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20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为揭示东北半干旱脱贫地区乡村类型的特殊性并服务于增强其发展动力和乡村振兴,论文以原国家级贫困县吉林通榆县为例,运用熵值法、Getis-Ord Gi*指数、地理探测器分析村域尺度乡村多维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对乡村主要优势条件和短板的分析,以乡村现有发展特点和未来主导战略命名乡村类型,并提出主次结合、多维协同的类型化乡村振兴战略。结果表明:(1)通榆县乡村不同维度发展指数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集聚特征。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村落环境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靠近县域经济中心或靠近乡镇政府与交通干线的村庄区位交通和经济基础较好,易形成热点区,边缘或偏远地区的村庄形成冷点区,呈现出以县域经济中心为圆心的圈层式结构;县域中部靠近镇政府驻地且有交通线经过的村庄,社会活力指数较高。(2)通榆县乡村综合发展受村落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交通、经济、社会维度对乡村发展具有交互增强作用。(3)综合发展型乡村要“聚合力”、勇争先;内外联动型、特色发展型、农牧结合型乡村要“扬优势”、显特色;交通虹吸型、巩固搬迁型乡村应“补短板”、强弱项;弱质型、防范返贫型乡村应“育新机”、辟新径。  相似文献   
102.
生态禀赋优越型城郊村往往可以凭借景观资源和大城市外溢效应实现乡村发展,却由于快速城镇化及“虹吸效应”造成劳动力流失、产业凋敝等空心村问题。论文以嵩山风景区传统村落杨家门村为研究案例,基于行动者网络,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对乡村转型过程和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内生动力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明:案例村转型过程经历了乡村资源向乡贤集中、产业多样化发展反哺村民、政府主导—企业引领—村民参与多元化发展3个阶段,动力机制从内生动力主导向内生动力与外援动力相结合转变,历经乡贤主导—政府主导—社会网络多元化治理的演化路径,最终促进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社会的转型发展,实现人才、产业、组织、文化、生态的振兴。研究可为生态资源禀赋优越的城郊型空心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3.
为进一步提高山东省海洋水产种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海水养殖业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山东省海洋水产原、良种产业的发展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海洋水产原、良种产业具有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品种多、覆盖面广,代际连续性较强以及原、良种场建设全国领先的特点;目前仍然存在海洋水产良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水产企业良种研发能力较弱以及国家级原、良种场的作用未有效发挥的问题;今后应重点推动育种技术进步,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建立良种独立技术体系,加大对水产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04.
以GH村"乡村振兴"土地优化利用项目为例,对无人机在土地测绘与规划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综合分析GH村土地优化利用项目的无人机测绘资料与实地调研情况,研究了无人机在土地平面测绘、立面测绘、时序规划中的应用方法,验证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土地测绘与规划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地学前缘》2015,(3):98
<正>经Elsevier工程信息公司中国信息部通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主办的中文刊《地学前缘》从2013年第1期开始,正式被EI检索系统收录。这将进一步提高《地学前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EI(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检索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新业态大量涌现,产业融合日益加深。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20年出台的多份中央文件以及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出了明确要求。如何有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出了明确答案。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负责人就《通知》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各地充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两山”理论转化,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做法。河南省根据各地实践情况,筛选了第一批省内典型案例,本期介绍开封市、兰考县、漯河市、三门峡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8.
1月15日至17日,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指导、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承办、河南省地图院编制的3000余份《2021河南两会用图》发放至省两会代表、委员手中,受到多方点赞。为更好地表达2020年全省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2021河南两会用图》采用单张折叠的形式,正面由封面、封底和河南省地图组成,其中地图部分由河南省地图和“两市一区”专题构成;背面由黄河干流河南段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绿化、百园增效、耕地保护、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时空平台7个专题图组成。  相似文献   
109.
乡村人居环境是城乡复合人居环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乡村人地关系的综合体现。本文基于乡村人居环境弹性形成的理论框架,结合独立性权重法和回归分析构建乡村人居环境弹性形成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测度,深入剖析人居环境弹性形成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乡村人居环境弹性形成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离湖区越近弹性形成值越高,离湖区越远弹性形成值越低,呈现“内高外低”的空间分异特征。(2)以灵活性、适应性和反应度测算结果为依据,将洞庭湖区的弹性形成水平从空间上划分为3个环带:华容—临湘环带、澧县—平江环带和石门—赫山环带。(3)乡村人居环境弹性形成受到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突变、延续、转型等,产生正负作用,从而形成或不能形成乡村人居环境弹性。结合洞庭湖区不同环带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社会经济等差异,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提出相应的策略,在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发展过程中,增强乡村人居环境地域系统的监测、预测和抗扰动能力,不断提升弹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张溢堃  王永生 《地理学报》2023,(8):1888-1903
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优化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界定了城乡要素内涵及其流动类型,提出了城乡要素流动的测度方法,定量分析了中国省域城乡要素流动的空间格局与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城乡要素流动是指影响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要素变化,可划分为内流动、互流动、区际流动3种类型;(2)中国省域城乡人口、土地、资本、公共资源、农产品及非农消费品要素互流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流动强度逐渐增加;(3)中国省域城乡人口、资本、技术、农产品要素的区际流动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流动强度增加趋势不明显;(4)自然资源禀赋和人为干预调控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结构,综合影响城乡要素流动的强度和结构。应充分考虑区域要素禀赋差异,针对不同尺度的要素流动特征,选择合理的人为干预手段,优化配置社会再生产过程各环节要素,实现城乡要素的自由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