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285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永嘉县乌牛镇2.05KM^2地籍测绘采用部分解析法机助成图,该项地籍测绘工作是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测系承担,这项工作是在永嘉县规划局测量队施测的1:500地形图和测图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细部测量是采用极坐标法测定街区外用和街区内部明显的界址点坐标,根据权属调查中勘丈的距离和1:500地形二底图,  相似文献   
43.
氯化钠盐土壤介电虚部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文成  邵芸 《遥感学报》2006,10(2):279-286
含水含盐土壤的介电虚部模型是土壤含水量含盐量的函数。通过一系列关系研究:介电常数虚部ε",土壤导电率σa,土壤溶液导电率σw,土壤溶液离子浓度SMv,含盐量S,最终得到介电常数虚部ε"和土壤含水量Mv。含盐量S的关系,即土壤介电模型。通过微波网络仪,对150组具有不同含水含盐量的土壤,在频率范围0.2-20GHz(频率取样间隔为0.05GHz)进行介电常数测量。在不同频率下,利用这些实测数据通过最佳拟合的方法确定土壤介电模型中的待定参数,从而得到不同频率时土壤介电虚部经验模型。另外,利用吉兰泰地区41个含盐土壤样品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测量值高度相关。最后得出:(1)含盐量对介电常数虚部的影响随频率增大而降低;(2)土壤类型和介电常数虚部几乎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
本文分析了海北州光热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利用。分析表明:海北州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条件北部好于南部;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大降水出现的概率小;并依据气候资源对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把海北地区划分为三个农牧业生态区域,同时提出了依据气候资源合理进行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在各区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里下河地区浅部沉积物多为全新世中、晚期堆积,多数地区缺失全新世早期沉积。沉积物以淤泥质亚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砂质淤泥、淤泥质粉砂、淤泥及泥炭为特征。沉积前的古地貌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碟形盆地。古气候经历了温湿—暖湿—温湿—温干的变化过程。区内曾有两次海侵,第一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早中期,范围几乎遍及全区;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晚期,规模小、范围窄、时间短,为海水沿江河倒灌、回溯形起。该区古环境自全新世以来经历了浅水海湾—古泻湖—湖沼地及平原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现今河湖稠密的低凹平原。  相似文献   
46.
一、概述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地籍细部测量包括界址点和地物测量,其方法可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但随着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模拟法测绘逐渐被数字法所代替。目前地籍细部测量主要使用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解析法为例,谈谈地籍细部测量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7.
将理论分析与野外资料解释相结合,对断层判别依据作进一步讨论。通过对下辽河盆地和辽西、内蒙地区部分浅部断层数字化记录资料的正、反演计算,作了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分析,得出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48.
提出了从宽谱太阳漫射辐射信息反演大气气溶胶折射率虚部的新方法。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宽谱太阳漫射辐射对大气气溶胶折射率虚部的变化非常敏感,而对粒子谱分布、气溶胶折射率实部、地表反射率、大气中水汽和臭氧含量的变化不很敏感或弱敏感,因此可以从中较好地提取大气气溶胶折射率虚部。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9.
高密度电法在老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宁淮高速公路南京老山隧道工程,查明了隧道YK5 280~ZK5 540段的地层分布和构造特征,并推断出鹰嘴山断层的位置和产状,结合勘察资料证明该断层为高角度逆断层。预测出隧道和断层破碎带相交处为浅部裂隙岩溶含水带中的优良导水带,该处涌水的可能性很大,其推断结果在施工中得到证实。说明高密度电法是进行隧道勘察和构造裂隙岩溶富水带探测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50.
唐渊  刘俊来 《岩石学报》2010,26(6):1925-1937
青藏高原隆升、周边地貌形成是新生代时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的重要响应。在滇西北地区发育了一系列由晚新生代(上新世以来)活动断裂所控制的盆地,例如宾川盆地、洱海盆地、鹤庆盆地、弥渡盆地等。宾川盆地是近南北向程海左行走滑断裂在走滑剪切作用下产生的北西向正断层和北东向走滑断层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较大的拉分盆地。洱海盆地是由两组陡立的共轭张剪性(Transtensional)断层组限定的,为一伸展断陷盆地,总体上反映了近E-W向的区域伸展。滇西北地区发育的其它晚新生代盆地,如弥渡盆地、鹤庆盆地、剑川盆地等,也为区域走滑断裂及其分支断裂所控制,并且这些分支断裂在区域上为一组NE-SW和NW-SE向的共轭正断裂,反映了该区域近E-W向的伸展。将藏东南三江地区发育的活动断裂按照其走向分为三组:(1)NW-SE走向的断裂,如红河断裂、无量山-营盘山断裂等;(2)近N-S向断裂系,以程海断裂、小江断裂等为代表;(3)NE-SW走向的断裂,如丽江-剑川断裂、鹤庆-洱源断裂和南定河断裂等。这些断裂的震源机制解表明地震断裂活动性或者是走滑性质或者是伸展属性,它们的组合型式也揭示出藏东南三江地区在上新世以来表现为近E-W向的伸展。区域上,在藏东北部地区发育的断层构造组合普遍反映了以近E-W向挤压为主导的应力场。推测这一现象为上新世以来藏东地区上地壳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做顺时针旋转所致,区域上受印度-欧亚会聚过程中印度板块顺时针旋转诱发的差异性应力场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