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936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275篇
地球物理   237篇
地质学   1666篇
海洋学   38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循环林—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礼旦 《自然资源》1994,12(2):62-69
本文从探讨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生态经济力与生态经济关系相适应是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基本规律。进而在分析常规林业的森林经营模式的弊端基础上,并根据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循环林是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并对循环林的类型,调整方法和经营要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2.
吉林省大灰沟硅灰石岩赋存于泥质条带大理岩夹硅质条带大理岩层内,其直接围岩为大理岩。硅灰石岩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组成矿物有硅灰石(95%以上),少量透辉石、石榴石和方解石等。通过对硅灰石岩形成的地质条件、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的研究和前人实验研究表明,本区硅灰石岩为区域变质热液作用形成的交代岩,其中的硅灰石属三斜硅灰石。华北地台北侧(槽区)的辽宁、吉林省境内发育多处硅灰石岩矿床和矿点,均呈透镜状、似层状产于各种硅质大理岩层内。大灰沟硅灰石岩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经区域变质热液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3.
张永爱  王爱玲 《地下水》1995,17(4):147-148
本文从热力学能量转化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对西窑矿泉水硅的形成方式进行了探索分析,提出了用热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地下水物质组份成因推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4.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漳州热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所见温度(121.5℃)最高的一个。热田地热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温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属于深循环对流型热田。为了计算热田的热水循环深度,本文采用管道模型的方法,利用热田中心钻孔的测温资料计算地下热水上涌的流速,利用热田内水化学资料计算热储温度,然后用图解法求出漳州热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4—4.0 km,为漳州热田的成因分析和热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5.
156.
生物地球化学作为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及其产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研究无机质与有机质关系、能量输入与生物能量储存关系、能量释放和地球上主要矿物循环的科学。早在1548年Giordano Bruno提出循环发展的思想后,三十年代苏联学者维尔拉斯基提出了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发展相当缓慢。直到近年来,由于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并在生物成矿论、元素循环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7.
八家子铅锌矿床氢、氧、碳和硅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八家子矿床的氢、氧、碳和硅稳定同位素研究,揭示了矿床成矿热液的来源及演化问题。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热液中碳和硅质的来源早期也是以岩浆来源为主,在成矿过程中演变为岩浆来源和地层来源两者的混合。  相似文献   
158.
吴联源  傅国民 《岩矿测试》1991,10(4):274-278
本文研究了一种多功能雾化室装置,以探索ICP-AES技术中溶液进样的新方式;并对雾化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测试,取得最佳的匹配条件。该雾化室装置包括旋流雾化、循环雾化和氢化-雾化等系统,可在同一操作条件下进行工作,适应多种分析的需要。并可任意选择合适的雾化射程来增强元素谱线强度的信背比和雾化的稳定性,以达到改善分析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相似文献   
159.
金向泽  张学洪 《大气科学》1994,18(Z1):769-779
本文是用简单海一气耦合模型模拟温盐环流在全球增暖事件中作用的研究工作的第一部分。为了建立一个简单海一气耦合模型,我们首先根据Wright和Stoker等人的设计复制出一个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在内的二维温盐环流模式,从等温、等盐和无运动的初始状态出发,在给定的年平均海表强迫下将模式积分了4000年,模拟出了和原作相似的温盐环流。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北太平洋而言,北大西洋北部的高盐、低温特点(后者是由两大洋在地理上的差别决定的)是形成当代温盐环流的主要原因;从与温盐环流相联系的海表热通量来看,北大西洋北部是向大气提供热量的主要源地;模式温盐环流对于海表盐度通量的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纬圈平均的二维模式而言,要想模拟出合理的温盐环流就必须人为地提高北大西洋北部的海表盐度,文章分析了这种作法的物理根据;模式中的对流过程对于温盐环流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对比有无季节循环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温度场的明显的季节变化只出现在模式的最上面两层,但由于引进季节循环后冬季高纬海洋的对流活动加强,后者直接影响到温盐环流,使更多的深海热量上传并向大气释放。这是使海洋温跃层得以保持合理.厚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0.
东南亚夏季风中断、过渡与活跃期的区域能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锐志 《大气科学》1994,18(5):527-534
对两次季风演变过程的能量学研究表明,季风演变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能量学特征。中断期,积云加热小,两个转换函数值很小;过渡期,积云加热增强明显,两个转换函数值迅速加大,边界输送作用也明显朝有利方向变化,同时,纬向平均气流变为向季风供应扰动动能;活跃期,大尺度加热变得重要,积云加热维持,两个转换函数也保持大的正值。分析表明,印度季风东传对东南亚季风活跃的触发作用是重要的,但季风活跃的维持则主要依靠区域内部能量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