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168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21.
1972年8月发生的太阳耀斑事件是第20太阳周期内最重大的事件,我们在改进Hakamada-Akasofu方法(以下简称HA方法)的基础上,对事件期间四个较大的耀斑所引起的行星际扰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些模拟包括赤道平面上一系列二维的激波形状、激波传播以及空间飞船先驱者9号、先驱者10号(以下简称P9、P10)和地球位置上的粒子速度-时间曲线。最后,本文还将该模拟结果与Dryer等人所做的同一事件的一维MHD模拟结果做了比较,并对模拟结果和HA方法本身做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22.
热嵌固齿工艺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夷雄  刘金保 《地球科学》1989,14(3):333-340
  相似文献   
223.
我国及邻近地区地磁场的矩谐分析   总被引:9,自引:1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高斯位理论出发,得到了包含内源场和外源场的局部地区地磁场矩谐级数表达式,指出了局部地区地磁场内、外源部分分离的可能性。对中国及邻近地区1970.0年地磁场的矩谐分析结果表明:在北纬10°-45°之间有一个垂直分量的负异常带,异常中心在西藏高原和太平洋西部,最大异常值分别达到-330γ和-460γ;北向分量的正异常区从北纬23°一直伸展到北纬55°以北,极大值约在北纬40°附近,极值达300γ;东向分量在整个区域呈现微弱的正异常。本文对与矩谐分析有关的截断水平、光滑处理以及误差分析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4.
随着全球新型材料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对非金属矿物功能特性的研究愈加重视,这对于拓宽非金属矿产的非传统应用领域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电气石等非金属矿物在环境卫生和人体保健领域中的应用,更是倍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225.
1 观测前雷达准备1 .1 调整接收机的本振频率 :4条亮线出现“火柴头”为最佳状态。频率应在 40 0± 3MHz范围内 ,尽可能小一点 ,因为回答器的频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和电池电压的下降会不断升高 (一般升高4~ 6MHz) ,否则出现突失或后期无法观测的几率将大大增加。1 .2 调整测角显示器上的“视频增益”,使 4条亮线高度约为 2~ 3cm ,亮线不宜过高 ,过高就会达到饱和 ;4条亮线过低 ,不便于观测 ,都可能发生丢球。1 .3 高压开始工作后 ,必须调整“主波抑制”旋钮 ,使测角显示器中的主波正好消除掉。如若主波没有消除掉 ,亮线总是饱和的 ,球…  相似文献   
226.
李建林  陈锐 《贵州气象》2002,26(1):37-37,39
20 0 1年 1月 1 5日 2 2时 47分 ,我站值班员在观测气温时一度发现湿球温度略高于干球温度 ,出现了相对湿度是上升 ,而湿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是下降的现象 ,因此 ,值班员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现通过下面的情况分析 ,探索处理方法。2 0 0 1年 1月 1 5日资料如下 :2 2时 :T(干球温度 ) =- 0 1℃、Ⅰ (湿球温度 ) =- 0 .2℃、经查算 ,E(水汽压 ) =5.0hPa、U(相对湿度 ) =98%、Td(露点温度 ) =- 0 .4℃、风向为ENE、风速 =3m/s ;2 3时 :T(干球温度 ) =- 0 .3℃、Ⅰ (湿球温度 ) =- 0 .5B℃ (湿球已经结冰 )、E(水汽压 ) =5.7hP…  相似文献   
227.
中国及邻区大地水准面异常的场源深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及邻区地形、地震层析成像、沉积层底面、Moho面及岩石层底面资料,正演计算出中国及邻区岩石圈大地水准面异常;再从全阶大地水准面异常中扣除正演模拟得到的岩石圈大地水准面异常与不同阶次波段的大地水准面进行比较,寻求表示中国及邻区地幔物质不均匀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的最佳阶次为2-60阶. 结果表明,对应于岩石圈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的重力位球谐函数阶数为61-20阶;下地幔重力位球谐函数阶数为2-6阶;而-60阶重力位球谐函数则表示中国及邻近区域上地幔大地水准面异常.  相似文献   
228.
回顾了与深俯冲和地幔底部结构有关的层析成像的一些新近结果,成像显示出了一些地震波速高于下地幔平均值的狭长结构,它们和上地幔地震板相连续,其地理分布和过去120Ma中板块敛合区出露于地表的位置相关性很强,在大约2000km深处,这些长的线性结构分裂成更小的单元,然而,在一些地区,狭窄的下降体看起来好象是延伸到了地幔底部,在这些地方它们的分散开来形成长波长结构。这样就支持了认为深俯冲和下地幔的复杂结构有关系的预测,上升体似乎没有像下降体那样更普遍地存在,而且所使用的P波数据也成像较差,这些结果证实了很多过去基于残差球谐分析的结果,也和放射性衰减从内部加热而产生的全地幔对流假说一致。尽管有全幔的对流,但对流流动似乎在上地幔过渡带以及在大约1800-2300km深处的过渡带被强烈地扰动,虽然成像未必能反映出因状态变化而引起的深部对流形态的变化,但是P波和S波数据的联合反演表明它和纵波及横波波速之比的变化是一致的,弹性模具的这种表现在其他地方也有报道,这暗示了地幔底部附近广泛存在化学非均匀性,因此地幔底部约800km的区域包含了有助波于我们理解地球构造和演化的信息,不幸的是,我们不能采集到足够多的直达P波数据,但如果使用核震相,则数据覆盖能够得到改善,我们初步的研究认为,虽然本文提出的P波模型解释了大量的已被用于研究核幔边界上部非均匀性的PKP波走时残差,但是却低做了它们的幅度,走时差和直达P波数据的联合反演可望减少波速模型中非均匀性程度的明显偏差,而且它还充分利用了走时残差的优点,而不必假定异常的位置。  相似文献   
229.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推导了运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单点、格网点以及格网平均的扰动重力梯度复组合分量的公式;提出了广义球谐函数及其定积分的新算法,并利用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试算了全球地区卫星轨道面上的重力梯度分量的格网平均观测值;通过对角线分量满足Laplace方程的精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30.
推导了运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单点、格网点以及格网平均的扰动重力梯度复组合分量的公式;提出了广义球谐函数及其定积分的新算法,并利用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试算了全球地区卫星轨道面上的重力梯度分量的格网平均观测值;通过对角线分量满足Laplace方程的精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