测流方法对强潮海区进行大面积潮流观测,可在我国沿海的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15.
渤海东部发育了典型的潮流沉积,由老铁山水道冲刷槽、辽东浅滩沙脊和渤中浅滩沙席组成。该文基于中国海洋地 质调查最新获取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与水深变化进行对比,将该区的潮流沉积特征与其地震相特征进行精细分析, 同时结合晚第四纪CD5孔的岩性、14C测年和层序地层划分,识别出晚更新世以来的四期层序地层,分别是MIS4以细砂为 主的陆相地层、MIS3以粉砂和黏土为主的滨浅海相沉积地层、MIS2末次盛冰期形成的以粉砂质粘土和细砂质粉砂为主的陆 相沉积地层和全新世(MIS1) 发育的以粉砂质黏土和细砂组成的海相沉积地层。其中全新世地层分别由早期的滨海相沉 积、中期的浅海沉积和晚期的潮流沉积组成。通过这四期层序的研究,揭示了该区MIS4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816.
越南中部沿岸潮汐、潮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越南中部2007年夏季潮汐、潮流实测资料,对该区域的潮汐、潮流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海区为以日潮为主的潮汐过渡地带,每月有20d属日潮,10d属半日潮;2)潮流以不正规半日潮流为主,其次为不正规全日潮流,潮流运动以往复流为主;3)O1、K1、M2?、S2分潮流长轴方向集中在SW-NE之间,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4)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表层存在一沿岸形自SW向NE运动的顺时针余流场。  相似文献   
817.
三门湾外海的潮汐和潮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9年5月-7月三门湾外海D8和D9两个站位布放的防渔网底拖锚系ADCP连续观测获取的流速资料和水位资料,采用调和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该海域的潮汐和潮流特征,结果显示:该海域潮汐类型为正规半日潮,近岸的D9站浅水分潮比离岸的D8站显著,潮汐呈现出回归潮特征。三门湾外海潮流半日分潮能量最大, 各层潮流呈现出旋转流性质;椭圆率随水深增加;M2K1分潮流最大流速均在次表层最大;最大分潮流速发生时刻底层比中、上层提前约半小时;该海域潮流的半日分潮流以正压为主,全日分潮流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斜压性。  相似文献   
818.
水下沙丘形态演化的数值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晓琴  高抒 《海洋学报》2012,34(4):121-134
水下沙丘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浅水砂质沉积区广泛分布。基于过程的数值实验方法探讨了沙丘形态演化问题,试图解释在沙丘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模拟中考虑了以下的变量:水深、沉积物粒度、沉积层厚度以及台风作用。模拟结果显示,沙丘的空间分布控制了空间流场的参数k2,沙丘波高受水深、沉积物粒度以及沉积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沉积层厚度决定了沙丘的形态是否饱满。在台风作用中,沙丘波峰的沉积物被侵蚀,高程降低,波高渐小;台风作用后,沉积物被重新输运至波峰,沙丘高度逐渐恢复。因此,沙丘的高度取决于台风作用的时间以及2次台风作用之间的间隔。沙丘形态和尺度在台风作用前后变化较小,但沙丘演化的速度却有所提高。根据台湾浅滩和北海南部地貌系统数据的验证,模拟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19.
近70年胶州湾水动力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无结构三角形网格海洋模式FVCOM,基于胶州湾不同年代的岸线和水深地形条件,建立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各年代的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型,从数值模拟角度分析和比较胶州湾不同年代纳潮量、潮汐潮流、水交换率等水动力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胶州湾水域总面积不断缩小,纳潮量在逐渐减小,2008年全湾的纳潮量相对于1935年减少了31.5%,约合3.9×108 m3;海湾流场结构变化很小,流速呈减小趋势;胶州湾欧拉余流"团团转"的多涡结构基本保持不变,最大值都发生在团岛附近;海湾的水交换能力趋弱,对整个胶州湾水体的半交换时间进行海湾平均,不同年代5套岸线下海湾的水体半交换时间分别是37.0 d,36.7 d,39.2 d,39.7 d和40.8 d。  相似文献   
820.
山东半岛近海潮汐及潮汐、潮流能的数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电力结构单一,但地理优势显著,因此发展海洋能产业对于半岛能源结构的优化及缓解能源供应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了渤、黄海的潮流场并进行了模拟结果的验证;对潮汐和潮流进行调和分析并计算了平均潮差、大潮平均最大流速;使用近似公式计算了山东半岛近海海域的潮汐能和潮流能并进行了分级。研究表明,理论装机容量为800kW/km2的区域分布在山东半岛靖海湾以南,属于中等势能区;理论最大功率密度为0.50kW/m2的区域分布在山东半岛数个岬角、海湾处,属于中等动能区。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海洋能的初步评估,为未来海洋能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