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陆海统筹原则,探讨东山湾滨海湿地空间规划范围的确定方法,以协调半封闭型海湾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冲突。东山湾滨海湿地空间规划范围在滨海湿地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延伸,即海域一侧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水水域,并延伸至海湾湾口;陆地一侧重点考虑滨海湿地相邻陆域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海岸线向陆地至东山的范围(汇水区)纳入规划研究范围。入海河流的感潮河段纳入规划范围;此外,将滨海湿地鸟类的重要停歇地、觅食地、在鸟类迁徙季节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养殖池塘和盐田等人工湿地纳入规划范围。  相似文献   
62.
王江涛 《海洋信息》2019,34(3):59-64
新时期国家着力构建陆海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更好的服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海岸带专项规划的建立实施,满足新形势下海域海岛管理的新要求,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本文对已经建立的海洋空间规划管控平台进行了总结。海洋空间规划管控平台主要目标是实现海洋空间“一张图”、海洋主体功能区监测评估、海洋空间综合决策,主要功能包括多规分析与一张图、海洋主体功能区监测评估、海洋空间分区辅助编制与审查、海洋空间符合性判断等.  相似文献   
63.
为完善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提高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和实施水平,促进其在我国海洋空间规划乃至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应有作用,文章对我国现行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并对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功能区划法律地位高、管控范围广,现行海洋功能区划实施以来,通过建立定量目标管控体系、协调保障行业用海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应扩大海洋保护区的规模和种类、提高前瞻性和动态适应性、加强公众实质性参与以及完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4.
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依据.在综合研究中国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土地荒漠化敏感性、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背景等地质环境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环境分区,构建了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的图层叠置法,开展全国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  相似文献   
65.
划定“三线”(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构建城市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格局和实现“多规合一”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三线”由不同部门依据不同准则划定,在空间上往往存在冲突。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从图斑层面探讨“三线冲突”的类型与表征,并分别采用空间格局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研究“三线冲突”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区域条件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武汉都市发展区内“三线冲突”以生态—耕地冲突和生态—城市冲突为主,城市—耕地冲突面积较小;②生态—耕地、生态—城市和城市—耕地冲突热点分别集中于都市发展区边缘、都市发展区内部和城乡过渡带,呈圈层分异的特点;③区域条件的6个指标对3类“三线冲突”子类型冲突强度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研究结论为:一是“三线冲突”强度可以用“三线冲突”强度指数(TLCI)表征;二是空间自相关分析、梯度分析、景观格局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刻画“三线冲突”空间特征;三是对“三线冲突”的自然—人文驱动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本文有助于从城市空间视角加深对“多规冲突”问题的理解,识别“三线冲突”的自然—人文驱动因子,为实现“多规合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6.
本文结合"双评价"工作实践,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需求,以凤凰县"双评价"为例,进行资源环境禀赋现状分析与国土空间格局特征分析,并从指标约束传递为国土空间规划设置空间管控底线,主体功能区识别与三区划定实现功能传导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依据,风险识别与应对为国土空间规划决策提供依据三个方面,探索"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支撑方式。  相似文献   
67.
本文针对当前规划数据存在格式多样、质量标准差异以及缺乏明确统属关系等的瓶颈问题,探讨基于ArcGIS Portal在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共享机制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加剧,资源短缺性及其配置低效性日益凸显,“多规合一”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推进“多规合一”,创新区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多规不一”现实问题,总结了“多规”矛盾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多规合一”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三主三分”的“多规合一”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三步走”多规逐步调适的技术途径及其长效机制。“多规合一”的核心在于从区域空间优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协调各项规划,科学引导城乡土地优化配置,实现“多规”在空间上的同一性、在功能上的融合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性。“多规合一”的重点是推进形成一个总分有序、层级清晰、职能精准的区域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69.
广西钦州湾海域北岸有诸多中、小型河流注入,形成海岸线曲折绵长的狭长形河口,冲积和三角洲平原基本缺失,海域空间狭窄,水动力较差,受陆源影响较大,生态系统脆弱,增加了海域空间规划的难度。文章以钦州湾金鼓江河口海域为例,借鉴区域规划和功能区划方法,寻求生态维护和合理利用之间的平衡点,提出金鼓江海域岸线利用和海域空间利用的设想,并提出海域综合整治的方向,为河口区的开发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空间规划底图编制是创新性地编制好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推动市县"多规合一"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开展空间规划底图编制生产性实验,对生产及技术环节提出指导意见,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