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366篇
海洋学   1075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李玉成  徐永昌 《沉积学报》1990,8(2):105-112
本文研究了昆明滇池和太湖无锡湾软体动物壳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利用化石同位素组成,恢复了昆明盆地百万年以来和太湖无锡湾近四万年以来的古气候环境。研究表明:淡水软体动物壳化石氧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最大差值可达7‰;钻孔中的不同层位的贝壳化石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现代贝壳同位素相比,既有富集重碳氧同位素的层段,也有富集轻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层段,氧同位素变化周期为十万年;富集轻碳氧同位素组成层段与湿润期对应,而富集重碳氧同位素组成层段与干燥期对应。化石氧同位素记录了昆明盆地古气候干湿变化有十万年的周期,随时代变新,气候逐渐干燥;以化石碳氧同位素为主,综合沉积物特征,推断太湖无锡湾近20m地层形成于近四万分年至今,气候温和潮湿,环境可能为河口相。  相似文献   
112.
1988/1989年夏季南极长城海湾生态环境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3.
周口店河谷地区发现古宽谷地形及其相关的沉积物——Ⅳ阶地砾石层。砾石层形成于早更新世,是地表槽状流水作用的结果,命名为“捐兵湾组”。此地层的发现完善了周口店地区晚新生代地层系统,为重建北京猿人先期的古地理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海门港区水域宽广,近几年来港区码头前沿淤积较为严重,椒江入海口处喇叭口(台州湾)已形成浅滩,3000吨级船舶需候潮进出港,  相似文献   
115.
广西昭平湾岛金矿受断裂破碎带和花岗斑岩接触带的控制,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化类型分为石英脉型和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16.
利用多时间尺度NCEP/NCAR再分析资料、TBB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动力诊断、理论探讨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华南暴雨发生时副热带高压的短期变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华南暴雨发生前副热带高压有一西伸一东撤的过程,而华南暴雨发生在副高东撤到接近最东时。利用L9R15谱模式模拟了孟加拉湾异常热源对副热带高压西仲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孟加拉湾异常热源可能是副热带高压西伸的可能机制。而正的涡度的局地变化可能是副高东撤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7.
钦州湾水下动力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湾水下动力地貌主要有潮间浅滩、河口沙坝、潮沟、潮流沙脊、潮流冲刷深槽、水下拦门浅滩、水下斜坡。该文阐述钦州湾的入海河流、潮汐、潮流、波浪等水动力的基本特征 ,分析水下地貌类型的形成及其空间分布和沉积物组成 ,并探讨动力地貌形成原因与机理及海岸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8.
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的粒度旋回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150kaBP以来古流动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在粒度上具有多次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粒度参数-Mz、σ、Sk、Kg和SC/D亦随之响应为多波动峰谷交替的态势,同时,粒度特征值-φ5、φ16φ、φ25、φ50、φ84、φ9相应地表现为非常有节奏地跳动,据此,将米浪沟湾剖面划分为27个粒度粗细沉积旋回,并认为其是150kaBP以来在东亚冬夏古代季风交替影响下沙漠演变的一个颇为完整的气候-地质过程记录。  相似文献   
119.
李爱贞  张雪芹 《气象》1996,22(7):17-20
作者根据《山东省历代自然灾害志》的记载,应用Foxpro提供的软件,建立了莱州湾地区500年来旱涝灾害的汉字库,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将其转为数字库;将旱涝灾情的文字记我转换为区域旱涝指数,并与现代降水资料相对接,建立了1470-1990年共521年的历年逐季旱涝灾害指数序列,为分析该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0.
莱州湾地区10万年以来沉积环境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彭子成  韩有松 《地质论评》1992,38(4):360-367
本文用热释光测年和地球化学标志法研究了莱州湾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石英的375℃热释光峰作为测年基础。岩芯样品的测定结果、反映了自全新世(1.2万年)至晚更新世(11万年)地层的年代特点。实验中来用了Sr/Ba、Rb、Mn/Fe和CaO作为地球化学标志,所得数据经Sheppard方程和Fisher判别处理。在得到的沉积环境变化曲线和大洋δ~(18)O曲线对比中可以看出,本区在十万年以来出现过三次海陆相地层变化序列,其中在距今11—7万年和深度为43.5—60m处,在距今4.6—2.1万年和深度为23—35m处,以及在距今1.1—0.6万年和深度为8—11m处出现过三次海相地层,分别与沧州、献县和黄骅海侵事件相应,并同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