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5,13(2):7-10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HCl在水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讨论了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与温度和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电解液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大。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状况。从优化电解质锂盐的种类、优化电解液有机溶剂、寻找新型添加剂三方面分析了如何改善和提高电解液性能。  相似文献   
33.
电解质水溶液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房春晖 《盐湖研究》1995,3(2):59-73
本文叙述了盐湖中主要离子Li+、Na+、K+、Mg2+、Ca2+、Cl-、SO_4 ̄2-、NO_3和纯水的结构,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了溶液结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溶液结构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温彩霞  林宗宇 《台湾海峡》2001,20(Z1):60-62
利用组织病理、微生物、血液电解质、寄生虫检查方法对欧鳗"狂奔病"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网箱养殖,病鳗的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鳃、肠破坏较为明显,肝、脾、肾、心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从微生物学的分析来看,病毒的检出率并不高,形态也不一致,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多样化.病鳗的血液电解质检查结果较为一致,主要以氯离子降低为主,下降幅度在30%~50%之间.由此认为本病不象是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所致.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冬季室温不同铁碳内电解基质下4种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净化效果,通过构建小试试验装置来探究冬季室温铁碳内电解质下菖蒲、鸢尾、金鱼藻、狐尾藻4种水生植物及菖蒲+鸢尾、金鱼藻+狐尾藻、菖蒲+鸢尾+金鱼藻+狐尾藻3种组合在不同试验时间内对污水中COD、NH_3+-N、TN、TP 4种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冬季室温不同铁碳内电解基质下,4种植物及其组合对COD、TN、TP去除效果均较好,无显著性差异。NH3+-N净化效果较好的是菖蒲组和金鱼藻+狐尾藻组合。研究发现,铁碳内电解基质在COD、TN、TP的去除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在TN去除方面,铁碳内电解质与植物的组合效果比单纯内电解质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好。4种植物及其组合在NH_3+-N去除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不同铁铜内电解基质在不同曝气条件下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净化效果,构建表流人工湿地床,以研究4种铁铜内电解基质(质量比1:0、1:0.05、1:0.1、1:0.2)在不同曝气条件下(气水比3:1、6:1、9:1、12:1、15:1)对人工湿地污水的COD、TN、T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铁铜内电解基质对COD、TN、TP的去除效果有显著差异。随着内电解基质中铜比例的提高,COD、TN、TP的去除率均有升高的趋势。随着气水比的提高,TP去除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铁铜内电解基质与曝气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对COD、TN、TP去除效果影响不显著。研究发现,当气水比为9:1时,铁铜内电解基质(质量比1:0.2)的净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7.
《山东地质》2008,24(2):60-60
现代社会,电池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我国年消费电池80亿只,而用过的废旧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巨大危害。废旧电池含有汞、铅、镉、镍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从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38.
淡—咸水界面切换中矿物表面吸附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吴大清  彭金莲 《地球化学》1999,28(2):155-162
实验研究表明,当电解质离子浓度从有低上升到极高时,矿物吸附金属离子的普遍下降,例外的仅有石英、水云母、CaCO3和三水铝矿对Pb^3+、Zn^3+离子的吸 云母对Cu^2+的吸附和石英对Cr^3+的吸附。理论研究表明,一方面,电解质NaCl的加入,使矿物表面Sten的层电位发生变化,△ψ(ψ0-ψβ)的绝对值增大,提高了矿物表面吸附离子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Na离子的竞争吸附和Cl离子与深液中金  相似文献   
39.
基于当前发生的抗生素污染环境严峻问题,本文开展高活性粘土矿物蒙脱石吸附水中盐酸四环素(TC)的实验研究。采用批处理吸附实验方法,着重考查溶液初始TC浓度、初始pH值、电解质的阳离子类型及其浓度等对蒙脱石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蒙脱石对TC的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进行描述,并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Langmuir方程确定其最大吸附量为625 mg/g;在较强酸性介质条件下(pH=2~4)蒙脱石对TC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为弱酸性-弱碱性环境(pH=5~9);不同阳离子类型也能显著影响蒙脱石对TC的吸附,表现为阳离子价态越高,对TC吸附的影响程度越明显。蒙脱石可被认为是一种TC的高效吸附剂,应用于盐酸四环素污染废水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