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312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435篇
海洋学   107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19篇
自然地理   24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7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报导了采自舟山沿海单齿螺种群的年龄结构、生物量与生长。自然种群的单齿螺年龄组成以1^+和2^+龄占优势,壳高、壳宽、壳口高、厣径、体重等生长参数的回归关系良好,单齿螺的生长完全可以用壳高来表示。单齿螺以第一、二年生长最快。采捕季节可定在四、五月间,采捕规格应在壳高16mm以上。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古生物地层法和^10Be法测年。确定了多金属结核三个生长世代的年龄。并联系当时发生的重要古海洋事件,探讨了大洋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历史.  相似文献   
23.
罗日祥  王玉英 《海洋学报》1990,12(3):355-358
本文采用了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蜕皮激素混合物的方法,试验β-蜕皮激素和水龙骨素B(2:1)的混合物促进对虾蜕皮生长的作用.经实验证明:饵料中添加蜕皮激素1.33-30μg/g,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蜕皮生长,然而以每克饵料添加5.33-10.67μg较为显著.相反,若含量达到60μg/g就会抑制对虾蜕皮生长,乃至中毒.食用添加蜕皮激素混合物(10.67μg/g)的饵料促进蜕皮生长的虾,其水分、灰分及蛋白含量,经测定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4.
锶诱导的氧化胁迫对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梅  徐瑾  刘志礼  徐俊 《海洋与湖沼》2004,35(5):467-472
采用不同浓度的锶胁迫方法研究了叉鞭金藻生长、叶绿素、MDA含量及三种抗氧化酶SOD、CAT、G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设计的各种Sr^2 浓度内叉鞭金藻均能生长,但Sr^2 浓度较高时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15.9%和51.0%;叉鞭金藻中叶绿素含量随着Sr^2 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叉鞭金藻中MDA含量在较低Sr^2 浓度下稍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而在23.04mmol/L Sr^2 浓度时是对照的1.25倍;低Sr^2 浓度时,叉鞭金藻中蛋白质含量没有大的变化,当浓度超过5.76mmol/L时则引起蛋白质含量下降;叉鞭金藻中抗氧化酶SOD在低Sr^2 时分别降低12.5%、7.5%和9.5%,高Sr^2 时显著升高,为对照组的85.7%;CAT、GPX活性在低Sr^2 浓度时差别不大,但当浓度为23.04mmol/L时升高显著,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8%和74.4%。  相似文献   
25.
南海北部主要经济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中根据1997~1999年和2001~2002年期间在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的43种共33 389尾鱼的体长(叉长、肛长)和体重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鱼种体长与体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3种鱼分别隶属于4目16科25属,相关系数R^2的范围为0.764~0.993,相关系数R^2值相对较高,其中58%的R^2值超过0.95.幂指数b值范围为2.50~3.44,平均2.90.盒须图分析表明,50%的b值在2.79~3.01范围.经初步分析,43种主要经济鱼类中,有16种为等速生长、22种负的异速生长和5种正的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26.
日照近海金乌贼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给金乌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测定,初步研究了山东日照岚山头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Hoyle,1885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胴长与体重组成、生长参数相关关系等),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胴长(ML)与体重(TW)之间的关系为:TW幼体=6.0×10-4ML2.762 6,TW♀=6.0×10-4ML2.767 1,TW♂=12.0×10-4ML2.585 6;金乌贼为异速生长型,其生长迅速、个体生长差异较大;5~6月为金乌贼繁殖季节,成体交配产卵后死亡,属1年生头足类。  相似文献   
27.
冰芯记录表明,在过去的冰期期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了.为什么会这样?在极地大洋生长的浮游生物是主要怀疑对象,因为CO2通过光合作用被吸收,而在有机物沉到洋底时停止了循环.对于气候来说,非常需要对浮游生物生产率进行一次很好的测定.  相似文献   
28.
能语言是一般描述系统的一种方法 ,因为所有现象都伴随着能的转化[6]。整个世界生态系统的功能几乎毫无例外地取决于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其中 ,最大量的能量是由生活在海洋有光照的表层水中的微小浮游植物固定的[8]。因此 ,作者以胶州湾为例 ,尝试考虑太阳的热能给水体的能量输入及对水体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影响 ,认为光不仅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能源而且是水体贮藏热能来提高水温的来源。本文用模型框图进行分解讨论光照时间、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过程 ,以阐释胶州湾光照时间、水温影响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29.
pH对眼点拟微绿球藻(Namnocholoropsis oculata)的生长、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有明显影响。研究表明,眼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对pH有较强的适应性,在pH6.2~9.8的范围内均能较好的生长,但在pH5.5的条件下生长受到较强的抑制,在不同pH条件下,在同一细胞周期内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总脂含量在对数初期略有下降然后逐渐上升,在稳定期达到最大值。16:0,18:1n9的含量在稳定期显著升高,而EPA的含量在稳定期明显下降,在对数初期,藻细胞在pH6.8的条件下含有较高的EPA含量,而在pH9.8的条件下,藻细胞的EPA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0.
介绍影响海藻(尤其是大型海藻)主要营养盐(N,P,C)吸收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及水流)对营养盐主动吸收过程中的能量提供,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以及水流对藻体周围营养盐离子进入细胞的调节;化学因素(营养盐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形式、海水介质的pH)对海藻选择吸收不同形式营养盐离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调节过程;生物因素(藻体形态、组织的类型及海藻的年龄和营养史)通过细胞内不同水平营养库的积累和相互转变而对海藻营养吸收和同化的调节;N代谢与C代谢的生化偶连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