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1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插核效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借鉴马氏珠母贝插核技术培育企鹅珍珠贝(Pteria(Magnaxicula)pengui Roding)游离珠时,死亡率为23%,留核率为11.1%,死亡高峰出现在施术后的第2~7天,脱核高峰出现在施术后第2~10天,生理状态在施术后17d左右进入稳定期。70~90d后基本恢复,可结束休养进入珍珠育成。另外,为提高成珠率和成活率,植核用贝要经人工养殖驯化,采用开放式与笼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术后可采用室内与海区相结合的休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2.
镉对中华绒螯蟹鳃组织及其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卢敬让  赖伟 《海洋与湖沼》1991,22(6):566-570
于1986年10月—1987年5月以不同浓度的镉(6.25,12.5和25.0mg/L),对采自长江口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以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受镉作用后,整个鳃叶增厚,血腔增大;血细胞增多,上皮层破坏直至解体;鳃上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因镉的作用顶膜微绒毛和底膜内折消失,线粒体膨胀直至解体。以统计分析检验了对照组和不同镉浓度组处理的蟹鳃之间的形态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了这些形态指标的变化同镉浓度的相关性。通过对鳃上皮细胞与鳃生理功能关系的分析,认为镉对鳃组织及细胞结构的损害影响了鳃组织的能量代谢、离子主动转运机制及渗透压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03.
胡桃蛤科(Nuculidae)的种类也完全生活在潮下带,与吻状蛤科(Nuculanidae)相比,这一科主要生活在浅水区,也是底栖生物中的重要类群之一。本文记述了胡桃蛤科的种类13种,其中10种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并有一个新亚属。  相似文献   
104.
香鱼工厂化养殖及其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0年 2~ 3月放养 1 63 3 5尾香鱼 (Plecoglossusaltivelis)种苗 ,在水泥池内进行工厂化养殖研究 .结果表明 ,养殖存活率 85%,总产量 2 4t,平均单产 1 0kg/m2 ,饵料系数 1 .7.养殖主要病害为肠炎和烂鳃病 .体重 2 4.5~ 3 2 .5g ,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 .2 98~ 0 .3 86)× 1 0 -3(m/m)h-1.窒息点 1 .95mg/dm3左右 .  相似文献   
105.
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鱼由)鳃、头肾、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鱼由)(Sebastes schlegeli)鳃、头肾、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经盐度为5的低盐胁迫30d后,鳃氯细胞顶端小窝较浅,胞质内微细小管系统较松散,线粒体数量少且不发达,而经盐度为40的高盐胁迫后,鳃氯细胞的顶端小窝较深,胞质内微细小管系统发达且分布密集,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表明细胞的泌氯功能和细胞代谢水平明显提高.水体盐度变化使实验鱼头肾中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粒细胞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同时水体盐度变化对许氏平(鱼由)脾脏中粒细胞的形态、结构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盐度23下青蛤(Cyclina sinensis)鳃、斧足、外套膜和内脏团中Na+/K+-ATPase的活性差异,并以活性高的鳃组织为对象,对青蛤实施了低盐(23→16)和高盐(23→36)突变的胁迫,监测了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盐度23下青蛤鳃组织中Na+/K+-ATPase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盐度突降胁迫下,鳃组织中Na+/K+-ATPase的活性于前16 d逐渐升高,第17d起显著升高(p<0.05),第18 d达到峰值,于第20 d回落,但仍高于起始水平;在盐度骤升胁迫下,鳃组织中Na+/K+-ATPase的活性于前13d逐渐降低,第14 d起显著降低(p<0.05),于第15 d达到最低值,继而回升至平稳水平,但仍低于起始水平。青蛤不同盐度胁迫下其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响应方式不同,低盐时活性增加,而高盐时活性下降;此外,青蛤在盐度胁迫下对自身渗透压的调节则需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皱纹盘鲍鳃细胞培养适宜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 ,我国皱纹盘鲍养殖业发展迅速 ,是北方沿海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但各种病害亦随之而来 ,先是细菌病害居多 ,近几年又出现病毒性疾病[1]。发展鲍细胞培养技术 ,不仅对深入研究鲍病毒病带来了方便 ,而且也为鲍遗传学、细胞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皱纹盘鲍鳃细胞培养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 ,以期建立鲍组织细胞的培养技术。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动物 :皱纹盘鲍取自烟台芝罘岛隆海养殖场 ,2龄 ,壳长4.0~5.0cm ,壳宽2.5~3.5cm。培养基 :MEM(GIBCO) ,M199(GIBCO) ,RPMI1…  相似文献   
108.
褐藻酸降解菌引起海带病烂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年来 ,科技工作者为解决海带 (Laminariajaponica)病烂[1]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从中不难看出 ,海带的病烂是由多方面引起的 ,致病的原因也非常复杂 ,其中微生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陈等1981 ,1984年通过一系列研究表明 ,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藻体上的主要附生细菌 ,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参与海带的腐烂过程 ,导致烂苗或掉苗。本实验用褐藻酸降解菌对正常海带进行人为感染 ,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观察 ,比较感染海带各组织内细胞结构的变化 ,以及感染菌存在的位置、菌量的多少等 ,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组织的…  相似文献   
109.
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ds)是一类具有分解作用的海洋异养原生生物。研究表明破囊壶菌可对软体动物、海洋扁虫类造成消耗性疾病。本研究从发病的牡蛎鳃组织中分离出一种未在牡蛎中记录过的破囊壶菌寄生虫,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后,鉴定为一种破囊壶菌寄生虫Thraustochytriu caudivorum。利用倒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超高分辨系统观察到T.caudivorum的生活史可分为游动孢子、营养细胞、孢子囊和变形虫四个阶段。游动孢子沉降成营养细胞,营养细胞再通过二分裂或形成孢子囊的方式释放不动的和可游动的孢子。破囊壶菌的形态大小变化迥异,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系统探究了不同盐度对细胞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度增大,体积小的细胞占比增多;在盐度为15 ppt时,细胞增殖缓慢,体积变大;而在盐度为20和25 ppt时,细胞体积变小,增殖速率加快。25 ppt盐度条件下,游动孢子数目最多。本研究首次从香港牡蛎鳃组织中分离出T. caudivorum寄生虫,并确立了其与破囊壶菌其他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