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2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董婧  孙明  王彬 《海洋与湖沼》2012,43(3):556-561
白色霞水母是我国沿海主要致灾水母种类之一,利用野外调查和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度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存活、生长和横裂生殖的影响以及盐度对白色霞水母碟状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霞水母螅状体生存的盐度上限为35,下限为12.5,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15—32.5。盐度30和32.5组螅状体横裂率最高,与其它各盐度组的螅状体横裂率差异极显著(P<0.01)。白色霞水母碟状幼体生存的盐度上限为35,下限为15,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20—35。  相似文献   
152.
During the 2006/07 Antarctic summer, the specie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penguins in areas near the Great Wall S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Five species of penguin were recorded: gentoo penguin (Pygoscelis papua), adelie penguin (P. adeliae), chinstrap penguin (P. antarctica), King penguin (Aptenodytes patagonicus) and Emperor penguin (A. forsteri). The first three species bred locally, while the other two species were observed occasionally. Ardley Isl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eeding areas for penguins. After the breeding season of 2006/07, there were a total of about 17 234 penguins and the breeding success rate was 0.40-141. Comparing with historical data, changes in penguin species populations and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environment,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53.
本文描述了产自浙江长兴泗安五通组中的几种楔叶类化石Eviostachya hoegii(Stockmans)、Arch-aeocalamites sp.、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 Gu et Zhi、Sphenophyllum pseudotenerrimum(Sze)和Sphenophyllostachys sp.等.特别是Eviostachya hoegii的发现,为浙江晚泥盆世地层进行国际性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4.
环沟格特蛤(Katelysia rimularis)的生殖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年采集环沟格特蛤分别测定生长指标并用组织切片观察性腺发育的状况,以确定性腺发育的周期和时间。组织的光镜研究说明环沟格特蛤雌雄性腺发育均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  相似文献   
155.
Glycogen, a polymer of glucos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toring energy. It is degraded by glycogen phosphorylase (GPH) and hexokinase (HK), glycogen phosphorylase, and hexokinase cDNAs (Ca-GPH andCa-H...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对高糖诱导损伤的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泌与创伤修复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剖宫产胎盘中的脐带血,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分别进行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将鉴定成功的hUCBMSCs用含30 mmol/L葡萄糖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120 h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实验组用300 mg/L的AS-IV进行干预,模型组用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同时设置正常组,用等体积PBS干预。各组干预48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生长因子(N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干细胞因子(SCF)的吸光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高糖受损hUCBMSCs所分泌的EGF、FGF、PDGF、SCF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中高糖受损hUCBMSCs所分泌的EGF、FGF、IGF-1、NGF、PDGF、SCF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促进高糖诱导损伤人MSCs分泌与创伤修复相关生长因子,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7.
丁草胺是使用最广泛的酰胺类除草剂之一,目前丁草胺对鱼类的生殖毒性研究集中于淡水种类,近海鱼类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分布于我国东南海域的近海经济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为受试对象,探讨丁草胺对海洋鱼类卵巢发育的影响及机制。褐菖鲉在以环境相关浓度(2、20、200 ng/L)的丁草胺暴露50 d后,褐菖鮋卵巢生殖细胞发育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卵巢17β-雌二醇(E2)水平下降,Caspase-3活性上升。相对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卵巢芳香化酶基因(CYP19s)及雌激素受体基因(ERβ)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丁草胺对褐菖鮋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卵巢CYP19s基因与ERβ基因表达被抑制而导致卵巢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引起卵细胞在发育早期的细胞凋亡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8.
细胞系的构建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动物(如昆虫)不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研究仍停留在原代培养水平,没有建立起克隆化的永生细胞系。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一个基本原理,即海洋无脊椎动物永生细胞系的建立,可以通过捕获细胞的干性而实现。捕获细胞干性的第一条途径是利用转录因子等直接由体细胞制备海洋动物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第二条途径是获取海洋动物的成体干细胞(ASC)。这些细胞在维持机体活性、再生、无性克隆、体内增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当培养条件正确时,海洋无脊椎动物iPS细胞和ASC将会保持其原始状态,利用干细胞自我复制的固有能力、不分化地进行增殖而形成永生细胞系。  相似文献   
159.
足囊生殖是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抵御恶劣环境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对维持和扩增海月水母种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海月水母足囊产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次构建了海月水母产囊和非产囊螅状体转录组的表达谱,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探究驱动足囊生殖的分子机制。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44 873个基因,筛选过滤后共发现2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5个基因在产囊螅状体中显著上调,105个显著下调。本研究挖掘出了卵黄蛋白原(基因VTG-1和VTG-2)和角蛋白(基因Hornerin)等调控海月水母足囊营养储备及几丁质形成的潜在功能基因。此外,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ErbB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等参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生物学过程在产囊螅状体中显著下调,基底膜组织、运动正调节等参与细胞迁移的的生物学过程在产囊螅状体中显著富集,表明这些生物学过程在足囊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本研究为海月水母螅状体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0.
白逢伟  秦松 《海洋科学》1998,26(6):32-35
比较了两种温度、两种光照强度、4种培养基对海带丝状雌配子体孤雌生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0.0±0.5℃,光照强度为3000lx,含铁氮磷营养海水培养基是适宜孤雌生殖的条件,在温度、光照强度和培养基3个弧雌生殖速度较快的丝状雌配子体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