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504篇
地质学   1425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162.
介绍了SOCKET的基本概念和编程原理。UNIX网络下如何利用面向连接的SOCKET程实现客户机、服务器进程间通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程序实例。  相似文献   
163.
混合物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剑浩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364-370
应用电场理论研究混合物的电性,得出了混合物的电导率公式和介电常数公式.这一结果表明:混合物的电导率决定于混合物各成分电导率的均值和方差;混合物的介电常数决定于混合物各成分介电常数的均值和方差.作为所得结果的应用,给出了岩石的电导率公式和介电常数公式.  相似文献   
164.
孟奇猛 《云南地质》1996,15(3):308-318
本文从电流场与渗流场相似入手,从理论上进行探讨,用类比的方法剖析相关量的物理含义及其量纲的类型,把视电阻率与渗透系数作为相关量,讨论二者间的关系规律,提出用平均视电阻率来研究和计算渗透系数的方法,实践证明吴家营水源地灰岩含水层渗透系数(K)与平均视电阻率(ρsm)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符合理论模型,而且K随ρsm的变化具有地段性特点,此乃水文地质条件分区不同富水性地段的特征显示,用回归方法模拟K  相似文献   
165.
常聚友 《地下水》1996,18(2):71-73
应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把在沙漠电探找水中电性差异小而无法采用量板解释的电测深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定量地确定出最佳井位,满足了需水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6.
郑州南地热田重磁电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重、磁电综合物勘测研究了郑州南浅层地热田。该地热田有明显的重磁电异常;重力场沿汤裂呈出出条带状或串珠状的异常特征;浅层热源区有着明显的强负磁异常,深层热源区在区域地磁上有北负磁异常显示;热源区上部有低电阻率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167.
168.
本文研究了我国首次获得地震危险区地壳偶极电测深的地电阻率ρ_s 资料.地电阻率一阶差分值的结果表明:(1)测区周围100km 范围内4≤M≤6.4地震前3—76天ρ_s 有4%以上的前兆变化;(2)ρ_s 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9.
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的有效性及提高其应用效果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的基本原理,对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和提出了提高其应用效果的途径。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为了提高其应用效果,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要重视剩余电磁效应的测量;(2)要采用较大的装置;(3)应紧密结合地质资料对激电异常进行解释;(4)激电测量和资料解释应与找构造的物探方法和其它直接找油气的物化探方法相结合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0.
吴英隆 《矿产与地质》1992,6(2):144-152
理论研究表明:(1)瞬变电磁(TEM)测深能探测在一个扩散深度复盖层下面的隐伏不均匀体;(2)测量感应电压的常规近区TEM测深,其探测深度与场源量(I·A)和大地电阻率ρ(1/σ)的1/5次幂成正比,与噪声水平(ηv)的1/5次幂成反比。根据上述结论表达式,计算了LC型微机电法勘探系统(以下简称为LCPS)的16个采样时间的探测深度(ρ_效变化),归纳了LCPS的最小探测深度随ρ_效的变化情况;计算了正方形回线大小不同,发射电流不同、ρ_效不同以及ηv不同的最大探测深度,具体分析了影响最大探测深度的因素,从而对LCPS的探测能力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计算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