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2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1134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304篇
地质学   3076篇
海洋学   16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3篇
自然地理   57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李素梅  庞雄奇  万中华 《地球科学》2011,36(6):1064-1072
南堡凹陷油气源尚不清晰.首次采用单体烃碳同位素、结合生物标志物对全凹陷范围的原油和烃源岩进行了精细地球化学研究.分析表明, 拾场次洼沙三段烃源岩(Ⅰ类)发育高丰度的4-甲基甾烷与硫芴系列、贫伽玛蜡烷, 单体烃碳同位素为"斜直线型", 相关原油分布于高柳深层; 南堡凹陷南部沙二+三段源岩(Ⅱ类)伽玛蜡烷较发育, 但4-甲基甾烷不太发育, 其他特征类似于Ⅰ类源岩, 相关原油发现于潜山; 南堡凹陷沙一段-东三段烃源岩(Ⅲ类)富含重排甾烷与孕甾烷系列, 单体烃碳同位素较轻且近"W"型, 相关原油主要分布于南堡4、5号构造带.发现南堡油田1、2号构造带、老爷庙、高柳中浅层原油具有界于Ⅱ、Ⅲ类源岩(及相关原油)间的同位素与生标特征, 系混源油, 定量预测出混源油中沙二+三段源岩的贡献最高达82%.本研究关于Es2+3系南堡凹陷重要的油气源的认识不同于以往研究, 为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2.
The Cross River Estuary, Nigeria, is an important shrimping area for artisanal fishermen of the coastal communities. The multi-species Macrobrachium fishery is exploited with three main gears, namely beach seine, push net and trap. Studies on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is fishery recorded thirteen shrimp species, one swimming crab (Callinectes amnicola) and two fish species (Eleotris sp. and Pellonula leonensis). The shrimp species identified included Macrobrachium macrobrachion (83.39% and 55.69% by number and weight, respectively), M. vollenhovenii (9.66% and 37.18%), M. equidens (3.8% and 2.87%), juveniles-sub-adults of Penaeus notialis (1.11% and 1.3%), M. dux, M. felicinum, Palaemonetes africanus, Palaemon maculatus, Palaemon elegans, Desmocaris sp., Leander sp., Nematopalaemon hastatus and Alpheus pontederiae. While the selectivity index for trap was 0.25, beach seine and push net had a lower index of 0.063. The results present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nd representative report for the Estuary shrimp fishery and will assist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biodiversity of this ecosystem.  相似文献   
953.
分析汕尾电厂临时倾倒区2006年倾倒的疏浚泥对所在海域水质、沉积物、生物群落及生物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倾倒过程中,海水中悬浮物、石油类的含量增加,属第三类海水水质;倾倒活动改变了生物群落的水环境,使群落种数减少,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度降低。倾倒活动结束1个月后,除海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仍属第三类海水水质外,其他污染物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底栖生物恢复较缓慢。疏浚泥倾倒对海区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54.
崔艳  王新平  冯丽  苏延桂 《中国沙漠》2010,30(5):1114-1119
土壤种子库是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重建的重要基础,研究土壤种子库特征对于阐明退化生态系统受损与恢复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野外土样采集、野外种子萌发定位跟踪调查和室内周期性种子萌发实验,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固沙植被区和天然固定沙地的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种子库包含21个物种,分属于8科;天然固定沙地土壤种子库有33种植物,属于11科。人工固沙植被区以一年生植物为主,天然固定沙地以多年生植物为主。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种子总密度明显低于天然固定沙地,但不同物种种子的密度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较天然固定沙地低。人工固沙植被区和天然固定沙地的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物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73和0.71。尽管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种子库存在少量多年生植物种子,但仍未发展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演替阶段,说明人工固沙植被区的植物多样性恢复尚需要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5.
组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治理化学制药废水和生物制药废水,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室内模拟生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出水COD、BOD5的去除率均大于90%,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对生物相的显微镜观察分析表明,污泥絮体和生物膜生长良好,并出现变形虫、轮虫和漫游虫等原生和后生动物。对各构筑物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分别得到8株、3株、6株可培养的细菌。  相似文献   
956.
957.
污泥浓度对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沥浸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亚铁盐为能源物质,采用9K液体培养基培养,继以9K固体培养基平板接种法直接从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菌株.利用该菌株作为沥滤微生物,对5种不同浓度的城市污泥中重金属进行生物沥浸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沥浸的污泥浓度宜控制在2%(w/w),沥滤12 d后,污泥中Zn、Cu、Pb、Cr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9.57%,94.97%,36.95%,43.40%.  相似文献   
958.
959.
《地理教学》2010,(1):61-61
联合国14日发布一份环境报告说,保护海洋生物能有助于减少当前全球化石类燃料碳排放量的3%至7%,减缓气候变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在南非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提交了这份名为“蓝碳”的报告。报告说,海洋生物吸收和固定的温室气体总量占全球生物吸收和固定温室气体总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960.
《地理教学》2010,(23):62-63
据丹麦媒体23日报道,丹麦政府计划实施一项清洁能源计划,在包括首都哥本哈根在内的全国5大城市减少燃煤发电比重,逐步转向以生物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