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6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794篇
地质学   2613篇
海洋学   106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91.
992.
993.
994.
本文主要讨论在油区取心井少的情况下,利用自然伽玛测井值研究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的方法,并对中原油田文留区沙四段进行了实际的分析计算和划分,最后作出了该区沙四上段和沙四下段两张微相平面分布图。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文引进人工智能的思想,利用动态规划序列匹配的识别方法进行地质标志层位识别。在选取特征模式参数时,不仅考虑了曲线形态的特征,而且考虑了地层岩性的特征。对特征模式向量进行了量纲一致性处理,参考了统计学中变量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对多种测井信息做了综合处理,对地质先验知识做了约束条件处理。在软件编制中采用窗口式人机对话方式。识别时既可以全孔所有层识别,也可以只做部分层位识别,还可以分段识别。对山东唐口地区的几口井做了识别处理,均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谐波分析和预测、理论研究了从大地电位差(Vsp)和人工电位差(ΔV)迭加的合成势差(E)中高精度分离ΔV的方法。实际计算表明:当Vsp变化规律较强时,该方法的精度比常规方法提高几倍至十几倍;当Vsp变化规律较弱时,该方法的精度一般高于或接近于常规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8.
 各种火成岩在某些地质条件下有可能成为好的油气储层。近年来,已经陆续在渤海湾以及华北等地发现了经次生改造的侵入岩(煌斑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安山质角砾岩、凝灰岩)等较好的油气储层。因此,根据测井资料应用一种数学方法自动识别含油气火成岩岩性,对寻找有利的油气产层十分重要(欧阳健、王杰英,1988)。采用的识别方法是贝叶斯最佳二次型判别函数(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概率统计组编著,1979;肖义越,1982)。  相似文献   
999.
岩石变形特征及物理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大元  许东俊 《地震学报》1992,14(3):356-362
在从化南昆山脉蚀变花岗岩岩体试洞中,用刚性承压板法进行大尺度试件现场试验.承压三板直径50cm.蚀变带宽约1-2m.测量了岩石的变形特征、视电阻率和声发射以及试洞地坪的倾斜变化.与室内小试件实验对比可以看出:(1)在水溶液网络导电机制适用的范围内,大试件和小试件的电阻率随应力应变变化的基本形态都是相似的:(2)大试件电阻率对应力的滞后效应更为明显;3)大试件可在较小的应力差下获得较大的电阻率变化;4)电阻率变化值与应力差之间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景泰6.2(Ms)级地震地电阻率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景泰6.2级地震,400km范围内有关11个地电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得到如下结论:1)武威、定西和水丹地电台在本次地震前观测到地电阻率临震突变;2)中、强地震前地电台能否观测到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与分布于震源区内、外的深大活断裂、强烈活断层以及发震应力场有关;3)临震前地电阻率变化时-空特征表明本次地震可能是NNW向(或与该方向大致相同)应力场短期内作用增强诱导发生的,并且震源断层北盘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