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6篇
  免费   754篇
  国内免费   1261篇
测绘学   268篇
大气科学   305篇
地球物理   803篇
地质学   2489篇
海洋学   742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较深入的探讨了地脉动脉测试的方法技术和仪器设备,并分析研究了地脉动测试在确定核址场地卓越周期、脉动幅值等动力特征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某公路顺层滑坡的整治及对该区段选线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袁从华  章光  杨明亮  倪俊 《岩土力学》2003,24(3):428-430
通过对某顺层古滑坡的现场调查,分析判断了古滑坡的滑动范围、滑动面,并对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反分析计算。据此对古滑坡体进行了初步整治设计,实际整治时未采取防水措施,抗滑指标进一步下降,笔者对此时软化后滑动面抗剪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合对K89~K95段的调查分析,对此区段的切方边坡违背工程地质选线原则导致的后果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993.
广西原状红粘土力学性状与水敏性特征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对广西原状红粘土的力学指标、胀缩特性与孔径分布随脱湿过程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原状红粘土为裂隙发育的硬塑性粘土,不同脱湿阶段的力学指标与胀缩性能在较高含水量范围内受基质吸力控制,在较低的含水量范围内主要受控于裂隙性;转折点处含水量与重型击实(干法备样)最优含水量相接近;原状红粘土的孔隙主要以孔径从0.01 μm~0.05 μm的小孔隙为主,在脱湿过程中,干密度增大,总孔隙体积减小,以0.01 μm~0.05 μm与0.1 μm~1.0 μm两个区间内孔隙体积减小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4.
沙纹弹道成因理论评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运用风沙地貌蚀积原理对长期风靡于风沙地貌学研究领域的R·A·拜格诺跃移质冲击起动学说进行了评析,在肯定该学说正确方面和历史贡献的同时,对其中的沙纹弹道成因理论提出了异议。在分析弹道理论特点后认为,跃移质等量、等高、等距的三等特性是拜氏冲击起动学说在沙纹成因上的具体运用和观点的集中体现。分析认为沙粒跃移特性轨迹只存在于少量的跃移质中,且很少具有连续性;它不能取代普遍存在于风沙移动之中沙粒的3种运动形式,也无法体现沙粒两种起动的相互关系和沙粒在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低不一,移距长短不同的差异性和分选性。评析强调沙粒起动和沙粒运移的多样性,在寻求它们的规律时,不应简化其多样性,或追求运动的单一性和特殊性。实验证明,沙纹无论在初始的形成阶段,还是在后续的演进阶段,均有风力起动和冲击起动的参与,而不是跃移质单一冲击的结果。沙纹有规则的排列主要是贴地夹沙气流周期性脉动的反映,而不是跃移质特性轨迹的重演。  相似文献   
995.
凤滩电厂近坝库区边坡岩体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亮星  黄建陵  张家生 《岩土力学》2003,24(6):1021-1024
通过室内岩石力学性质、节理岩样剪切强度试验及现场岩体结构面推剪试验研究,对凤滩电厂近坝库区4个边坡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边坡岩体力学性质基本参数。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动力作用下砂土的残余体变及其时域连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化  门福录 《岩土力学》2003,24(6):947-951
通过对砂土动力剪切荷载作用过程中的土骨架的弹性和塑性分析,研究了土骨架接触面部分可能发生的弹性恢复和永久变形以及破碎引起的最剧烈的塑性变形;并且,提出了可以通过液化前后颗粒粒径的质量百分含量的对比试验,来验证破碎模型的合理性;为进行砂土动力非线性变形和液化的数值模拟,结合砂土的剪切非线性的本构,总结了更为简化的时域连续的函数经验公式,使得在时域内进行土壤动力特性和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以及用剪胀性理论解释动力液化和变形问题易于进行。  相似文献   
997.
亚热带红壤酸缓冲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拟试验比较了位于亚热带的湖南省境内5种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的酸缓冲能力及缓冲特性,揭示了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在缓冲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缓冲能力、酸害容量的差异性.5种红壤缓冲能力、酸害容量的相对顺序为:板岩红壤>石灰岩红壤>花岗岩红壤>砂岩红壤>第四纪红土红壤.根据土壤的酸敏感程度分级,可将前3种土壤划归为酸敏感性土壤,后两种归为酸极敏感性土壤.上述研究可为亚热带红壤区土壤酸化治理和重点治理区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地下硐室锚注围岩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毅夫  董燕军 《岩土力学》2004,25(11):1814-1818
地下硐室工程加固后围岩存在着继续位移。通过对工程实例的现场实测和大量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掌握了地下硐室工程破碎围岩加固后的岩体位移存在着方向变异性、破坏周期性和速度差异性。变形过程可分为急剧变形、调整变形和缓慢变形3个阶段。在一定的地压条件下,岩性和构造弱面决定着岩体位移的方向、速度和破坏周期。围岩加固后的位移在调整变形阶段可能改变位移方向,注浆加固岩层比未加固岩层的累计位移量小、但每次破裂的位移量大,破坏周期要短。及时锚注,滞后补注,分步加固是充分利用围岩自稳性,加强破碎围岩长期强度的最佳动态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999.
湛江地区结构性软土的赋存规律及其工程特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拓勇飞  孔令伟  郭爱国  谭罗荣 《岩土力学》2004,25(12):1879-1884
立足于土体演化的地质背景,以湛江地区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强结构性软土地层为依托,开展了宏观与微观土工试验研究,探求该区软土赋存规律与其强结构性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湛江软土是以陆相沉积为主的河控三角洲相(即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由于受该区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该土集多种地质营力的复杂耦合作用而呈现出特殊的沉积特征;胶结作用是该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的根本原因,其强结构性形成机理与当地广泛发育的红土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000.
粗粒料强度和变形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秦红玉  刘汉龙  高玉峰  戴鹏飞 《岩土力学》2004,25(10):1575-1580
通过大型三轴试验,对高低围压下粗粒料的应力应变特性、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颗粒破碎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泥岩含量对堆石坝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围压下粗粒料表现出应变硬化特性和剪缩,强度包线和不同围压下的最大主应力比与剪胀率的关系近似为线性,而低围压下主要表现为应变软化和剪胀,抗剪强度包线等表现为非线性。随着围压的增加,主应力比降低、颗粒破碎率增大、内摩擦角减小。泥岩含量的增加使颗粒表面的摩擦阻力与粒间的咬合力减弱,导致抗剪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