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2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7月19日夜,江苏某医院。一名白血病患者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当一滴滴殷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悬浊液滴入他的血管时,他和门外等待的家人眼中都涌满了泪水。  相似文献   
142.
用鳞片并对照耳石,鉴定广东大亚湾中华青鳞鱼年龄。提出体重、体长和鳞长关系。用重量法计算220尾雌鱼的怀卵量,分析性成熟系数月变化和卵径分布。  相似文献   
143.
海马一般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仅少数进入北半球;在太平洋、印度洋、红海、黑海等沿岸国家均有分布;在我国沿海,自南至北,据文献记载共有8种。本文所研究的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仅分布于东海与南海一带海域。 在欧美等国,海马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动物,所以对它研究甚少,仅Rauttor(1925), Linton & Soloff(1964)等曾先后对雄海马育儿袋的皮膜构造和生理学作过一些研究。在我国,海马则是一种贵重药材。早在明朝,伟大的本草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已记载了海马的药性。二十多年前,我国南方曾开展海马养殖试验,累积了不少资料,但对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1975年,我们从广东汕头运移一部分三斑海马到山东日照海水养殖试验场温室的水池中饲养。越冬措施是:第一年,特制八个容水量为0.7立方米的水泥池,并列二行,下设坑道,用火坑法保温;第二年,置玻璃房内,以锅炉保温。本文系根据此北方养殖情况进行的观察和研究。育儿袋皮膜构造,性腺和卵细胞的发育是通过活体解剖和切片染色观察的,用Bouin氏液或甲醛固定,铁矾苏木精和伊红复染。 文中所用资料除注明者外,大部分是1975-1976年间搜集的。  相似文献   
144.
台湾东风螺的生殖腺组织学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柯才焕  李复雪 《台湾海峡》1991,10(3):213-220,T002
本文运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台湾东风螺的雌、雄生殖腺进行了周年研究。生殖腺在组织学上可分为4个时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与产卵期和退化期。卵子发生也历经卵原细胞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退化期4个阶段。早期卵母细胞具有十分明显的卵黄核(yolk nucleus),早期精巢具有大量的支持细胞。台湾东风螺的繁殖期在福建诏安沿岸是6~9月,水温和食物保障是影响性腺发育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5.
尖刀蛏的生殖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是尖刀蛏Cultellum scalprum(Gould)生物学系列研究之一,报告了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福宁湾尖刀蛏生殖腺周年发育和组织学观察的初步结果。性腺发育分4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耗尽期。存在着雌雄同体和性变现象。雌雄性比和性变与贝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6.
选用了孤雌生殖的4个卤虫品系,它们是山东埕口盐场(C),福建惠安盐场(H),青海柯柯盐湖(K),以及海南岛莺歌海盐场(Y)。对卤虫品系进行了染色体倍数的观察和温、盐度对生长、生殖的影响试验。并从养殖观点讨论了各品系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7.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系统及肝胰腺各组织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蛋白质、葡萄糖和糖原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全年胆固醇含量在肝胰腺、血淋巴和精巢中均有2个高峰,分别在6月和12月、7月和12月、9月和次年1月,且第二峰值均明显高于第一峰值;肝胰腺葡萄糖含量最高值出现在6月,之后逐渐下降,而血淋巴和精巢则在7月,之后亦逐渐下降;肝胰腺和血淋巴出现糖原峰值的时间和葡萄糖相似,但精巢在9月,而副性腺在8月时已达到较高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次年1月;蛋白质的变化与上述3种物质基本相似,但血淋巴出现峰值的时间要早于肝胰腺。上述各生化成分变化的先后顺序和连续性表明,肝胰腺内上述物质在进入性腺快速发育期前,经血淋巴向精巢和副性腺转移,精巢对胆固醇和葡萄糖的积累要早于副性腺,这些物质的变化与生殖周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肝胰腺中甘油三酯始终处于积累状态,而精巢和副性腺在前期对甘油三酯的积累极少,直至后期才略有上升,表明甘油三酯并非性腺发育所必需。  相似文献   
148.
对梭梭的大、小孢子发育和雌、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后认为,梭梭小孢子孢原为多细胞,小孢子母细胞排列紧密,个别花药的小孢子母细胞彼此分开.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一层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大孢子发育中未发现有减数分裂过程,只看到直接由孢原细胞发育的胚囊,推测为体细胞无孢子生殖的无融合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149.
仲学锋  王荣 《极地研究》1993,5(4):40-49
198 9/1 990和 1 990 /1 991南极夏季期间 ,在南印度洋普里兹湾邻近海域进行了调查 ,对这一海域长臂樱磷虾 (Thysanoessa macrura G.O.Sars)成体和幼体的数量分布和生殖、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长臂樱磷虾出现在整个测区。成体主要密集在南极辐散带 ,幼体几乎出现在每个测站。1月份 ,长臂樱磷虾幼体在磷虾幼体中数量最多 ,1 990年 1月平均为 744个 /1 0 0 0 m3 ,1 991年 1月平均为 1 1 5 5个 /1 0 0 0 m3 。幼体数量外海多 ,陆架、陆坡区少。成体与幼体数量的东西向分布与饵料深度呈正相关 ,测区中部的密度要高于测区东西两端。幼体发育有自北向南 ,随纬度升高 ,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1 990年幼体发育期组成 ,1月上旬为 C1 - F2 ,幼体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2 .78;2月下旬为 C2 - F5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4.89;3月上旬为 C3 - F6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5 .0 0。1 991年幼体发育组成 ,1月上旬为 C1 - F3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3 .75 ;3月上旬为 F1 - F6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8.70。原蚤状幼体和蚤状幼体的平均发育速度 ,1 989/1 990年为 1 3 - 1 9天 /期 ,1 990 /1 991年为 1 1天 /期。在调查海域 ,长臂樱磷虾约 1 0月上旬开始产卵 ,1月上旬产卵基本结束。1 991年 1月份成体及未成体的体长组成主要分布在 1 0 - 2 0毫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描述了石炭—二叠纪陆地维管植物在物种、生态和遗传方面的多样性。并根据古生代末这些植物在时空上的演化过程和数量统计数字,确认二叠—三叠纪集群绝灭事件同样在植物中存在。进而还探讨了植物集群绝灭事件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其直接外部原因,可能是局部地质事件(如:构造活动、火山爆发)引起热带雨林大面积消失,使气候变干旱所致。又根据当今对化石植物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当时大部分植物(即古植代植物)的生殖方式较单一,胚在发育时无休眠期,成熟的胚缺少良好的保护结构,不适合在干旱环境下传种繁殖是这次植物集群绝灭事件发生的主要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